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部编版语文教材和教参,对《诫子书》的解说都严重跑偏了

 taoshu 2020-09-23

【按】

《诫子书》入选部编版语文七年级教材上册,但从教材到教参,各种解读粗糙混乱。有感于此,一方面搜集大量资料,去粗取精,另一方面又潜心思考,形成自己的认识。最终写定此文解读《诫子书》。文章较长,不能耐心读下去的,可以从图片“敲黑板,划重点”之后读起。

部编版语文教材和教参,对《诫子书》的解说都严重跑偏了

诸葛亮的《诫子书》是千古名篇,文不长,录如下。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这篇文章选入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但是,教材在注释以及相应的课后练习设计上却显得比较粗糙,流于文章表面,没有深入进去,尤其是没有抓住文章的基本行文逻辑。《教师教学用书》(教参)中所给的相关资料解说,本身也存在诸多前后矛盾之处。个人在备课过程中,发现了这些问题,觉得有必要彻底梳理厘清一下。

先从一个字的注释问题说起。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句话中的“静”做了课下注释,但与之对应的“俭”则未做任何注释,也许教材编写者觉得这个字不值得一注。但是,课后练习却要求谈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句话的理解。

查阅教参中所给的参考译文以及相关解说,把这个“俭”解释为了“节俭、俭朴”,并特别说明“俭以养德”强调物质生活的低要求对个人品德修炼的关键性作用。

这个关于“俭”的解释,明显是望文生义,用“俭”的常用义来解释“俭以养德”中的“俭”,这样的解释实在是太狭隘了。

单以“俭以养德”这个短语最简单的语境来推测,虽然节俭或者说俭朴确实对个人品德修炼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是如果反过来推理,是不是提高个人修养品德只关注物质生活的低要求就可以,而完全不必关注精神生活方面呢?显然不是。

《说文》中关于“俭”是这么解说的。

“俭,约也,从人,佥声。”

从这个解释不难看出,“俭”的本义是行为上约束节制自己。然后又由行为上能约束自己,进一步引申为物质生活的节俭或俭朴。

“俭”在经典中解释为“约”这个意思其实比较常见,比如:

君子以俭德避难。——《易·否象传》

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论语·学而》

恭俭下人。——司马迁《报任安书》

当“俭”和“奢”或“侈”等连用,或者明确是与财物相关时,才常常解释为“节俭、俭朴”,比如:

俭于财用,节于衣食。——《韩非子·难二》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其实,关于“俭以养德”如何理解,在早前的马铁丁的一篇同名杂文中已经讲得很清楚了。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节俭不仅是经济方面的事,而且牵涉到思想品质。

……

许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验:物质的追求和安逸的生活可以分散人们在工作,劳动,学习上的精力;还可以养成人们拖拉懒散的作风。此其一。

其二,如果你是国家干部或者先进的劳动者,还得考虑到你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周围的人发生影响。”

虽然这篇文章带有较为鲜明的时代特色,但是,不得不说,对“俭以养德中的“俭”的理解是准确而恰当的:“节俭不仅是经济方面的事,而且牵扯到思想品质。”

回到《诫子书》这一篇,从具体的语境来看,如果仅仅把“俭”理解为“节俭、俭朴”也是过于狭隘的。“君子之行”的“行”,绝不仅仅只有物质的“节俭、俭朴”就可以涵盖。而且文章中有与“俭”正向对应的“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反向对应的“淫慢(放纵懈怠)”等,如果把“俭”仅仅理解为物质上的节俭,显然与“淡泊”和“淫慢”等词的对应关系被破坏了。

综上,“俭”应该解释为“约”,即从物质和思想方面约束自己的行为,而不适于狭隘地解释为物质方面的“节俭、俭朴。”

部编版语文教材和教参,对《诫子书》的解说都严重跑偏了

由这个“俭”的解释,又牵扯出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在读古文时,经常会因为现代文常用义的干扰而导致望文生义,如果不能潜心钻研,虚心涵泳,就会在理解上就流于表面,失于粗疏。

《诫子书》这一篇在这个问题上尤其明显,试分析之。

在部编语文教材的课后“思考探究”中,编者提出的问题是:“画出文中提到的‘志’的语句,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文中‘志’与‘学’的关系是如何理解的。”

教参中关于这个问题所给的设计意图说明以及参考答案如下。

部编版语文教材和教参,对《诫子书》的解说都严重跑偏了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把握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

参考答案:

文中关于“志”的语句有“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和“非志无以成学”。文章中很重视“志”的作用,一方面要靠淡薄,宁静以“明志”也就是时时将“志”放在眼前,不断磨砺;一方面强调“无志”不足以“成学”,意为没有了志向,则学无目标,必然学习庞杂,不能专一。

既然要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就不能流于表面,但这个参考答案所言,则很难让人认为是深入的。这里的“志”被解释为“志向”,“学”被解释为“学习”,但“志”是什么志,“学”到底要学什么,都没有彻底清楚地说明白。

再关注教参的其他解说部分,有说 “作者开篇即明确提出修身养德的要求,并指出修身养德的具体途径“,也有说“一开头,作者就提出‘静以修身’这一观点。”还有解答“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需要具备几个条件?这几个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等等。

部编版语文教材和教参,对《诫子书》的解说都严重跑偏了

从教参中所给的相关资料不难看出,编写者对《诫子书》的解读本身就处在一个混沌的状态。而之所以处于这样一个混沌状态,主要是因为没有从根本上把握《诫子书》中诸葛亮到底对儿子“诫”的是什么。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还是“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亦或是“成才或惜时”?

为此,我查阅了几十篇关于对《诫子书》解说分析或鉴赏的文章,发现教参只是对这些相关文章的堆砌,而没有相应的整合。而以这些解读来看,基本上诸葛亮的《诫子书》是“有句无篇”,似乎每一句话都成为至理名言,但是这些至理名言放在一起,却又在思路上是混乱的,跳跃的。那显然与《诫子书》千古名篇这样的地位不相吻合。

在搜集整理阅读资料的过程中,我逐渐形成了自己对《诫子书》的明确认知。最终意识到,原来之所以会对《诫子书》在理解上产生这么多混乱,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常常以现在的某个字词的常用义来解读古文,满足于停留于字面意思,而不能深入文章内部,结合文化背景、时代背景等来解读文章。

下面,我就尝试着逐句对《诫子书》做一些思路上的梳理,诸君可以看看这样的解释是否合理。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解读】

一开篇,作者就提出自己的观点,也可以说是给孩子非常明确的告诫,那就是要成为君子,而要成为君子就要修身养德,要修身养德,有两个法门,一个是“静”,也就是“静心”,是从内在而言,一个是“俭”,也就是“俭行”,是从外在而言。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是互文关系,分开理解是“静心以修身,俭行以养德”,整合起来理解就是“静心与俭行是修身养德的不二法门”。《诫子书》全文都是围绕着这句话展开论述的。

【原文】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解读】

通常的解释将“明志”解释为“明确志向”,“致远”解释为“达到远大目标”。但是,不对“明”何“志”,“致”何“远”做出解释。

其实,这两句话紧承文章第一句而来。所谓“淡泊”对应的是“俭”,“宁静”对应的是“静”,或者更准确说“淡泊”、“宁静”就是前面所说的“静心”“俭行”。而“明志”则是要明”修身养德”之志,“致远”则是要致“修身养德”之远。整句来看,也就是用双重否定的方式,再次强调了 “静”与“俭”是修身养德的根本途径。

【原文】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解读】

这句最容易被从字面上理解为是在泛泛而谈“学”与“才”的关系,或者“学”与“志”的关系。这样的理解很容易造成与前文的逻辑断裂,觉得忽然就从谈“静”与“俭”和“修身养德”的关系,或者是谈“淡泊”“宁静”与“明志”“致远”的关系跳到这里来了。感觉两者从逻辑上是断裂的,至少搭接得没那么紧密。

实际上并不如此,而要深入理解“学”“志”到底是“学什么”,“志什么”。不能泛泛地谈“志”就是“志向”,学就是“学习”。这依然是犯了用现代汉语的常用义去解读文言的错误。

如果通读《论语》,就会非常清晰地认识到,从“学而时习之”开始,几乎所有的“学”都是不是指向我们现在通常意义理解上的学习,尤其不是单纯指向学习知识,而更多是指学习做人的问题,或者再进一步说,就是修身养德的问题。

诸葛亮作为儒家思想的一个忠实践行者,当然非常清楚这一点。由此,就可以很清楚地解读这句话,那就是“学习修身养德需要‘静’,才能、才干(学做事)需要建立在学修身养德(学做人)的基础上,如果不是将学做人这件事做好了,那么所谓的增长才干只不过是沙上建塔而已,如果“志”不在“静”与“俭”上,则不可能在学修身养德(学做人)这件事上做得好。

从行文上来看,因为前面有“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所以后面的“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也是从“静、学、才”这三方的关系来说的。有不同版本就是“非静无以成学”。

这里虽然只说“静”,而不说“俭”,我以为是行文的需要,实际依然包含了“静”与“俭”两个方面的意思。唯有将“学”理解为学“修身养德”,“志”理解为志于“静俭”,最终也要“志”于“修身养德”,然后才能将这句话与前面的语句从逻辑上彻底疏通。

【原文】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解读】

这里的“淫慢”(放纵懈怠)是针对“俭”的反面而言,“险躁”是从“静”的反面而言,是一个典型的正反对比论证。解读这个语句的另外一个关键是“励精”和“治性”。不能停留在字面意思上,只是简单解读为“振奋精神”和“修养性情”,而应该进一步追问“励精”要“励”的是什么,“治性”要“治”的是什么,如果这两个词缺乏了明确的宾语,就导致问题指向不明,或者过于泛泛。

个人以为,这里的“励精”要“励”的是“修身养德”之“精”,“治性”要“治”的是“修身养德”之“性”,因为修身养德对于一个人而言,不是一时一地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要不断磨砺自己,永无止境。

这样将“励精”和“治性”明确之后,就可以清楚地领会到这句话正是从反面在谈为什么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原文】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解读】

这句话非常容易从字面的理解上落入诸葛亮对儿子强调要“惜时”上,但实际上并不如此。其中的“意与日去”之“意”也不简单是“意”,所谓“意”是“心之所之”,再进一步明确,就是“修身养德”,而“接世”虽然可以理解为“用世”,但进一步追问,如何能“用世”呢,又回到“修身养德”的问题上来了。

所以,这一段落脚点实际上是诸葛亮进一步强调,如果不能够早早将“修身养德”作为根本,由此不断磨砺自己,那么,随着时间的流逝,非但不能“用世”,而且一切都来不及。

【总结】

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诸葛亮的《诫子书》中对儿子的“诫”其实就是围绕着一个问题来谈,那就是希望孩子有“君子之行”,而具备“君子之行”就是要“修身养德”,“修身养德”有两个法门,一个是“静”,一个是“俭”。全文正是围绕着文章开头这句话展开的。

部编版语文教材和教参,对《诫子书》的解说都严重跑偏了

我这样解读的根据在哪里呢?

根据一:写作背景

诸葛亮的《诫子书》写于蜀汉建兴十二年(234)。这一年2 月诸葛亮第五次率师北伐,8 月病逝于北伐征程中的五丈原。享年54岁。写《诫子书》之前,他在征伐武功县时给兄长诸葛瑾《与兄瑾言子瞻书》中可以看出些端倪:“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

“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这是关键,诸葛亮不是担心8岁的儿子学习问题,也不是担心他的才干问题,因为其“聪慧可爱”,担心的是“早成”的问题,而“早成”意味着根基不稳,根基在什么地方,根基就是“修身立德”,这是最为核心最为根本的问题,惟其如此,才能成为“重器”。

根据二:写作技法

《诫子书》是一篇论说文章,而不是散文。所以观点需要清晰鲜明,逻辑需要极其严谨。而文章正是围绕着以“夫”为开头的“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展开论述的。有从正面论述,有从反面论述,正反结合,使得说理清晰严谨。不可能呈现出跳跃式的写作思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这个也说说,那个也说说。

与《诫子书》相类的《诫外甥书》,文章一开头也是:“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后文也正是围绕着“志当存高远”这个基本观点展开论述的。

诸葛亮50多岁了,且感觉命不久矣,对八岁的幼子能叮嘱什么呢?或许想说的有很多,但最终思来想去,归结为一点,那就告诫孩子要成为“君子”,成为君子就是要“修身养德'。“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既明确了目标,又明确了实现目标的手段。

今人对《诫子书》的解说歧见纷出,为什么?一方面固然有因为用现在词语的常用义套用理解古文的原因,但或许更重要的原因是我们都被成功、成才这些所谓的目标蒙蔽了双眼,而把修身立德这个根基抛在一旁了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