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戊戌变法:为何只有湖南一省支持?

 九成书道 2020-09-23

戊戌变法发生在甲午战争之后。1898年6月11日,清光绪帝发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开始,到同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废除新政,变法失败。

戊戌六君子画像

实际上,变法并未在全国发动起来,光绪帝一天内连发数十道诏书,在京官员真正执行的寥寥无几,更多的守旧派则是跑到慈禧太后“养老地”——颐和园,在慈禧太后面前哭诉;而掌握地方实权的各省督抚中,真正支持变法的,唯有湖南巡抚陈宝箴。

陈宝箴

在光绪帝宣布变法前,湖南就早一步的建立了变法宣传机构。1898年2月,唐才常与谭嗣同等人成立了南学会,创办了《湘学报》。而在变法开始后,中心虽然在北京,但是变法的大本营却在湖南。

湘学报

那么,为什么全国只有湖南支持变法?在笔者看来,主要有四个原因。

第一,湖湘文化的思想基础。湖湘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一种地域性文化,它的核心精神是:“经世致用、淳朴重义、勇敢尚武、自强不息”。正是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中,培育了很多经世之才。从“睁眼看世界”的魏源;到晚清名臣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以及郭嵩焘等。他们注重实践,非常务实,简单描述一下:既然问题出现了,就要用自己所学想办法解决。并且湖湘文化中有着“敢为人先”的特质,这使得他们往往有一种“舍我其谁”的气概。

岳麓书院

第二,湖南地方的经济基础。变法是需要资金的,要不然就剩下嘴能说了。湖南本是内陆省份,经济条件本来一般。但是经过太平战国战争之后,由于湘军集团的崛起,因为军功或者在战争中掠夺到财物的湖南人,绝对大有人在。此后,又因为曾国藩、左宗棠等湘军统帅主持洋务运动的原因,湖南办洋务的人也不在少数,并且在晚清后期形成了湘绅势力。

湘军队列

第三,湖南巡抚陈宝箴的大力支持,这是政治基础。前面提到的南学会以及《湘学报》就是在陈宝箴的支持下创办的,并且,他还成立了时务学堂。在经济上,陈宝箴奏请设立矿务总局,创办公司以及办理近代交通邮电事务。正是在陈宝箴的主持下,变法的大部分提议得以在湖南实践,湘省也成为了维新风气最开放的省份。

时务学堂旧址

第四,甲午战争中湘军在辽东前线的惨败。甲午战争后期,由于淮军的一败再败,使得清朝不敢再对他们有着任何的指望,因此,朝廷决定派在平定太平天国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的湘军出征。1894年10月28日,清朝任命刘坤一为钦差大臣,率领湘军20余营出征。

出征伊始,湖南民众对湘军的期望值是非常高的,因为在之前的历次战争中,湘军败少胜多,挽狂澜于既倒,解燃眉于倒悬。比如太平天国战争、平定新疆回乱。另外,湖南民众认为,前面的战败,是因为湘军没上,一旦湘军参战,形势就大为不同。结果湘军在前线惨败。消息传回湖南,顿时引起强烈反响,民众羞愤异常,更是失落至极,有甚者,认为是湘军以及湖南辜负了全国人民。

湘军最后的荣光——牛庄战役

打败了怎么办?湖南人当时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他们并没有消沉下去,都在寻找新的出路。既然旧法已经没有作用了,那就寻求新法。这时,维新风潮涌入湖南,新的思想,新的主张,带给湖南人新的思路,并且,维新思想最后被湖南人所接受。而这里面,起着关键作用的,又恰恰是湖湘文化中的“经世致用”精神。

以上就是湖南支持戊戌变法的原因所在。

虽然戊戌变法最后失败,但是湖南风气就此一新,成为新思想的主要传播地。比如在1904年,华兴会在湖南长沙成立;辛亥革命中,又是湖南继武昌起义之后,第一个宣布独立,并且派援鄂军支援武昌。

图为华兴会主要成员合影

中国近代史上,湖南为何能如此出彩,这里面,有太多值得我们思考的东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