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物理的视角领悟人生

 wlr6688 2020-09-23

万物有理,是为物理。那个看着树上掉下来的苹果发现万有引力的牛顿,奠定了物理学的基础和理论,让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发生了改变。那个看着烧水的壶盖跳动改良了蒸汽机的瓦特,开了工业革命的先河,科学革命拓宽了人的生存空间,也让人们生活其间的世界发生了沧桑巨变。

人为特殊的物质,也有其理。人之理,对个人而言构成了性格和命运,推广到社会,则成就了时代和历史。

以物理的视角领悟人生

物有三态,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通过熔化、气化,液化、固化,升华、凝华等方式实现转化。人有本我、自我和超我三种层面,在潜意识、有意识和道德层面体现着人格的完整。超我抑制本我的冲动,对自我进行监控,追求完善的境界。

物质可以是导体,能够导热、导电;也可以是绝热、不导电的绝缘体。特殊的低温条件下,物质还可以形成超导体。人是热血动物,不是冷血动物,拥有所具有的热度,人体恰是一个恒温器,正常状态下,人的体温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超过了这个范围,身体就会发出报警。在目前新冠疫情期间,人们不仅关注自己的体温,也关注着别人的隐私数据--体温。就连大数据,也在不断地收集和分析人们的体温。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感情传导有时能够涌起一股热流,强烈的感情刺激则如同一股电流。亲情的关怀,一声问候和安慰,足以抵御寒冷的侵袭,一见钟情的情愫传递的是丘比特之箭的心心相印。

以物理的视角领悟人生

每一个物体都无时无刻不在承受着各种各样的力的作用,重力,拉力,推动力,压力,支撑力,浮力,引力,摩擦力等等,无论如何,只要受力平衡,按照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就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是为惯性。人也有着强大的惰性,一旦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养成得过且过的习惯和惰性,就会如逆水行舟一样,不进反退,在日复一如中迷失自我。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也要承受各种各样的压力,学习和工作竞争的压力、家庭境遇的压力、抚养子女的压力、独生子女一代赡养多位上了年纪的老人的压力、身体病痛带来的精神压力等等,需要人们有一个强大的内心世界,并找到一种或几种合适的方式,能够承受、消解、缓解并释放各种压力,从而维持身心的平衡,不至于出现失眠、萎靡颓废、精神抑郁乃至精神失常等不可控制的心理问题。

物质要想获得加速度,必须有额外施加的作用力与之对应。人要想在工作和生活中有更高的追求,也需要有或来自于外界的推动力或生发于其精神层面的源动力。在工作和生活中,人需要如同借助杠杆和动滑轮省力一样,要找准支点,找到诀窍,解决关键的问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每个人都应该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增强自己的素质和能力,面对工作都应该有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的自信:给我一个皇冠,我就能利用浮力原理,测出它是否是纯金做成的;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

以物理的视角领悟人生

按照牛顿在1687年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发表的万有引力定律,万物之间是有引力作用的,引力的大小与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两者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正因为如此,世间维持着动态平衡。人与人之间也有吸引力和排斥力,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就是这个道理。相互吸引的人可能有着共同的爱好,有着类似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或者是说不清的相互吸引,总之,可以用大气但看不见摸不到的一句话来概括:气场相合,是的,所谓的气场,只可意会言传。气场相合的人与人,包容性强,容忍度大,除非在特殊情况下,否则,一般不会发生激烈的冲突。反之,相互排斥的人,包容性低,容忍度小,如果硬被捏合在一起,很容易产生矛盾甚至发生激烈冲突,用民间的话来说,就是根本尿不到一个壶里。

有些物体有磁性,是天然的磁体,能够产生磁场。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定律成就了以电气化为标志的更高层次上的新一轮科学革命,从此,世界进入了呼风唤雨的时代了。伟大的爱迪生和贝尔们有了用武之地,图灵和比尔盖茨们的努力更把二进制发展到登峰造极。

以物理的视角领悟人生

自从有了交流电,电力供应系统就渗透到了生活中,并联电路,串联电路,复杂电路,牵一发而动全身。在社会里,人总要与其他人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网络。扩大而言,一个组织,一个单位也是一样。理想的人际关系和组织关系结构与网络应该是线性的串联电路与多线性的并联电路相结合的复杂网状结构,每一个交叉点上都是关键部位,决定着资源的调配与关系的相互协调。

人的磁性和磁场体现在人格的魅力和振臂一挥应者云集的领导力上。有人格魅力不一定有领导力,但是,有领导力一定有一定的人格魅力,所谓的克里斯马型领导就是如此。千百年来,尤其是在政治、军事和宗教领域,产生了多位伟人,他们以理想吸引人,以思想引导人,以魅力带领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类社会前行的轨迹,人们常说历史是由大众创造的,其实,确切地说,历史是由大众按照伟人们的思想和目标创造的。

以物理的视角领悟人生

当今社会,人们高度重视信息的传播。我在此处喊叫,你在远处是否可以听到我的声音,间隔多长时间才能够听到我的声音,这取决于声音的传播一定距离的过程中声波的能量是否衰减到了无法听辨的程度,以及声音按照340米/秒的速度传播一定距离需要多少时间。电子时代和网络时代的出现,使得传播途径和传播速度都不成为问题了。许多必须现场出席的场景,都可以通过远程技术、虚拟现实等手段加以解决,产生与在场的效果等同的结果,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正在改变着我们衣食住行的生活方式和工作形式及内容,并进而改变着世界。很难想象,在今年疫情暴发、严重影响人际现下交往的条件下,如果没有网络,没有虚拟空间,人们的生活将会陷入何等的窘境。

旅行在世界的云端,人们更关心速度。我从此地到遥远的彼地,目前,最快的交通工具是乘坐飞机,即便是实现了超音速飞行,我们也无法达到以30万公里秒的光速飞行,在现实的中观世界中,我们没有办法飞升宇宙,体验天体的宏观大界,也无法进入并体验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夸克等基本粒子呈现的微观世界,也无法更好地理解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和狭义相对论。但是,各种科学幻想的脑洞大开引导着人类无穷无尽的想象力,时空穿越,时光倒转,逆龄生长,平行宇宙,地球毁灭,超级英雄拯救人类,我们星际穿越而自救等等,世界危机四伏但也充满了希望。于是,我们有了登月的壮举,有了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有了火星探测,有了宇宙空间站等等,如果我们能够以超过光速的速度来一场时空旅行,我们甚至可能左右不舍昼夜的时间,返老还童也许不再是天方夜谭。

以物理的视角领悟人生

未来,我们生活的空间在时间的加持下,将呈现出何等蔚为壮观的变化,将取决于我们如何应用万物之理成就人类之理。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闪光时刻」主题征文 二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