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举起手来”抗日喜剧电影当中,有这样一幕,郭大叔想使用日军的手榴弹同归于尽,但不知道日军的手榴弹要磕一下才会爆,结果被日军俘虏。 而日军要磕一下才可以使用的手榴弹是日军在二战装备量最多的“九七式手榴弹”是日军最常使用的手榴弹。而这款手榴弹最奇特的地方是使用前要先磕一下,究其原因是因为九七式手榴弹独树一帜的引信设计-“撞击引信”。日军的撞击引信的设计相当奇特,需要使用前先拔出带着麻绳的保险销,然后将引信在钢盔或者上敲击一下才可以击针会击中雷管,才可以击发手榴弹。 上图为九七式手榴弹的3D复原图,上图可以见到的撞击引信-弹簧下的铜盖连接着击针,其要求使用前要先先旋下击针,然后使用外力让弹簧压下铜盖,这击针会击中雷管并启动延迟装置。但日军又为什么要为士兵设计奇怪而使用复杂的引信?其实应该把锅甩给它的前辈-九一式手榴弹。 九一式手榴弹的内部构造图,这也是日军装备量较多的手榴弹之一,其生产量达1000万枚。日军的九一式手榴弹原作为枪榴弹发射弹而设计,因为枪榴弹要在空中飞行,所以为其设计了拥有7-8秒的延迟引信。 就是这个设计可害惨了日本人,九一式手榴弹经常因为较长的投掷时间,投掷以后会被我军反扔回来,为此许多日军经常被直接被自己的手榴弹炸死,鉴于这样的情况,日军在1936年对九一式手榴弹进行了改进,增添了一个延迟引爆时间长达4-5秒的延期信管,取消了91式上下的定心环,让手榴弹加工难度大为降低,可以短时间大量生产,然后就是新型的撞击引信-也就是前面所说的九七式手榴弹的引信。 这样敲击引信才可以投掷加上延期信管。确保了不会被仍回来的安全。 日军教程里的九七式手榴弹的使用方式,先将手榴弹在鞋底位置磕碰然后掷出,当然任何可以施加外力的方式都可以使用,在影视剧当中也可以看到日军士兵也喜欢在头盔和各种硬物上磕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