分享

听《黄帝内经》,学养生之道

 杨关桥 2020-09-22


前几天,小固跟一位医生朋友聊天,他跟我说现在很多人的健康观念不正确,关心的不是身体是否健康,而是身体是否有疾病。认为只有身体不舒服了才会去找医生,但真正关心健康的人,应该是让身体处于良好的状态,做到少生病,甚至不生病。

其实这位医生朋友主张的就是“治未病”,而这个理念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提到,中医历来是主张防重于治的。养生防病固然是好,但这《黄帝内经》读起来确实有些晦涩难懂,所以小固在这里就为大家简单地总结了几条:


01

和自己和谐相处

《黄帝内经》讲养生,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随缘随性,也就是和生存的外在环境、自己的身体和谐相处。想要和自己和谐相处,首先就是要有一个好的心态。

小固认识一位副局级领导,本身有高血压,经常被头晕头痛所困扰。工作上呢,迟迟不能被提拔为正局级,更是让他着急上火,这个高血压症状也是越来越严重。最后正式任命终于下来了,正局级人选另有他人。没想到,他的血压反而降下来了,头也不疼了。这是因为他不再被升职的欲望所烦扰,身心舒畅了,病情自然就缓解了。

这就是《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提到的“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所以,气既不能不足,也不能有余,更不能不畅。人要百病不侵,那就要学会养气、护气。


02

是通还是补要看体质
如果生体本质就弱,光有好的心态也是远远不够的。在进行身体调理之前,我们还需要了解自己的身体。

人体如果营养过剩了还去补,就会发生“交通堵塞”,这时应该要通,无论是血脉、经络、肠胃都要通。比如高血压、高血脂、痛风人群就属于宜泻不宜补的类型。但如果是体质虚弱的人呢,那就可适当选用人参、冬虫夏草等进行补益。所以,你的身体是要通还是要补,关键还得看身体状况。

养气护气、通补得宜,简单的八个字是《黄帝内经》带给我们的启迪,让我们学会与自己的身体和谐相处。那接下来呢就要说说对外的问题了,面对这大千世界,我们又该如何与之和谐相处呢?


03

不违四时,顺应自然
《素问·上古天真论》有句话叫“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就是说要回避与自然法则相违背的事情。比如夏天,自然界是生发的,那么人就应该多活动,多出汗,排出身体里的“垃圾”。

而秋冬之时,万物敛藏,养生者宜顺时而养,须护藏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养五脏。可用阿胶、银耳、红枣、莲子、桑葚等具有滋阴、养血、益精的中药或食品进行防治保健。


04

工作和休息是一对阴阳
《黄帝内经》有个很重要的养生法则叫“阴平阳秘,精神乃至”,就是强调阴阳的平衡。我们常常说劳逸结合,其实这就是一个阴阳平衡的典型。

工作属于“阳”,休息就像“阴”,一味工作,休息不够,就会打破阴阳平衡,使健康的天平出现问题。而说到休息,那可不只是指睡觉,适当的体力活动,比如散步、打太极拳等都是不错的休息方式。

总的来说,《黄帝内经》是不主张刻意地、教条地养生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根据不同气候、不同体质来“辨证”养生。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把书找来看看,先看《黄帝内经·素问》里前几章,因为这部分与预防、保健、养生相关的内容较多,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经典推荐  点击题目即可跳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