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孩子离开你,你会难过吗?

 柠檬心理课堂 2020-09-23

1

柠檬有一邻居,家里只有一个宝贝闺女名叫豆豆,今年正好考到了南京的一所大学,整个暑假都能感受到孩子的兴奋。

相反的是,她的父母除了第一天接到录取通知书是高兴的,剩余的一些天都蔫蔫的,特别是孩子的爸爸,每天都无精打采。

好几次,豆豆来我家串门,刚坐下不到十分钟吧,她爸就找过来了:

闺女啊,你在干嘛呀?饿不饿啊?要不要出去遛弯啊?

就是这样听起来无聊却又掺杂着一股舍不得气息的关心,时不时会砸过来。

刚开始豆豆还愿意回答,后来干脆一句:爸,你好烦啊!冷却了她爸的一腔热血。

也许有人说,这是爸爸舍不得闺女离开家呢!这闺女怎么这么不知父母的心啊!

确实,最深的挂念,总在母亲的心上,最重的行李,总在父亲的肩上。

这也是今天柠檬要和大家谈论的话题,到底是孩子离不开父母,还会父母离不开孩子。

2

前段时间,一位4岁孩子的母亲来咨询亲子问题,她讲述了一件事。

说第一次送孩子去幼儿园,当发现孩子头都没转反而高兴的跟着老师走进教室的一瞬间,她突然感到很失望,认为自己对孩子付出这么多,为什么孩子却能这么没心没肺的离开。

也是从那件事开始,她对孩子的关爱总带有一种忽冷忽热的状态,不知道该怎么办。

其实,不管是邻居家豆豆的父亲,还是来咨询的这位4岁孩子的妈妈,都在回避一个生命成长的必然规律:不是孩子离不开你,而是你作为父母离不开孩子。

3

我想不止一两个父母有这种状态吧,或者应该说是大多数父母都有。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心理和行为呢?

原因在于满足与被满足总在不断的平衡中。

根据发展心理学,孩子大多处于无意识适应学习期,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或者说被安排什么他们就接收什么。

而这时候,接触最多的就是父母的关爱和给予。

而同样,父母认为孩子在这一阶段什么都不会,所以又会不自觉的认为“孩子是需要父母无时无刻来帮助的”。

因此,就有了这种不管孩子年龄多大,能力有多强,总会有“困难”在前方,我作为父母,需要去替孩子承担!

这就是我们对孩子的不舍,对孩子的依赖,我们一直在享受着“满足孩子”的这种满足感。

4

而事实上,在随着孩子的自我成长发展,很多事情已经是他们自己可以单独去接触去承担的了,如果父母的占有欲越来越强,那么孩子的这种“自我发展”就会受到阻碍。

比如,我爸妈会帮我做的,我不行,我不会,甚至到最后是我不想做,我做了我爸妈会伤心的。

孩子的独立性是必须要从小就开始养成的。

比如,在孩子语言迅速发展的年龄4岁左右,可以尝试让孩子亲自和售货员交流“我要买这个,多少钱”“阿姨,我想帮我妈妈买一个发卡,你觉得哪一个好看一些”。

在青春期,可以让孩子多参与家庭里的一些决定,让孩子有参与感“我是这个家的一个成员,我得为这个家负责!”

如果按照这种模式发展的话,孩子极少会发展为妈宝男,反而是会养成一个独立的、坚毅的、也善解人意的人。

所以此时此刻家里有孩子的你,是不是也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观念:

有没有太宠溺孩子?

有没有过于关注孩子的一言一行?

有没有太依赖于你为孩子付出了什么,而不是孩子本身可以发展成为什么样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