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布票见证大变迁

 长河副刊的书架 2020-09-23

    布票,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供城乡人口购买布匹或布制品的一种票证。发行布票,是当时国家对布匹购销实行统一管理,保证布匹按计划供应所采取的一项措施。

    牟书会先生珍藏的布票,是这段历史的重要见证,也是研究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史料。

    ★新中国最早的票证

    20世纪50年代,刚建立不久的新中国,面对一穷二白的贫困家当,物资匾乏,产品稀缺。按照“战时共产主义”原则,我国实行农产品“统购统销”和粮油计划供应,全面发行、管理和使用粮票、布票、副食票、购货本、工业券等共百余种票证,有效地保障了城镇居民的基本生存和社会秩序。其中,最先印发的票证就是布票。

    1954年9月15日起,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棉布的统购和统销,即所有的公营或私营的机织布,一律由中国花纱布公司统一购销,垄断纺织品市场,勒令原私营批发商改行。9月份开始,国家在城镇范围内发放布票,实行定量配给棉布的管理制度。

    ★布票的分配和使用

    一开始,布票的定量标准,是根据南北方各地的气候不同,城镇大小不同,对于棉布的最低需求量不同而制订的。例如:北京等地每个城镇人口每年平均定量17.3尺,刚刚够中等个子做一身蓝布单衣再缝一双布鞋;天津市每人每年可领取13尺;江西省发放11尺;最北方冬季漫长又严寒的哈尔滨市,每人发放24尺布票,可做一套棉袄、棉裤;而南方亚热带地区城镇每年仅发给每人7尺4寸布票。这样的标准,后来又经常减少。1960年自然灾害严重时期,布票限量普遍减少到一半以下。许多地区每年每人供应的棉布减少为3尺左右。

    每户的布票,并不是按人头平均分配使用,而是全家人统筹安排,看谁最需要做衣服就集中买布给谁做;或者到百货商店凭布票购买成衣。有时需要量增大,布票不够使用,只有向亲戚朋友东借西凑。当时政策规定,丝织品、毛织品、麻织品和毛巾、鞋帽等部分布制品暂不列入计划供应的范围。由于布票相当短缺,于是出现了“补丁盖补丁”的现象,“假领”和“脖套”作为一种省布又美观的障眼法也为当时穷困生活增添了色彩。

    ★布票已成收藏珍品

    布票是商品短缺形势下的产物。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农业和轻纺工业的发展,布匹供应日趋丰富,布票随之取消。但布票作为几代人抹不掉的记忆,现作为收藏品受到大家的喜爱。同时,布票也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计划经济的重要见证,时代特征比较显著,是研究我国这一经济时期的重要史料。我们可以通过布票侧面了解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的艰辛与不易。

    布票收集难度比粮票等其它票证要大得多,尤其是成套布票,不是联张的较难配齐,如今已身价不凡,一套布票数十元、上百元。早期布票寻觅极难,渐成珍品。

(已载4月26日《德州晚报》)


END

■编辑:王晓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