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分钟心理学 | 对孩子发脾气,算什么本事!

 柠檬心理课堂 2020-09-23

柠檬心理FM
用专业温暖你的世界

上周做了一次家庭咨询,主题是关于孩子叛逆。孩子现在抽烟喝酒样样全能,用母亲的话来说,她和孩子他爸已经完全控制不了孩子了。

我反问她,你为什么想要控制你的孩子呢?

父亲半截突然插话,再不控制,这孩子杀人放火都能干的出来。

于是,我请求单独和孩子聊一聊。

以下是孩子的描述:

一大早,我看到我爸冷着脸从卧室走出来,我妈本来挺高兴的,还哼着小曲做着早饭,但是看到我爸的一瞬间,立马不作声了。

我爸的反应更夸张,直接顺手从沙发上拿了一个抱枕就扔了过去,说,一大早的唱什么唱,烦死了!

这已经是他们最好的一次交流了,以前这种谩骂都会持续到我放学回家,甚至一整天,我一秒钟都不想待在家里。

我问他,你父母这样的行为,你现在有什么想法?

他的回复是:

我希望他们离婚,我爸就是个垃圾,他没有任何理由就可以打骂我妈,只要心情不好就可以向我们任何一个人撒气!

他还想控制我,门都没有!

很显然,在这个家庭模式里,父亲是指责者的角色。

“你为什么不听我的话?!”

“你为什么总是这样?!”

“你不许这么做?!”

他们这类人对问题的最终答案并不重视,他们更在乎的是把自己的压力和负担施加给他人,而不是为了寻求好的解决方法去分析事情的实质。

期间,我和这位父亲单独聊了关于孩子叛逆的问题,希望他罗列出几个孩子确实做错的或者说做的很不好的事情。

父亲支支吾吾说了半天,一件事实都没有表达清楚,反而只是“他就是不听我的话,我每次教育他的时候,他就各种小动作不断。”

是的,不只是这位父亲,我们很多家长都有这种掌控欲,想去掌握孩子的一举一动。

孩子不管作对做错,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我要控制你的情绪让你不要骄傲,让你不要沮丧,让你不要有任何在我眼中不好的形态出现,我指责你只是为了让你更好。

不然,就要采取暴力了。

而事实上,很多来咨询教育的母亲都遇到了下面这样的困境:

“我知道我脾气不太好,但是每次我看到她打弟弟,我就生气。给她说多少次了,要让着弟弟,她还是不听。我就忍不住对她大吼,她就吓的哭,我能怎么办,我只能再来安慰她,你别哭了,妈妈知道你也受委屈了,可是她越哭,我就越生气。”

这是一位4岁女孩的妈妈给我的留言,在她看来,孩子就是做错了,第一没让着弟弟;第二妈妈都来安慰你了,你还哭,不懂事。

我问她,你觉得这个过程中,你有哪里做的不对吗?

她很惊讶,一直讲她自己怎么会有错?

是啊,家长怎么会有错呢?

每一次的咨询我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家长会认为他们自己做的一切行为都是正确的?

你让孩子去接受你的安慰是因为你本身没有耐性,你觉得她看到你的态度转变也应该情绪转好,你让她去接纳弟弟是因为你之前多次和她讲过姐姐应该让着弟弟,可是姐姐让着弟弟这个说法又是哪来的呢?

如果弟弟先做错了,那母亲是不是要来执掌全过程让弟弟先向姐姐去道歉,然后再来单独找姐姐聊聊,弟弟做的不对,妈妈已经讲过他,而且他和你道过歉了,那么你是不是也应该想一想,你打弟弟这个行为可不可以用其他的行为来替换呢?

不管是姐姐打弟弟,还是弟弟打姐姐,打这个行为是不对的,可以用语言来表达你的想法,你也可以发脾气来震慑对方,但是动手只能让矛盾更加激化,而不是解决问题,你说对吗?

这样去化解他们姐弟之间的矛盾,对姐姐安全感的提升,对弟弟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教育,对母亲威严的树立,都是有极大的帮助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