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解读“论语”

 昵称11410324 2020-09-23

             

被称之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当代学者认为其“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原则等”,则没有意识到《论语》体现的孔子哲理。要知道,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原则,是孔子用其哲学思想予以阐述的,叫“道之用”。因为孔子被称之为“圣人”,所谓“圣人”就是“道之用”之哲人。

学者认为,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其实,“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 

非也!

《论语》中之“论”字,一不是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二不是“诸儒之讨论”,三所不是论述,而是论点、论题。不知此就不 如何正确解读“论语”。

关于注解《论语》的书,真是汗牛充栋,举不胜举。具有代表性的有——即何晏集解、邢昺疏的《论语注疏》。宋朱熹“代圣人立言”的《论语集注》。刘宝楠的《论语正义》程树德《论语集释》。杨树达《论语疏证》。钱逊《论语浅解》。冯梦龙 论语指月》。敦煌版《论语注》钱穆《论语文解》、《论语新解》,等等。这些见仁见智之注解,出现有的离题,有的污孔,误导当今读者。现略举两例如下。

其一例【论语泰伯】篇,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学者们认为对这一句之解读与翻译,根据“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断句不同,所得的句意不同。这一争论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句意不同,对孔子的为政思想评价不同。按此种断句:论语疏》解释成“圣人之道深远,人不易知”,何晏的《论语集释》、邢昺的《论语疏》、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古人释“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时,一般正面解释:“可以让老百姓按照我们指引的道路走,没必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于是近代,大都对此采取批评的态度。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说:“孔子把民看作愚昧无知的人,可使服从,不可使知之……”孔子政治思想保守。

清代学者宦懋庸,用断句方式,为孔子这一句不是“愚民”予辩解说:兴于诗,立于理,成于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种句读式又见于当文学博士俞志慧:“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指出其中绝没有什么民愚或者愚民思想,相反,恰恰是儒家德化政治、顺民应天、开启民智思想的体现。

学者王蔚在《“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句意辨析》一文中:将此句断句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照此看来,这种解释也能讲得通。在2004年8月24日的《语言文字报》上,王昌铭先生撰文提出这种观点。照这种句读,这是孔子在自问自答。翻译成现代汉语的意思是,“孔子说,老百姓可以放任不管吗?不。还是要进行教育。”这种解释不为错。

这一句,究竟该如何断句,怎样翻译才符合孔子原意?

笔者就此认为:孔圣人毕竟是一个哲人,其流传两千多年而不衰之《论语》是其孔圣人哲理思想之体现。所以我们读《论语》,必须要从孔圣人哲理思想角度去理解其原文之意义后,对其原文之解读必须从其文意而不是从其文义去理解,这才符合孔子的原意,才不会出现见仁见智的各种不同之理解,对其原文之翻译必须“意译”而不能“直译”,“直译”不能体现孔子的原意,只有“意译”才能体现孔子的原意,当然“意译”离不开文义,则不能拘泥于文义。

【论语泰伯】篇 8·9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笔者就此认为:这一句先将断句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关键在于对这一句中的“民”、“由”、“知”,这三个字在这一句中之表意予以解读正确后,才能正确解读孔子这一句之原意。

“民”字:指民众,而无争议。

“由”字:在此指遵从、遵循。其依据如《诗·大雅》不愆不忘,率由旧章,这个“率由旧章”,就是统一遵从旧章之事,这就体现“由”字是“遵从、遵循”之意。又如:由文;由行;由礼,其意为:“由文”,指遵循礼仪;“由行”,指依其道而行;“由礼”,指遵循礼教。由此可见,“由”字:按“遵从、遵循”解有据。

“知”字:在此作“欲望”解。《康熙字典》“知”,【广韻】欲也。【礼·乐记】好惡无节于內,知诱于外。这个“知诱于外”中的“知”就是指的“欲望”。

我们再来依据“民”、“由”、“知”,这三个字在本句中的含义,对这一句可断句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翻译为,孔子说:“民众,只可以使其遵从礼仪,则不可以使其私欲放纵。”这样翻译,既符合这一句之文义,也符合孔子这一句之原意。

其例二《论语·阳货篇》“子曰唯上智下愚不移”,这一句怎样解读?

学者们对这一句一致解读为:“只有上等的聪明人与下等的愚笨的人是不可改变性情的”。

对此有人认为从这句话的本意来看,孔子认为人的性情大都是可以改变的,只有上等的聪明人与下等的愚笨的人才是不可改变的。但后人附会,却把它理解为“上等的聪明人与下等的愚笨的人是不可改变的”,意思完全弄反了。而且把性情附会为等级、地位的世俗的东西,以此证明孔子是封建甚至是奴隶等级制度的鼓吹者,这实在是很荒唐的。

其实,孔子对人性的是有着很透彻的了解的。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人的天性本来是相近的,因为习惯不同而逐渐使他们差距远了。想明白这句话的含义,首先应该了解一下《论语》中这句话前面的一句,那就是:“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还有人认为上智下愚是指孔子根据人的智力发展水平对于智力类型的划分。从这句话的本意来看,孔子认为人的性情大都是可以改变的,只有上等的聪明人与下等的愚笨的人才是不可改变的。这句话里面的“上智”指的是上层统治阶级,“下愚”指的是底层劳动人民,“不移”就很简单了,这两个阶层是不变化的。

《论语·阳货篇》17·2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17·3“子曰唯上智下愚不移”。

笔者就此认为“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一句,孔子是说人都有“欲望”,这是人之基本属性是相近的。“习相远”是说高“欲望”者习惯于奢侈,低“欲望”者习惯于节俭。也就是说“人之生存的心里状态基本是相同的,由于人们对生存的追求习惯不同欲望差别悬殊”,这就是“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一句之原意。

“子曰唯上智下愚不移”这一句之解,笔者就此认为关键两个字“智”和“愚”字之正确解读。

“智”通“知”作“知”字解没有问题,关键是这个“愚”字,绝不能作“愚笨”解。《山海经》中的“天愚”之说,不可能说天是“愚笨”的。这个“天”指天然即自然,这个“愚”指朴素,是说大自然是素朴的。因而《老子》一书中“愚”字均作“朴”字解才符合老子原意,否则就会导致对老子的污名化。同样,在此对这个“愚”字,绝不能作“愚笨”解,只能作“朴”字解才符合孔子原意,否则就会导致对孔子的污名化。

笔者就此认为“唯上智下愚不移”,孔子是说只有知其形上之道才能朴,这是不可更改之定义。也就是说只有知道形上简俭之“道”其哲理,才能践行形下简俭之“朴”,这个“道”之哲理是不可更改的。这就是“唯上智下愚不移”这一句之原意。因为“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