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预6年,心理学硕士妈妈写下感悟:孩子这些需求,家长要重视

 和而随 2020-09-23

文/子夏妈妈

在读心理学教育硕士,育有8岁自闭娃子夏,曾在高中任教,为了子夏上学调任到小学担任科学老师和心理辅导老师。

大米和小米往期文章从校服到婚纱,再到有了一个自闭症娃……;开学在即!陪自闭娃顺利融合一年的老师妈妈送经验来了——曾讲述过他们一家的故事。

作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师,每年新学期开学,很多班主任都会来咨询我,咨询的内容几乎全是班级里一些孩子的“异常”行为,比如完全不听指令,频繁攻击性行为,不断干扰他人等等。

接到这样的案例,特别是一些没有被贴过任何标签的孩子,我首先会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全面分析。

估计很多谱系家长一看到行为分析立刻眼中放光,会激动地喊出我知道ABA啊!今天,我从大家所熟知的ABA开始,结合这些年学习心理学的一些心得,聊一聊我对干预的一些反思。

干预6年,心理学硕士妈妈写下感悟:孩子这些需求,家长要重视

干预方法的选择:

单一的方法不足以解决一个孩子的所有问题

无论是桌面教学还是行为干预,ABA应该是自闭症儿童干预方法中经过官方认证的C位老大,估计没有哪位谱系家长不知道ABA。

我在郭教授(北京六院郭延庆大夫)的《应用行为分析和儿童行为管理》一书中找到了这样的概念界定:

“应用行为分析(Applied BehaviorAnalysis)属于心理学范畴中的一门应用科学,它借助于行为科学发展、总结并得到验证的基本原理(比如强化、消退等),在生产、生活、医疗、教育等领域对群体或个体有意义的焦点行为进行因果分析,并以特定的干预技术或模式去改变这些目标行为(增加或者减少)。”

干预6年,心理学硕士妈妈写下感悟:孩子这些需求,家长要重视

✎划重点:

ABA和自闭症的关系,就好像西地那非(伟哥)和男性性功能障碍,西地那非本是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的药物,却在临床应用中发现对男性性功能障碍有特效。

ABA同样如此,作为行为分析和矫治的有效方法它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医疗、教育等领域,但却因为在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和行为干预中的卓著成就名声大噪。

ABA是心理咨询中常用的方法之一,隶属于行为主义疗法。行为主义的鼻祖华生曾用这样一句话来宣扬他的理论成果:“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把他们带到我独特的世界中,我可以保证,其中随机一个,不用考虑他的天赋、倾向、能力,祖先的职业与种族,都可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或者乞丐、窃贼。”

华生的这“牛”吹得有点大,这种否认天赋和差异的环境决定论也受到了很多诟病。虽然行为主义经过巴浦洛夫和斯金纳等人的不断发展,已经成为心理咨询领域的重要流派,但咨询心理学也曾这样评价行为主义疗法:

行为治疗仅限于那些与行为方式有关的问题,容易就事论事,难以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我们的ABA正是基于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延伸和应用,所以我想ABA固然很好,但也必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后来在一次心理咨询技能培训中,老师讲到咨询的主要流派时说到:“当国内还在为哪个学派理论更有用争论不休时,那些心理学发达的国家早已放下门派之争,融百家之所长进行综合干预了”

这句话对我的震撼很大,在特殊需要孩子的干预中,我们又何尝不是在综合使用多种科学有效的方法,但凡质量口碑都不错的干预机构,只要看看课表,就能感受到。

干预6年,心理学硕士妈妈写下感悟:孩子这些需求,家长要重视

家长的干预:

你真正了解自己的自闭症孩子吗

不管用什么方法干预,我们都得从了解这个孩子开始。除了评估他/她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水平,我觉得理解他/她的内心更重要。

理解是接纳的前提。

孩子一特殊,我们恨不得全世界都对他温柔以待,渴望孩子被接纳,被包容。但就算我们家长自己,面对孩子问题也常常发出“实在难以接受”的感叹。

接纳之难,难在我们真的把孩子只当做孩子,真正从孩子的参照系统出发,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

无论是普通孩子父母还是特殊需要孩子父母,心中永远有一个期待的孩子的标准,这个期待与现实之间往往存在着无法逾越的鸿沟,而且孩子进步了,标准也会随之提高。

我们谱系家长更加焦虑惶恐,一方面担心因为干预不及时,选不对干预方法或机构耽误了孩子终身,另一方面喜欢让自己的孩子跟圈内孩子对比,跟普通孩子对比,甚至通过这样的比较来确定孩子干预的目标,却忽视了一件最重要的事:真正关注孩子的需要。

这种忽视,让我们时常感觉孩子的问题行为就像打地鼠一样,此消彼长,没完没了。

怎么去了解孩子?不妨尝试这三步:

他/她首先是一个孩子

我们的干预要参照普通孩子的发展规律,连同龄普通孩子都没有获得的技能,比如读写运算,我们如果去死磕,不仅自讨苦吃,还会挫伤孩子。所以我强烈建议大家在苦读专业干预书籍的同时,仔细读读儿童发展心理学

子夏确诊后,我买了本《儿童与青少年发展心理学》,读完之后大有裨益。

✔ 首先,我释然了为什么我的娃会自闭,自然法则是随机的,就像一棵树上总有些果子特别大,有些特别小,落在我头上代表我被“随机”了而已。

✔ 其次,我可以对照各阶段发展标准去看我选择的干预课题是否符合孩子所处的发展阶段,也可以对比出孩子和客观标准的差距。

✔ 最后,心理学的基础理论有助于我们理解自闭症干预的专业知识,大大提升我们的学习效率。另外,我觉得边玉芳教授《读懂孩子》系列丛书,大J的《打造儿童超级大脑》也非常值得一读。

干预6年,心理学硕士妈妈写下感悟:孩子这些需求,家长要重视
干预6年,心理学硕士妈妈写下感悟:孩子这些需求,家长要重视
干预6年,心理学硕士妈妈写下感悟:孩子这些需求,家长要重视

他/她还是个特殊需要孩子

读懂普通孩子尚且难,要理解一个有社交障碍的自闭娃更是难于上青天。

以我家子夏为例,他的很多行为如果不从他的特殊性出发,实在无法理解

比如,他固定去上的美术兴趣班,如果调整了上课时间,他就会无法接受,焦虑、纠结甚至爆发情绪。我们软硬兼施都无济于事,以至于每次调时间后的第一次课,他都不去,因为他需要时间去缓冲。

再比如吃饭,他只接受固定的几种食物,除此以外,其他食物就跟毒药一样,进嘴就吐,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既然是特殊需要孩子,自然也要用特殊的方法应对。

前几天,过来帮忙照顾两个孩子的爷爷因为有急事要回老家,子夏听了立刻情绪崩溃,大哭不止,我们都以为他是接受不了爷爷刚过来又回去。

但当我坐下来慢慢跟他沟通才明白,症结不是在爷爷回家了,而是因为爷爷说好晚上陪他睡觉,现在走了,晚上没人陪他了。

于是我们跟他承诺爷爷回家后爸爸陪他睡觉,问题立刻解决。

所以,有时候行为分析真管用,你不分析,还真不能理解他需求点在哪,他自己又表达不清楚。

了解他/她的需求点

社交障碍的孩子和普通人一样也有很多需求。我经常对着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思考:

特殊会影响到孩子的需求吗?

自闭娃会有中高层次的需求吗?

这些需求怎么表现出来?

又该怎样去满足呢?

干预6年,心理学硕士妈妈写下感悟:孩子这些需求,家长要重视

首先基本需求(生存和安全需求)肯定是有的。

对照子夏的情况,我觉得中高阶段的需求他也有,他需要爸爸妈妈的爱,他渴望被表扬认可,受到批评或被否认时情绪失控更明显,他也有是非道德认知等等。

但我发现他的社交障碍严重影响了他各层次需求的满足。

比如他对食物更挑剔,他对环境更敏感,初级阶段的需求满足比普通人更困难。往上走,他缺失朋友支持系统,其他更高级阶段的需求更是难以企及。

虽然我们口口声声说接纳、包容,但我们真的很难设身处地站在他们的立场去感受他们面临的困境。这些让我每每我控制不住想爆发情绪时,或者没控制住自己发过飙后,都要反思自己,也会抱抱孩子跟他道歉。

干预6年,心理学硕士妈妈写下感悟:孩子这些需求,家长要重视

在需求层次理论中,孩子的成长需要生理、安全、群体生活、被尊重、自我实现五大“营养”。无论什么样的孩子,家长们都需要尝试从这五个方面给足孩子营养,孩子才能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地成长。

对于特殊需要孩子而言,家长更需要尊重他们生理上的特殊需求,为他们提供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和稳定温和的情绪环境,多创设一些增加成就感的体验活动,打造属于他的社交支持系统……

有本经典的儿童绘本叫《活了一百万次的猫》,猫活了一百万次,只有最后一次,它的生命才被真正唤醒,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努力活成自己。

我们也不必懊恼命运,更不要责怪孩子,站在他们的角度想一想“他是个怎样的孩子?他能力水平情况如何?他拥有什么?”真正读懂他们,为他们储备丰富的心理营养。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