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 小鱼仔仔说历史 2020-09-03 据不完全统计,浙江、江苏、广东这三个省份拥有大批民间收藏团体。由于这三个地方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大到企业老板,小到当地土著居民手中皆握有大量资金。他们将这笔钱投身于收藏古玩行业,既能让钱保值还能陶冶情操,真可谓一举数得。然而2016年,浙江台州一位吴姓收藏家突然遭到警方传唤,起因竟是他前不久花费近千万人民币购买的100块南宋时期的石碑。为何这100块石碑让这位吴姓收藏家成为警方的嫌疑犯呢? 近些年来得益于信息发展越来越快速,民间收藏也愈发火热,君不见那些鉴宝栏目,还有各大拍卖行收视率与价格屡创新高。江苏、浙江这两个省份中有不少民间收藏家团体,其中浙江嘉兴、台州、杭州、宁波、温州等地收藏之风蔚然,这些江浙本地人或企业老总每每购买收藏品时出手阔绰大方。由于古玩这个行当有许多明令禁止交易的物品,但真正落实到细节上还是有不少文物贩子会打些擦边球。不过一般而言,正规的收藏家只会交易那些允许流通的藏品。从古墓中出土的青铜器,带有铭文的重器是绝对禁止贩卖。 2016年8月份,浙江台州一位吴姓收藏家花了近千万人民币从朋友那里购买了100块南宋时期的石碑。石碑于整个收藏行业来说并不算什么火热藏品,石碑、根雕、青铜器这三种东西最容易打眼且烫手。青铜器是因为受到国家严厉禁止不能进行买卖交易,而根雕还有石碑受众面不广,远不如瓷器、玉器那么受欢迎。这位吴姓收藏家就是与常人不同,他特别喜欢那些刻满文字的石碑,且尤其欣赏两宋时期的书法石碑。因为他觉得北宋和南宋出了不少书法大家,这个朝代的石碑极具收藏价值。 2016年他经朋友多方打听,花费近千万人民币购买了100多块南宋时期石碑,不过购买这些石碑后不久却遭到浙江警方的传唤。按理来说石碑不像青铜器属于被禁止交易文物范畴,那么为何这位吴姓收藏家会被警方列为嫌疑人之一呢?其实,他花近千万元人民币购买的这些南宋石碑可大有来头,这些石碑非彼石碑而是墓志。何为墓志?简单来说,就是古代那些有头有脸的人物死后邀请名人大家,将其生平事迹,做过哪些些好事用上华丽的词藻刻在石碑上放入墓葬里。近些年,出土不少南朝以后的古墓当中都带有墓志。 墓志在考古专家那里意义深远,因为通过墓志可以详细了解墓主人真实身份,以及生平经历,从而就能了解当地文化以及人口迁徙发展过程。吴姓收藏家只知道这100块石碑是南宋时期的珍品,却不知这些石碑是南宋时期墓志。可能说到这里不少朋友还是一知半解:不管是石碑还是墓志不都是在石头上刻满字的老物件吗?难道吴姓收藏家不应该购买这些墓志吗?大家想想墓志是放在哪里?这种东西是放在古墓里。如果正常的考古队员发现墓志肯定会将其送到当地博物馆进行妥善的保护和研究,只有盗墓贼盗掘古墓时,从地下将这些墓志拿到市场上或者通过自己的关系售卖。 再说的通俗点,吴姓收藏家购买的这100块墓志,其中不敢说100%都是从古墓盗掘而来,但最起码90%以上都是通过不正当手段得来的物件。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发布的一项最新数据调查:整个浙江境内,汉朝之后的墓葬没有一个是没有被盗掘。野外那些墓葬基本上都遭到盗墓贼的毒手,吴姓收藏家购买的这些墓志肯定也是从地下被盗掘而来。 因此墓志和石碑有着根本的区别,那些文人大家所篆刻的石碑是可以流通售卖,但是从古墓里出土的墓志并不许进行买卖。根据浙江省文物部门分析,这100块南宋墓志至少意味着有1000座南宋时期墓葬被盗。有句广告语说得好:"没有买卖便没有杀戮,"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喜好收藏石碑的顾客,才有那些私自盗挖墓志的土耗子。 不过吴姓收藏家并不清楚这些墓志具体由来,所以警方只是找其了解详细情况之后便将其放了。那100块南宋时期的墓志也被悉数收回,这位吴姓收藏者不仅损失了近千万人民币,还差点被关进牢里。笔者也希望,以后那些有收藏念头的朋友们一定要购买合法可以流通的老物件,千万不要去购买从古墓或者非禁止交易的文物或者陪葬品。 参考文献:台州在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