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人街探案》:离完美犯罪就差那么一丢丢

 今日字条 2020-09-23
《唐人街探案》是一部让人意外的电影,最初看其海报,总觉得有浓浓的烂片气息,最初我对它是拒绝的,无奈最近上画的电影实在是太少了,于是只好打起它的主意来,看时光网上的评分不算低,7.2分,再看评论,叫好声挺多,而且不像是水军。
一看之下,果然惊艳。
虽然也是王宝强,虽然故事也是发生在韩国,虽然也是喜剧片,但其跟《泰囧》完全不是一个套路的。《唐人街探案》中的喜剧元素是为一个侦探推理做包装的,凶杀故事才是电影的主线,喜剧笑料只是调料,用来提味的。如果主菜没做好,你加多少调料都是枉然。
作为一个侦探推理故事,《唐人街探案》可得80分以上,作案动机、作案手法、破案过程、推理方法,丝丝入扣,逻辑叙事浑然天成,并没有大的BUG和漏洞,故事头尾可以自洽,比较有说服力。而在其中,穿插着王宝强的插科打诨,整个故事便生动、立体起来。
但又不仅仅是插科打诨式的喜剧。
笑,有两种
我讲了个笑话,你笑了,这是一种。
我讲了个笑话,然后伸手去胳肢你,你不笑我就挠死你,最后你终于笑了,这是一种。
唐人街探案
《唐人街探案》中的笑是第一种,它的幽默不是靠几句台词来的,不是靠挠你胳肢窝来的,而是靠情节设置、戏剧冲突来的,最让人捧腹的就是众人齐聚阿香家时的意外不断。类似的桥段在很多作品里见过,事实证明,这样的情节安排的确会有高潮连连的效果。
自从看了《我是证人》,认识了一个叫鹿晗的娘炮,我便对小鲜肉有了偏见。不过,《老炮儿》中的小鲜肉被“老炮儿”们救了,《唐人街探案》中的小鲜肉被王宝强救了,那个帅气的小哥在王宝强的衬托下,也不是那么奶里奶气了。
“你为什么要考刑警中队?”
小鲜肉的回答让人眼前一亮一亮的,简直要亮瞎观众们的钛合金狗眼。
他说:“我想实施一次完美的犯罪。”
《唐人街探案》也是在围绕一桩完美犯罪展开的,不过,其离“完美犯罪”还差那么一丢丢。
【以下涉及严重剧透】
唐人街大侦探最后能够破案,首先是因为那辆二手面包车,他们根据轮胎印上的海鲜腥味,挨家寻找海鲜市场,最后锁定了一家二手车行……
这辆面包车在这起犯罪事件中是必须的吗?
不是!
凶手完全可以步行离开地下车库,然后再重新开车将箱子搬走。这样,王宝强就不会知道搬走箱子的是一辆面包车,如此寻找起来,更是大海捞针。
当然,凶手犯案时也没想到,王宝强的远房外甥会来,没有这外甥,王宝强这冤大头也是当定了。
最后的当面对质,是所有侦探小说最精彩的故事,所有的包袱积在最后,一次性抖落,很快感很快感,有木有?阿加莎的套路就是如此,让我们看得一愣一愣的。
不过很多时候,凶手是被自己打败的,而不是被证据打败的。有时候,凶手是自己吓自己而坦白了罪行。
在《唐人街探案》中,警方或说大侦探们,真的掌握了足够的证据可以定凶手的罪吗?
人证有吗?没有。
物证有吗?也没有。
唯一的所谓物证是一台蓝牙音箱,小鲜肉让凶手掏出手机来,手机会自动连接蓝牙音箱,这就说明凶手去过案发现场。
问题是,蓝牙音箱又不是wifi,凶手潜伏一个星期,憋不住想手机上网我倒是可以理解,忍不住想听音乐?这事我想不通。
所以,凶手不是被证据证死的,而是自以为是的完美犯罪被别人推理出来龙去脉后,他心里崩溃了。
还好,《唐人街探案》遇到的是一个心理素质较差的凶手。
最后,选择“唐人街”是一个很聪明的做法,既可以拍中国人的故事,又不必照顾警察的面子,更重要的是,拍完之后,也不需要这个部门那个部门过审,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主创人员的独立性。而且,全世界那么多唐人街,这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啊。
赞赏
或者转发
您总得选一个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