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关里,有一种情况很常见: 当初一起进单位的同一批年轻人,嘻嘻哈哈相处了十几年,关系融洽又彼此熟悉。 可是,一旦有一个人先于其他人被提拔,坐上领导岗位,一切就大不同了。 一夜之间,他就像变了一个人,跟大家的距离感一下子就拉开了。 这些新“领导”,不再与昔日的战友们谈天说地,更不会再对自己的私事多透露一个字,而是整天板起个脸,一言不合还要批评两句。 种种做法,令人不由得感叹: 这些家伙,都是势利眼!位置稍高一点,就被捧得忘了北,还以为自己真的就牛逼了,开始瞧不起人了? 其实,真正的原因,说起来很复杂,没有真正坐上那个位置的人不会明了。 01 与过去划清界限,才能以领导的身份重新开始 曾经有一位很年轻就被提拔的朋友,对我感叹: “不当上领导,你永远不会知道,有一些下属竟会那么蹬鼻子上脸”。 这话听来难听,但等他细细一解释近来的遭遇,我就懂了。 那年他35岁,刚被提拔为副科长。他姓刘,让我们叫他刘副科长吧。 一次,他让马科员写个材料,马科员也35岁,俩人当年一起进单位、一起打球喝酒,还在一起租过房子。 马科员根本没把这活当回事,写得乱七八糟的,拿过来刘副科长一看,这玩意垃圾得要命,压根就不能用,顿时又着急又火大。 刘:“你写的这什么东西?到底有没有用心在做?” 马:“嘻嘻,以前咱俩喝酒时你不是说吗,工作随便做做就得了,反正有领导兜着。既然我写得不好,那你帮我做呗。” 这种时候,你说刘副科长怎么办?如果还像过去那样拍着肩膀嘻嘻哈哈,怎么镇得住场子? 他意识到,自己坐在这个位置,就必须严肃冷漠,必须“洗心革面”,才能树立威信,坚定立场,让下属服气。 于是,他板着脸,以更加严厉的口吻对马科员说: “过去是过去,今天你这稿子要是不重写,咱俩谁也别下班,我陪着你。另外我警告你,别再用这种语气跟我说话。” 马科员愣了愣,悻悻地拿上稿子,灰溜溜地出去了。3小时后,一份质量更高的稿子交了上来。 在马科员这样的人面前,为了推动工作,刘副科长没有别的选择。 他必须收起和善的面孔,选择严厉,选择遗忘。 只有这样,方能与过去的自己划清界限,树立全新的领导人设,让下属服气。 02 作为领导,他想要自己好受,就必须得让你难受 在仕途这个问题上,大部分人都是有念想、有欲望的。 最开始,欲望就像被紧锁在心底深处的潘多拉盒子,没什么存在感,也容易被忽略。 往往是一个人被提拔的第一天起,欲望的盒子也被正式开启。那些沉睡已久的期待,会逐渐在心底萌芽。 从那一天起,他会不断打量自己的位置,计算自己的前程:
他会期待通过努力坐到更高的位置上,期待得到更大领导、得到单位的认可,逐渐实现个人进步。 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他的心思也在迅速转移。曾经的他,会在意自己在同事心中的印象,在意别人喜不喜欢自己。 可是,当他把心思放在“如何追求个人进步”上后,昔日的同事变成了他的下级,他根本没有多余的心思来兼顾下面那些人的想法。 更何况,“让下属舒服自在”跟“干出成绩让自己快速进步”,本来就是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 继续拿刘副科长跟马科员举例。 假设,局长让刘副科长写一个紧急又重要的工作方案,明天之内定稿。 如果你是刘副科长,是果断通知马科员们下班别走,留下来群策群力,还是大度地让他们先走,留自己独自在办公室绞尽脑汁? 99%的人,都会选择前者。 毕竟,马科员们能不能陪家人吃饭,刘副科长并不太关心。他只是关心局长对他的工作不满意,继而对他本人不满意,那麻烦可就大了。 可是马科员们呢?方案写得再好,局长也只会注意刘副科长,谁会记得你们陪着熬了多久的夜,掉了多少头发?只不过是陪太子念书而已。 当上了领导,就注定与小兵的根本利益是对立和矛盾的。 他想要自己好受,必须先让你难受。游戏规则就是这么残忍。 03 为了避嫌,更是为了保护 甲被提拔了,碍于领导的身份,不得已与昔日关系最好的乙拉开距离,从此不再有什么深情厚谊,只有上下级关系。 从表面上看,甲对乙疏远了、冷漠了,甚至凶起来,这简直太没良心了。 过了很久乙才知道,甲选择这么做,恰恰是对乙、对甲乙之间的关系,最大的保护。 试想,如果甲还像原来一样,跟乙勾肩搭背、嬉笑怒骂,没事还聚一块儿喝酒聊天的话,到了年底乙被评为优秀,让吃瓜群众会怎么想? 乙犯了错误没被处分,只被淡淡批评两句,吃瓜群众又会怎么想?
人性阴暗,大部分人,一定会这么想。更有甚者,会拿平时那些勾肩搭背来说事,让当事人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正因为如此,越是感情深、关系硬的昔日战友,越要在地位不对等之际,时时注意避嫌,不授人以柄。 有了利益关联,再好的感情,也只能藏在心底,如同“地下情人”一般不能见光。 写在最后: 在职场中,跟同事搞真友谊、讲深感情,本来就不太合适。利益冲突和关联,注定这份感情很难纯粹和长久。 一旦有人先他人一步被提拔,那就注定,大家再也无法像正常朋友那般相处了。 纵使无奈,纵使不舍,也只能由它去了。 成年人的世界很复杂很微妙,没有对错,只看利弊。 面对职场中的友谊,付出真心时多一份保留,少一份期待,方可保持愉悦,远离失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