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言传不身教,父母不做却让孩子去做

 柠檬心理课堂 2020-09-23

1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都知道“言传身教”的重要性,但是在生活中,有些父母往往重“言传”,而轻“身教”。

换言之,他们喜欢用语言指导或命令孩子做他认为对的事,但是自己却不做,看似这既省力又能达到目的,但它真正的结果是什么呢?

上个礼拜天我去亲戚家做客,目睹了一个有意思的事情:

当时我们都坐在客厅聊天,亲戚家的孩子也在客厅玩手机,这时孩子的妈妈突然说“你别老玩手机,对眼睛不好,赶紧去房间看书写作业”。

而孩子很理直气壮的质问他妈妈“爸爸也一直玩手机,玩的时间比我多多了,你怎么不管他,你是想让他眼睛瞎掉吗?”

小孩才9岁,这样的“童言无忌”一下子问倒了他妈妈,而他爸爸听完这话颇有些恼羞成怒,直接跟他儿子说:“我是大人,你是小孩,小孩就要听大人的话,现在赶紧进房间去看书”,最后孩子气呼呼的回房间了。

不知道这样的场景有没有出现在你家呢?

其实从我观察到的情况来看,这种现象并非偶然,有一些家长会给孩子定各种规矩,提出种种目标,但是自身却做不到。

比如家长要求孩子多读书,可自己有时间了从来不读书,只会抱着手机玩;

或者家长希望孩子不要随便发脾气,还跟他讲了好多大道理,可自己遇事却总是控制不住的发脾气……

这样的教育对孩子而言,不仅毫无效果,还可能误导孩子的是非观,影响你们的亲子关系。

2

当孩子年纪还小的时候,因为他的自我意识还没有觉醒,所以他对父母往往是非常信任且愿意去顺从父母安排的。

但是随着他们逐渐长大,慢慢形成了自己的思维认知。

他会观察父母的行为以及周围的反应,当他发现父母对待自己有这种双重标准时,就会提出质疑:

“既然父母说这个事好,可为什么他们自己不做,却让我去做呢?”

或者“爸妈不让我这样,但他们自己偏偏是这样,他们凭什么要求我改变呢”。

而父母面对这样的质疑往往很狼狈,他们拿不出正当的理由和借口来说服孩子以及他们自己,所以只能用父母的身份强逼孩子听话。

可时间长了,这样的强逼只会起到反效果。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他对父母会产生越来越多的质疑,父母在他面前的权威性也会越来越弱,到那时即便你说的是对的话,他也不会去听,你的期待、你的规矩最后都成了一场空,这就是只言传不身教的结果。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一句话叫做: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父母的行为对孩子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会不自觉的模仿父母的行为,不管哪些行为好与不好,所以如果父母希望孩子具备更好的品质,首先自身就要做到。

当然这并不是要求你事事都要给孩子做好模板,但是你需要通过行为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去做。

比如你想让他好好学习,那你自身就应该要好好工作,然后告诉孩子,每个人在每个阶段都有属于自己的任务,他作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你作为公司职员的工作就是好好工作,孩子看到了你的勤奋与努力,那他对自己的学习也会有更强的责任心。

再比如生活习惯上,你要求孩子玩耍后把玩具都摆放好,那你平时在家中也要有这样的归位意识,保持家中整洁不脏乱,这样孩子才会感受到环境的积极影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