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拜天在商场游乐区看到一对母子,妈妈坐在旁边陪着孩子,孩子正在搭积木,但没过几分钟积木塌掉了,孩子眼睁睁看着自己搭的桥垮了,于是哇哇大哭起来。 妈妈本来很耐心地哄,但孩子根本听不进去,还发脾气把积木扔了,妈妈也气了:“没人动你的积木,你自己没搭好,还发脾气。” 结果孩子哭得更大声,妈妈没办法只能把孩子抱走。
那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呢? 柠檬要告诉各位家长,首先我们要纠正一个误区,那就是发脾气并不一定是坏事,我们大人也会因为很多事发脾气,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把所有情绪都憋在心里,这反而会出现问题。 根据美国亲子沟通专家帕蒂的说法,孩子是借助发脾气的过程发泄掉很多不良情绪,比如沮丧和无助感。 我们需要接纳孩子的脾气,允许她把情绪释放出来。 因此不要跟孩子说“再哭就不喜欢你了”之类的话,相反,你可以跟孩子说“我知道你很难过,现在你可以哭一会儿”。 在接纳孩子脾气的同时,我们也要接纳自己的情绪。 有很多妈妈可能被孩子烦的不行于是采取了一些冲动性做法,但过后又会后悔,认为自己不是个好妈妈。 这其实大可不必,孩子有脾气,我们大人也有。
等你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后,下面就可以解决孩子的情绪问题了。 孩子发脾气一般都会有原因,我们需要找到这个原因。 比如是否是因为你忽略了他的某项需求?是否是某件事的发生让孩子感觉到不舒服?又或者他遇到了自己处理不了的情况? 你可以通过提问找到这个原因,而这其实也是帮助孩子发现问题、识别情绪的好时机。
都说孩子是白纸一张,他会变成什么样就看父母在上面涂抹了什么。 如果我们总是盯着“不要发脾气”这件事,那对于该如何解决问题可能就忽略了,孩子不知道该怎么办,你也没有教他该怎么办。 而如果你的孩子情绪时常不能控制,那你可以教他如何合理的发泄情绪,我比较喜欢“打抱枕”这个方式,我们大人也可以用。 当你觉得怒火中烧的时候也可以打抱枕,或者捶打其他无害的玩偶,让它暂时充当沙包,等情绪发泄完了,情绪自然会平复下来。 这也是告诉孩子,你可以发脾气,但是不能伤害到别人,如果你连抱枕也不想伤害,那就要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接纳孩子,但是并不纵容孩子,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健康的成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