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老了,想想自己吧!

 文苑折枝 2020-09-23

  

年輕時,最喜歡的兩段話:

(一)“心裏裝著別人,唯獨沒有自己。”

(二)北宋張載的橫渠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

以爲乃是人生最高的境界。

後來發現,最高的境界只是一種願景。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只第一段說得活現,至於第二段,許多人沒有那麼超凡脫俗,那麼高尚。

說第一段話活现,是參透了自己。

我的出身很苦,才十七歲,正在讀高中的時候,就沒有條件讀下去了。為什麼?因為父親意外的車禍走了,那時“文革”,死人的事是經常的,死了就死了,沒有人同情,留下六個弟妹,最小的才一歲,還有爺爺,母親。那沉重的負擔就落在我稚嫩的肩上。

那是十年爭紮,苦拼。我由一個白面書生,變成一個能撐起一個家的倔強漢子。不忍回顧那段艱難的歲月,是怎麼走過來的,也沒有來得及去回眸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

待到弟妹漸漸長大,適逢1977年高考恢復,我才得以參加高考。後來上了江西師大中文系。畢業後,我分配在一所省重點中學。不知道是我發自內心的感恩圖報,還是來自苦難的耐勞,我的專注很快成為學生所喜愛的老師。於是,我一心傾注於我的學生,傾注於我的事業,甚至到退休了,不知老之已已,還教了八年多。

期間養家糊口,上有高堂,下有兒孫,想到了自己麼?


那看似漫長的人生,心裏裝着父母、弟妹、學生,特別事我喜愛的事業。

有自己麼?想了自己麼?

後來,由於高堂還在,九十有幾,加之妻子得了絕症,雇人難得。我才放棄了自己心愛的事業,回了老家,悉心奉養老母,護理妻子,如此四五年,待他們走了,照一下鏡子,才發現,那風流倜儻,溫文爾雅不再,剩下一副憔悴,衰老的樣子。

“劉老”“劉特”“教授”之類的尊稱少聞,再多的是鄉里人尊稱“先生”。

上車的時候,司機說:“老倌子,你已經'打卡’了。”我才感到,人家一眼就看出,那怕不服老,老了,就是老了。

這令我想起·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二回的一段話來:娘子正在青年,翻身的日子很有呢,不像俺是人老珠黃不值錢呢。”真的,人到老了,哪怕是年輕時是一朵花,那樣漂亮,到六七十歲了,儘管塗脂抹粉,掩飾不了額上的皺紋,即便笑起來,臉兒蹙縮得像一個核桃

這個社會,大數字值錢,可年紀大了,歲數最不值錢。

人生多麼奇怪,少年、青年、中年,甚至老年還一直想著別人。

  

其實,每個人隨着年齡的變化,性情愛好,也在改變,以前我愛父母、兄弟、配偶、孩子、同事、朋友、特別是愛我的事業,現在也開始愛我自己了。

那是因爲人一旦老了,退休了,事業的擔子減輕了,身邊的親近的人就越來越少了。

想下屬光臨麼?不在其位,不需要了;想學生禮拜麼?只是一時爲師,記得的少了;想著兒孫繞膝,現時獨生子女,孫子、外孫很少了,能跟跟老人在一起的,就更少了。想着事業麼?哪怕你老辣,比你行的後輩有的是。

於是一種難耐的孤寂湧上心來。

這個時候,別人看不上,事業不需要,張江後浪推前浪,只有自己看重自己了,想想自己了。

  



想想自己,應該自愛。仁者愛人,主要指愛他人,包括愛自己。這裏想說說主动去爱比你还老的父母。这是因为,其中不少人可以自己不吃、不穿、不用,用全部心血來供養子女,因爲愛子女,母雞都會的。可是對待自己的父母,卻冷淡了,忘記了,甚至一直啃老,恨不得把父母一生的積蓄刮光。我要說,如果你年紀大了,你的雙親還在,請不要嫌棄,你應該慶幸。因爲你的身體裏流着他們的血,有他們的遺傳下來的基因,他們的長壽,象徵着你的長壽。人活上七八十歲,父母還在,家還在,家有老,是個寶啊!在這個世界上,你可以說別人什麼都不欠,但你無論怎麼孝敬,都難以回報父母的大恩大德,因爲他們給了你所有金錢都買不到的生命!

想想自己,應該自尊。每個人,無論是國家工作人員,還是工人、農民,都有自己的優秀,自己對社會、家庭的奉獻,不需要任何人來證明。

想想自己,應該自重,不一定有老伴的欣賞,也無關兒媳眼色,甚至忘記親朋好友的冷落,自己看重自己,寵辱不驚,心態平和,只求健康地活著,活著就是贏!

想想自己,應該自理。一個人生活在世上,最後靠誰?老祖宗的規矩是靠後代,靠兒女,可現在的兒女事業、養家、撫育子女很不容易,所以年紀大的有自理能力的一般不和兒女住在一起,儘管自理有許多勞累,困難,但甘心情願去承受,

想想自己,應該自強。自強,做到自己強大需要有底氣,有老底,有養老的錢。那是因爲活著需要衣食住行,有时还会生病,沒有人能預計自己往後日子的三長兩短,但一旦出了問題,就需要花錢。金錢不是萬能,但沒有錢萬萬不能。不要擔心貨幣貶值,把錢花光。理智理財不是俗套,需要用錢財的時候沒有錢財才是真正的悲催不要錢財到用時方恨少,不要試圖用錢財去考驗無形的親情,即便你對親情有再大的信心也不要輕易走到用錢財考驗親情的地步,錢財雖然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但是在人世間多活一天就多需要一天的錢財,老伴或者兒女通常能夠承受住錢財的考驗,如若你沒有預留足夠生活方方面面開支的錢財,老伴或者兒女照樣會為日漸減少或者日趨掏空錢財發愁,貧賤豈止是讓夫妻百事哀,沒有錢財,徒有其表顯示親近的老伴或者兒女會在翻臉之後變得不再親近;擁有錢財,發自內心親近的老伴或者兒女會變得更加融洽和樂意

每個人都希望能多活些日子,可真正能活上高壽的人不多。

原因是什麼?想想自己的時間太少。

  

有人總結什麼叫人生?很喜歡這段話:我們哭著來到這個世界,在別人哭聲中離開這個世界,中間的過程被叫做人生。

上帝很有意思,貓喜歡吃魚,貓卻不能下水,魚喜歡吃蚯蚓,魚卻不能上岸。人生,就是一邊擁有,一邊失去;一邊選擇,一邊放棄。

人生,哪有事事如意,生活,哪有樣樣順心。所以,不和別人較真,因為不值得,不和自己較真,因為傷不起,不和往事較真,因為沒意義,不和現實較真,因為還要繼續

其实,有人看透了红尘:“人生如賽場,上半場按學歷、權力、職位、業績、薪金,向上攀比;下半場以血壓、血脂、血糖、尿酸、膽固醇,向下

有人破解長壽密碼:“仁者壽、勤者壽、樂者壽、智者壽。”这话比较含蓄,人好比一台机器,随着使用的时间越长,有的零件甚至主机会出现问题,需要保养。追求健康地活着,從肌體到肌能,從大腦到五臟六腑、四肢,從意識到行動,其养生,不僅僅是物質方面的,最重要還是精神心態方面的,一個長壽健康的人更多的都體現出自愛、自尊、自重、自理、自強協調和諧的狀態,其核心表徵通俗地說是自理。

  



所以有人說,人老了,不但要長壽,而且要能自理,活得久+自理能力,纔是老人最羨慕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