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剂量030:苓桂术甘汤|眩晕,起则头眩,心悸,胃有振水音

 donglianghua 2020-09-23
经方剂量030:苓桂术甘汤|眩晕,起则头眩,心悸,胃有振水音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苓桂术甘汤是其简称,在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二书中全称为——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本方是古代治疗水饮病的专方,有利、定悸、通阳的功效。

其方药组成、用量及煎服方法如下:

茯苓四两,桂枝三两(去皮),白术,甘草(炙)各二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苓桂术甘汤推荐量:

原方原量:茯苓60,桂枝45,白术30,炙甘草30。

常规标准量:茯苓12,桂枝9,白术6,炙甘草6。

经方中医程医生说明:

1.此方为苓桂剂系列方剂中应用非常多的一张方子。其作用温中去湿,是在临床上治疗痰饮病之良剂。

2.苓桂剂系列方剂,除本方以外,其他如:茯苓桂枝大枣甘草汤,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其组成仅差一味药,则其功用即有很大的区别。

晕的厉害,一动就晕——记得“苓村术甘汤”

3.此方使用目标,主要是以眩悸为特征的疾病,即其临床表现为: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心悸气短,小便不利,脉沉紧。以及头昏眼花,不耐久视,久视则昏暗不清,心下悸,脉弦。

4.在具体运用本方时,要分清疾病是属于阳虚,还是属于饮邪。如果中脘恶寒,或者背心恶寒,脉弦,这是属于“饮”的特征,可用本方。如果不仅有中脘恶寒,或者其他部位恶寒,还有全身均有恶寒怕冷时,则是属于阳虚,可于原方中再加入附子。

5.原方中的桂,一般是指用的桂枝,但有时可以改用肉桂,则其温阳功能效果更好。

6.据医家经验,此方治疗眩晕与方中使用白术有重要的关系。因为在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二书中治疗眩晕诸方,如本方,泽泻汤,近效术附汤等,都重用白术。其他有治疗眩晕症状的方子如五苓散,真武汤,桂枝芍药知母汤等治眩名方,都有白术。故在临床用白术治疗眩晕时用量宜大,成人不应少于25克,内耳眩晕可以用至50克,并且最好要生用。

7.此方经后世医家临床应用,有许多变方,如合四物汤,叫做连珠饮。加川芎、大黄,叫做应钟散。加针砂、牡蛎、人参,叫做针砂汤。加吴茱萸、牡蛎、李根皮,叫做定悸饮,等。

(此处已添加医疗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