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左岸风文学】李良平 | 又见放蜂人

 左岸风文学 2020-09-23

作者简介,李良平(网名:江边老人),岳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我幼喜爱文学,手不释书,终日不倦。步入社会后,工余时间也常提笔或文或诗……退休赋闲,远烟、远酒、远牌……除了旅游、看书,夜阑人静,用心熬制文字,时有文章在各级报刊杂志上发表。

 

又见放蜂人
文:李良平


放蜂人是大地上寻找花朵的人。
----题记


阳春三月,洞庭风,江南雨,点黄了油菜花……


春雨渐歇,天气转暖。建设垸被笼罩在一片金色的花海里,空气中弥漫着油菜花香夹杂着泥土芬芳,一群群蜜蜂在油菜花上翻飞,追逐、嬉戏……


那里有花,放蜂人如约而至。他们追赶春天,追赶花香,像候鸟一样,一路跋涉,一路安巢。


花也素素,雾也朦朦。


人在花中,我轻轻地摘下一朵含着雾珠的油菜花,扑面而来一股浓浓的幽香,愈显得浓郁、温馨。它招乎着人心思的飘逸。


六十年代,我在凉亭商店工作,下乡收购蜂蜜,与放蜂人有过一段时间的交往。


放蜂酿蜜是甜蜜的事业,然而,“甜蜜”的背后却是放蜂人的酸甜苦辣。


一对河南夫妻,男的姓李,女的姓张,她是常德人,年龄都30岁左右。简易的棚子搭在华洪运河边的湖咀上,油布很旧,还可以遮风挡雨,一百多蜂箱依地势而摆放。棚内光线昏暗,靠腊烛照明。床是用几块旧木扳拼成,床头一个装衣物的大木箱,床后有六、七个用来盛蜜的小木桶。棚外,一个煤炉子,铁锅里煮的土豆,正冒着热气……


一天,收购完蜂蜜,我们坐下喝茶扯闲白,老李说,放蜂人最辛苦的是“赶花”。各种花的花期不一样,赶的时间也不一定。不能让花等人,只能人赶花。


花儿流蜜季节,放蜂人为了赶花期,一般晚上装车,白天司机不停车,晚上休息。途中蜂箱不能关,会闷死蜜蜂。还要防止蜂子“集体外逃”,照看不好,蜂子会跟着“蜂王离家”出走。


放蜂人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天亮就随蜜蜂起床干活:起蜂巢、摇蜂蜜、培养蜂王、给蜂群分家、采集蜂皇浆、采集花粉……这些工作十分繁杂耗时,生活单调而枯燥。最难忍的,是寂寞、炎热、潮湿和蚊虫的叮咬。一年外出八、九个月,最受不了的是对父母孩子的牵挂。


放蜂人生活苦点倒没什么,异地他乡,最怕的是敲诈勒索。他们来到许市,在湖边这块空地安家。没想到,多人找上门,说这块地是自己的,不能白用,只好给些蜂蜜了事。商店拖蜂蜜的车来了,他握着我的手说,不知还有没有再来找麻烦的人……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上面有政策,放蜂人交售蜂蜜,紧俏物资按收购量分配,如白糖、面粉、面条等享受平价供应。他俩经常来商店购物,时间久了,成了朋友,有时我也帮他开后门,买点紧俏商品,如煤油、火柴、粉丝、粮酒……有天,我留老李在商店吃饭,二两酒下肚,他给我说起他养蜂的故事。

   

1965年春,枣花盛开,湖南一带的养蜂人到河南赶枣花。一位张师傅把蜂箱放在他家枣林,那年天气不是很好,气温偏低,雨水不停,枣花凋谢,蜂子采不到花蜜。


他们买白糖喂蜂子,用完了身上所带的钱,还是不够。正当他们一筹莫展,老李在乡政府工作的父亲回家,听说他们的事,父亲给母亲做工作,把家里的一头肉猪卖了一百多元,全给了张师傅救急。张师傅非常感激老李父亲,说走南闯北,头次碰见象他这样好的人,素不相识,雪中送炭。


……


枣花结束了,他们要去别的地方赶花。临走前,张师傅给老李家留下2箱蜂子,并把唯一的女儿许配给老李,俩家往来亲热。劳动之余,老李家开始了业余养蜂。三年自然灾害,人们的日子过得非常苦。老李兄妹3个,他是老大,缺少劳力,一年上头挣不了几个工分,是倒欠户,全靠父亲的工资养家糊口。第二年,张师傅把老李带出去,把当时最先进的蜂王浆生产技术传授给了他。


冬去春来,瓜熟蒂落。结婚后,老李很喜欢这个阳光行业。不久,便与妻子走南闯北酿造自己甜蜜的生活。他随岳父到过:安徽、江苏、山东、河北、湖南、湖北……赶过油菜花、桃花、梨花、槐花、枣花、荞麦花……一年辛苦收入六、七千元,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老李回到家乡后给我来信,感谢我,对他在湖南的照顾。还说盖了一栋明三暗六的小平房,生了一对龙凤宝宝,他仍在追花夺蜜……


甜蜜的事业,生活充满阳光。


弹指间,五十年过去了,其人、其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


晨雾淡淡地散出,冉冉升起的太阳嫣红,四支渠临江闸外,又见放蜂人。


蜜蜂引路,我走进放蜂人的帐篷,眼前豁然开朗:帐篷是新的,门前停一辆摩托机,掀开门帘,一张席梦思床特别显眼,床头挂一把吉他。照明、电视机、笔记本电脑,用的是太阳能电源。烧水煮饭是液化气,锅碗瓢盆,柴米油盐应有尽有,挂在蓬顶上的二刀腊肉香味四溢……


一声犬叫,一个女人从外面进来,瓜子脸,大眼睛,盘着的头发,修长的身材,上穿一件淡黄绒衣,下穿一条牛仔裤,很是倒位。她笑眯眯地问:“您来买蜜”? 我点了点头。她非常热情,用开水给我冲了一杯蜂蜜,说:“这是今年的头桶蜜,您尝尝春天的甜蜜吧”。


我轻轻地啜一口,一股浓浓的甜味顺着唇齿流向喉咙,花蜜中是菜花清幽的香甜。一杯香蜜茶,拉近了我们的距离。谈话中,我了解到她男人叫春生,女人叫柳叶,他们来自华容。柳叶懂电脑,负责蜂蜜网售,他们有自已的网站,生意不错。


帐篷离油菜花地不远,老远就可听到忙碌的蜜蜂嗡嗡声。春生戴着防蜂罩,弯着腰,小心翼翼地打开蜂箱盖,把一块蜂板慢慢抽起,上面密密麻麻全是蜜蜂,他用毛刷轻轻刷去蜜蜂,然后放入摇蜜桶,转动摇把,浓稠的蜂蜜便殷殷地流淌下来。


春生介绍,花盛时期,每天可摇蜂蜜三、四十斤。


……


春生出生养蜂世家,从小“与蜂飞舞”。家里负担重,初中毕业他从父亲手上接过24箱蜂创业,二年时间,发展到一百四十多箱。


春生和柳叶是近邻,从小俩人青梅竹马。春生的吉它弹得好,柳叶的歌唱得好,是学校的文艺骨干。15岁那年,学区搞文艺汇演,他俩演小歌剧“兄妺开荒”,声情并茂,一直唱到了县里。


柳叶以二分之差,与大学擦肩而过。高考落榜后,同村里的女孩去了南方打工。异地他乡,他俩手机短信不断,又多了一份情感,也多了一份依恋。曾海势山盟,非她不娶,非他不嫁。不久,春生父亲去世,一家人生活的担子落到了他的肩上。


柳叶从城里回来了,俩人悄悄办了结婚证,没有举行婚礼。凭着对蜜蜂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他俩从业余养殖转变为流动放养,生活像他们采集的蜂蜜一様甜甜蜜蜜。


……


春的晚霞,像火红的烈焰,沸腾了天空,让清寒的空气,化为感叹。


我拗不过小俩口的热情,与他们共进晚餐。柳叶用家乡的特色食品:糟鱼(以糯米甜酒糟渍薰干鱼)、肉鲊(以籼糯两种米爆炸磨粉、拌肉或猪小肠,装坛变味,蒸食) ……糯米拍制的甜酒招待,吃的舒心、喝惬意。


春天是诗的季节。春生和柳叶创作了一首《赶花人之歌》。乘着酒兴,春生取下吉他,俩口子倾唱心扉:


花朵开放在哪里
放蜂的人就追到哪里
赶花人
就是一只蜜蜂
哪里花儿开得欢 
家就安在哪里
白天有花朵蜜蜂作伴
夜晚有星光月光照明
缕缕花香
在梦里梦外萦绕着
赶花人
住在春天深处


……


优美流畅的旋律,乡土浓郁的气息,醉了晚霞,醉了油菜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