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蜂人眼里的真假蜂蜜 有图有真相

 明白123456 2013-03-28
养蜂人眼里的真假蜂蜜 有图有真相(网文)
41760 次点击
177 个回复
   本人资深养蜂人一枚,是典型的子承父业,从小在蜂场长大,96年开
始正式养蜂,到现在已近有17个年头了,主要是小转地的放牧蜜蜂。作为
养蜂人,比较关注蜂蜜方面的资讯,经常在网上,电视上会看到各种关于
蜂蜜论述,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很多时候,这些内容是相互矛盾的,让
我们看的越来越迷糊。可能是专家和商家有各自的立场,分别代表各自的
利益吧。养了这么多年的蜜蜂,心里总会有点想法,所以在这开个帖子,
用养蜂人的视角来和大家聊聊真假蜂蜜---是的,这帖子与正义无关,只是
想让大家多买一瓶正真的蜂蜜,养蜂人就能好过一点点。为了让这个帖子
寿命长点,更多人能看到,大家回帖请遵守规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
我博客,那里会陆续添加更多资料。还有,养蜂人擅长的是打蜜取浆,不
擅长码字,写不出活泼生动的网文,大伙凑合着看,谢谢!
    
关于如何鉴别真假蜂蜜,这个比较繁复,大家众说纷纭,有些方法是对的,
但有局限性,有些根本就是在误导,在后面,我会根据我所知道的的情况,
和大家进行交流。有点啰嗦哈!请大家耐下心来。其实我在想,如果我们
知道蜂蜜的来由,了解一些基本的东西,很多时候是可以避免当冤大头的。  
蜂蜜的主要来源是蜜蜂收集的花蜜。大自然是很神奇的,虫媒授粉植物通
过甜甜的花蜜来吸引昆虫(主要是蜜蜂),而达到给它授粉的目的,蜂儿
采回花蜜酿造成蜂蜜,作为食物保存,两者得以相互繁衍生存。我们养蜂
人实际上是掠夺了蜜蜂的口粮,从这个地方的花期转到另一个地方的花期,
刺激蜜蜂不停的采蜜来增加收入。所以大家才有机会吃到各个品种的蜂蜜。   
说实话,养蜂人辛苦的追花夺蜜,为的是能多赚点钱,好回家建房,娶媳妇,生娃,供
读书,赡养老父老母。大家转蜂场赶花,肯定会选产量稳定高产的花期,不然的话,那
就意味着是浪费不会等人的花季,亏路费,亏饲料,亏..亏..。所以就会要求这种花的面
积要够大,几千亩是基本要求。受气候的影响较小,不能老是低温,不然蜜蜂没法出勤
采蜜。分泌花蜜的量要大,花期要长,这一算下来符合要求的开花植物就不多了,这也
是市场上油菜蜜 洋槐蜜 柑橘蜜 荆条蜜 椴树蜜 枣花蜜 油葵蜜占大头的原因。
市场上形形色色的蜂蜜,有些品种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比如说, 荷
花蜜 玫瑰蜜 金银花蜜 野菊花蜜 苹果蜜 黄连蜜 桂花蜜 梨花蜜 桃花蜜
等等,当然这里面有些蜜是有争议的,下面我会一一进行分析的。
    
虽然在很多人眼里,植物开花泌蜜是天经地义,但也不是所有的虫媒授粉
植物都有花蜜的,有些植物是只有花粉而没有花蜜的,或者花蜜很少,不
足以采到蜂蜜,比如我们湖北的荷花,蜜蜂能采到很多花粉,但取不到蜂
蜜.    

有些植物在进化的过程中,雌蕊和雄蕊已经退化了,所以既无花蜜更无花
粉,玫瑰就是其中的代表;还有些植物有没花蜜不清楚,但蜜蜂不可能采
到,比如金银花,它的花管又细又长,蜜蜂的吻根本够不找,所以不可能
采到花蜜。

谢大家的支持,写的更有信心了。吼吼...    关于进度,确实很抱歉,
到今天才知道,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写出来,让别人有兴趣看,并能看懂,
比养蜂难多了。还有图片,因为在野外工作,空闲时间也比较多,搞了个
长焦机玩(单反好贵),这几年也拍了好多,但是加这几个字,却很费劲,
嗯,我会尽量写快点的。欢迎大伙回复顶贴,后面的内容还比较长,为了
不影响大家阅读,请不要大幅的争论,如果大家耐心看下去,很多东西我
都会讲到的。有疑问,想了解更多的的朋友,可以加我的群,8251零768,
也不知道这违规不...

黄连蜜的面积小,比较零散是很难采到蜂蜜的,前面说过,养蜂人是不愿
意去赶这种花的,而且这花有没花蜜还两说,反正我问过好多天南地北的
蜂友,都说没听说过黄连蜜。我们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蜂蜜出口国,然后
是阿根廷 巴西 越南等国家,欧洲的国家一般都是进口国。也怪我国的蜂
蜜行业不争气-----象牛奶一样,出现了好多外国货,也出现了好多二鬼
子货,真真假假的谁都说不清。外国蜂蜜没品尝过,就不发表什么意见了。

桂花是不泌蜜的,不过大家都习惯把南方{山茶科--柃属}的柃木叫做野桂
花,这个有可能采到,一般是定地养蜂的人,在家乡能采到一点,但很不
是很稳产 ,冬蜜里的枇杷蜜也属于这种类型。 

野菊花的情况也比较相似,虽然它面积够大,花期也很长,但它开花的时间很晚,泌蜜的量也不大,主要是受气温的影响很明显,比如我地的野菊花在10月下旬开花,它一般都长在山地,11点之前云山雾罩,4点太阳落山,适合蜜蜂出勤采蜜的时间很短(意大利蜜蜂的出勤温度临界点大约在14度,要求阳光良好),采这点蜜只够蜜蜂自己消耗,而且大部分养蜂人也不愿取出来,因为冬天到了,蜜蜂也需要过冬饲料,取出后还要补喂,越冬的蜜蜂需要冬眠休整,否则寿命会大大减少,影响来年一年的收入,得不偿失。

    需要说明的是,这几个蜜的产量很少,极不稳定,价格很高。需要碰年景,一般养蜂人才会有点,不大可能形成大宗的商品蜜,白菜价而且销量巨大,大家要小心购买。关于苹果蜜,梨花蜜,还是那句话,气温太低了,花上的蜜也不多,也不够蜜蜂出勤的温度。再说了,这花开的太早(3到4月),一个冬天过下来,本地的蜂场,每箱的蜜蜂只有夏天的20%左右,根本没有足够的蜜蜂去采蜜,而南方的蜜蜂虽然能提前繁殖,但大家都去赶稳产高产的油菜蜜去了,我周围的蜂友是没有人愿意早早的去北方赶那些不靠谱的花期的。说到这,大家明白了吧。
    上面写了所谓的"稀有蜂蜜,珍贵蜂蜜",到这就不说它们了,相信有很多帖子都有写过,大家在买这些蜂蜜的时候,一定要多想想,看它是不是符合蜜蜂采蜜的自然限制,以及养蜂人去赶花的经济限制。后面,我会以蜂蜜的物理特性来分析蜂蜜的真假,化学特性就不写了,因为不太了解,不敢瞎说。有很多网友都用“蜂蜜回珠拉丝”以及“滴蜜法”来辨别真假蜂蜜的问题,其实这存在一个误区。拉丝和回缩只是用肉眼来测定蜂蜜里水份含量的方法。水份含量越低就越稠,所以会出现明显的拉丝和回缩,但同样的假蜂蜜如果很稠,也会拉丝和回缩,而且比真蜂蜜更明显,也更容易做到。比如添加粘稠剂和高温浓缩。而养蜂人生产的真蜂蜜要达到含水量在20%以内,需要蜜蜂在蜂箱里酿造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甚至更长,也只能勉强达到拉丝和回缩的程度,如果再向上提高质量的话就需要蜜蜂酿造更长的时间,同样也会减少更多的产量,也就意味着成本会成倍的提升,而且蜂蜜的粘稠程度还会受到温度的影响,同样的蜂蜜在冬天拉丝很明显,但在夏天就会显得稀些。

    可能有网友又会不解了,既然用蜂蜜“回珠和拉丝”的方法不能判断蜂蜜的真假,那么为什么电视上的专家会这样宣传呢?其实这与我朝零售瓶装蜂蜜的生产工艺有关,也与养蜂行业令人不堪的现状有关。

    首先,我们要弄清,蜂蜜里的水分是从何而来的,其实蜜蜂采回的花蜜里本身就含有大量的水分,大约在60%以上,根据不同的植物和花,会有一定的区别,比如我们本地的柑橘,南方的荔枝,它们花蜜的含水量就特别高,甚至在80%以上。蜜蜂把花蜜采回蜂箱后,会通过酿造,催化,通风,保持温度等等一系列的生物手段来减少水分的含量,最终会形成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占70%左右,蔗糖5%以下,水分含量20%,以及少量维生素,矿物质,粗蛋白,活性酶等,结构稳定香甜可口的蜂蜜。这样的蜂蜜能长时间保存,术语叫做“天然成熟蜜”,我们小时候吃到的蜜,就是属于这种蜜。

    这时候,该我们的商家和加工厂现身了,这些不能长期保存的水蜜,统统都会在工业化的车间里,用长时间高温的方法,把多出的水分蒸发掉,直到水分含量降到18%左右,我们管这叫“浓缩”,专家称“消毒”。当然,也有厂商用调入果葡糖浆和增稠剂的方法,来降低含水量。总之,这些蜂蜜到后来,都达到了“国标”标准,拿倒了“QS食品安全”认证,瓶瓶蜂蜜都会“回珠,拉丝,断线回缩”。所以这也成了专家宣传的,检验真假蜂蜜的标准手段。 但遗憾的是,我们养蜂人生产的蜂蜜,绝大部分都远远达不到这个标准,往往是在蜂巢中酿造的时间不到12小时,就被取出,可想而知了,这蜂蜜的水分含量高达30%以上,这种蜜我们叫做“水蜜”。不要小看这10%的差距,对于蜜蜂来说,这10%意味着它们将少花费3天到1个星期的时间来酿造;对于养蜂人来说,这10%意味着这个花期的产量将会有2—3倍的提升,但对于吃蜂蜜的人来说,这10%意味着他买到的蜂蜜将过不了炎热的夏天,会变酸,发酵,最后腐败掉。

    那么,这样的蜂蜜到底如何呢?君不见,那些蜂蜜瓶的标签上写的什么?没错,是“用温开水冲饮”,为什么呢?因为高温会分解蜂蜜中的营养,杀掉里面的活性物质,但是,这时不管买家用什么水冲蜂蜜都无所谓了,真杯具!因为有人已经替我们提前高温过了。

    这些高温过的蜂蜜,除了糖分,其他的营养成分已经所剩无几了,蜂蜜的花香味道也挥发了,口感也变得很差,要么有糊味,要么有酸味,或者都是一个味(果葡糖浆的味道),这也是我们再也找不到小时候,偷吃蜂蜜那种感觉的原因。    那么,我们养蜂人能生产高浓度的好蜜吗?为什么要生产水蜜呢?真假蜂蜜该怎么区分呢?别急,后面给大伙慢慢道来。

    以前父亲在世的时候,曾经回忆以前养蜂人的情况,那时候大家都是一个星期,甚至十天半个月,才取一次蜜,取的都是天然的成熟蜜(水分含量20%以下,术语41.5波美度),谁要是取的蜜太稀,会被同行笑话的。而且在收购的时候,蜂蜜每底1度,价钱少两毛,那时候蜂蜜8毛钱一斤,也就是说,每低一度会减价25%,低2度少50%的价钱,38波美度以下的拒收。大放卫星的时代到来后,养蜂业也要放卫星。于是大伙都抢着取蜜,上午蜜蜂采回的花蜜,下午就打出来,结果产量成倍提升,质量却直线下降。这样的蜂蜜是不能过夏天的,温度高时,耐糖酵母菌在里面大量繁殖,分解蜂蜜里的糖分,变成水,酒精和气体。保存一段时间后,蜜里会有酒味,酸味,摇动后会膨胀起泡。所以高温浓缩的生产工艺孕育而生,在我朝,加工厂开始成为蜂蜜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这也是所谓“消毒”的来由。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现在,并且愈演愈烈。中国的蜂蜜,在国际市场上,已经成为低质低价的代名词。

    看到这,网友会想,现在“市场经济”了,搞优质优价又不难,不就解决问题了吗?为什么还是这样呢,难不成养蜂人的良心真的都变黑了,非要生产低价水蜜?是啊...市场经济了,买卖自由了,但是养蜂人一年生产的好几吨蜂蜜,不可能都直接买给喝蜜的人吧。大部分还是要卖给那几个加工厂,加工厂养了一堆人,不搞加工了,因为都是成熟蜜了,那加工厂还有存在的理由吗?而且天然成熟蜜的成本比水蜜要高的多,所以加工厂是没有兴趣去高价收购天然成熟蜜的,那么养蜂人就更没有理由和钱过不去了

   说到这,不得不说到调和蜜,所谓的调和蜜,实际上是大米,玉米加工的果葡糖浆按比例调和而成的,这不到3元/每斤的东西,与我们养的蜜蜂,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但是蜂蜜的国标标准却很难检测出来。这种蜜在超市包装蜜里面的比重令人触目惊心。

    天然成熟蜜在批发市场上,得不到应有的价值体现。零售市场,上又干不过调和蜜。所有的这一切....体制的惯性,利益的纠葛,假货的冲击,造成了一个劣币驱良币的恶性循环。所以天然成熟蜜一直是是叫的欢,但产量小,走的量更小。不信大家可以去购物网站上看看,真正的养蜂人开的店子,那些包装简陋的天然蜜,大部分都是什么境遇。

  不断的有网友在问,辨别真假蜂蜜的方法,说起辨别真假蜂蜜,是老生长谈了,有什么滴蜜法,燃烧法,化学实验法,结晶法,但多少都有点....是是而非的感觉,不同的蜂蜜适用不同的方法,如果你想整一招来对待不同的蜂蜜,那就是刻舟求剑了,会错失好蜜,也会错认假蜜,呵呵

    因为我国地大物博,有各种各样的花期,也就有了各种各样的蜂蜜,花种不同,地域不同,都会有所差异,有水白色的洋槐蜜,也有深色的枣花蜜和蓝荆条蜜,更不用说荞麦 乌桕 板栗蜜什么的了。一刀切的标准注定是不合适的,带上各种检测蜂蜜的工具去购买蜂蜜也不太现实,下面就根据我养蜂17年的经验,说说作为养蜂人对真假蜂蜜的认识,因为蜂蜜的体系比较大,水也很深,写的可能有些点杂乱,大家多包涵,感觉我写的辛苦的网友就来顶一下贴吧。

  1:闻,揭开容器的一瞬间,蜂蜜有淡淡的花香,隔一会就不明显了,花香有各种不同,看是什么蜜,比如油菜蜜有特殊的油菜辛辣味道,柑橘蜜有点偏酸,五倍子蜜有点药味,偏苦,枣花的香味浓郁,有点接近红枣的味道。有些蜜的味道,与它所来自的花种的味道并没有必然的相同性。但是不管什么蜜,这种天然的花香是人工无法模仿的,要注意的是,这些香味都很淡,太过浓烈和刺鼻的话,是值得怀疑的!当然,也有些真蜜,味道比较特殊和强烈,比如板栗就是臭的,但我相信没有人会去买这种蜂蜜的

   2:喝,真蜂蜜是甜的(废话),但这种甜味比较复杂,不是单纯的甜,厚重而回味较长,总之比较复杂,(呵呵!)不好用语言描述,需要用心去品尝比较,这种情况冲水喝比较明显。真蜂蜜直接口服会有刺激喉咙的感觉,有点腻,一般情况下是甜在喉间的,有心的盆友可以用白糖比较下,直接口服白糖,是甜在两腮的。关于甜度,不太好说,每人的味道感觉不一样,每种花蜜的甜度也不一样,一般来说土蜂蜜的甜度低于意蜂蜜,意蜂蜜里面,洋槐蜜比较清淡,枣花蜜,荆条蜜比较甜,五倍子蜂蜜的口味虽重,但也不是太甜。

   3:看,蜂蜜里因为除了糖分和水分外,还有各种其他物质,比如矿物质,酶物质,花粉微粒等等,再加上蜂蜜都会结晶或者准备结晶(虽然还是液态,但蜂蜜的结晶微粒是存在的,只是没有大面积的融合),所以大部分都是不透明或者半透明的,而且越是浓度高(含水量小)的蜂蜜,通透性越差。一般的假蜜反而会更透明,不信大伙可以在超市观察一下,淡黄色特别透明的蜂蜜(透过蜂蜜可以清楚的看到标签上的字),那就是假的不能再假的调和蜜了,当然也有例外,荔枝龙眼蜜没见过,不敢瞎说,纯正的洋槐蜜水白色的情况下(请注意是水白色时),透明性是比较好的。 

   4:结晶,真蜂蜜都会结晶,只不过不同品种的蜂蜜,需要的时间长短不一,结晶程度有所不同,结晶后的颜色也会有所差异,从白色到土黄色都有。即便是洋槐蜜也会结晶的,只不过很慢,不等他结晶我们都喝完了,看不到结晶不代表不结晶。有的蜂蜜结晶后比较细腻,比如洋槐,紫云英,椴树蜜,油菜蜜;有的颗粒比较大,比如荆条蜜,葵花籽蜜;有的结晶比较硬,比如狼牙刺蜜;大部分蜂蜜都是从下往上结晶,也有例外的,五倍子蜂蜜结晶层有时却在上面,比较奇怪。但是,所有的结晶蜜用手捻之即化。(上面关于结晶状态的描述,一般是指纯正的单花蜜,如果有杂花蜜在里面,肯定会有所不同。)是的,长时间不结晶的蜂蜜是值得怀疑的。

   5:关于蜂蜜拉丝和滴在纸上边缘的扩散。很多人用这种方法来检测蜂蜜的真假,这种方法也许是电视上的专家所授,也许是路边的小摊贩推波助澜,但是在这里,有必要澄清一个事实,这种方法只是用感官来观察蜂蜜稠稀(水分含量)的方法,拉丝明显和边缘不扩散只是代表水分含量小,不代表是真货,假蜂蜜通过熬制或者勾兑,完全能轻易的做到比真蜂蜜更稠的状态。还有,拉丝法也受到温度的影响,同样的蜂蜜,在夏天和冬天(没结晶的情况下)表现是有很大差异的。

    关于辨别真假蜂蜜的方法,就先写的这了,说实话,用眼睛和鼻子,嘴巴的土方法法判断蜂蜜的真假,让普通买家来掌握,是有点困难的,要有经常喝真蜂蜜的经验才行。但悲剧的是,好多人都一直喝的假蜜,调和蜜。遇到真正的蜂蜜,他会说是假的,呵呵!我就遇到过这重情况。 但是,这些是常识性的东西,相信关注着帖子的人,都是喜欢喝蜂蜜的,我说出来后,大家平时多尝试和对比,总有掌握的时候,免得一直在假蜜和假蜜之间打转转。后面,我会来说说养蜂人和白沙糖的关系;土蜂蜜和意蜂蜜的差别;以及原生蜂蜜是不是真的有毒?毒从何来?谢谢大家的支持!

自个算算吧,呵呵.说起养蜂人,大家第一个反应,我猜应该是蜂蜜,估计第二个反应....呃,应该就是白糖了,呵呵!那么,为什么养蜂人会用那么多白糖呢?这到底是在造假,还是另有原因呢?诸位网友不要着急,听我慢慢来分析。不可否认,养蜂人真的会购买大量的白砂糖,这不是什么秘密,也不必遮遮掩掩。说到这里,有必要说一说蜂蜜在蜂场的生产模式。帖子前面说过,蜜蜂采蜜并储存蜂蜜,并不是想我们想象的那样,是要准备奉献给我们的甜美食物,而是为了自己种群的发展,给后代在缺花少蜜的季节储存的蜂粮。而养蜂人在有蜜的花期,会不停的掠夺蜜蜂的口粮,来增加蜜蜂对饥饿的危机感,刺激它们勤奋的工作,从而提高了产量。所以养蜂人总是从这个花期匆忙的迁徙到下个花期。不要小看蜜蜂的采蜜能力,在天气好的盛花期,一箱蜜蜂能一天收集6-10斤花蜜,甚至更多。当然,小蜜蜂的食量同样让人吃惊,每天1斤左右的蜂蜜被吃掉是很正常的。

   但是,有蜜的花期不会一直能延续下去,比如一场突如其来的冷雨,花期的泌蜜就会戛然而止,也许蜜蜂马上就会面临饥饿;比如深秋和冬天,花期的断档。这个时候就需要养蜂人来反哺,用蜂蜜来补喂肯定是不合算的,所以大家会用白糖来维持蜜蜂的生存需要。在我们湖北,一箱蜜蜂在过冬前需要20——30斤的白糖来饲喂,才不会在冬天被饿死。到了二月份,蜜蜂开始繁殖后代,它们的食量更加惊人,养蜂人眼巴巴的盼望着油菜花早点开放,等着气温回升,因为好晴天蜜蜂才能采蜜,才能够自己吃,才能不用再每天补喂白糖,这才意味着一个冬天漫长的投资开始结束———很明显,饲喂白砂糖是养蜂人的成本,而非收益。

  大蜂场的生产季节比较忙,在盛花期几乎每天都在取蜜,这些蜜都是大自然的恩赐,是免费的,而白糖现在要3块多钱一斤,白糖造假在以“吨”计算的批发业务中很容易被检测出来——化学试剂“一滴灵”在检测蜂蜜中的蔗糖含量过程中方便快捷,几乎是收购商必备的工具,而且有经验的业内人士,单凭味道就可以品尝出来。而在以“斤”为单位的零售中,真正的养蜂人是不屑于去作假的

那么,市场上以白砂糖为原料的假蜜来自于那里呢?主要来来自于以流动的小贩,以及在路边长时间不流动,以销售为目地的小蜂场。所谓的“岩蜜”就是小贩们的经典之作---在小摊上我们经常能遇到成块状,上面有树叶,蜂巢或者青苔痕迹的“土蜂蜜”,美其名曰“岩蜜”,说是来自于石缝或者树洞的老蜂蜜,所以比较坚硬,卖的时候要用锤子来敲碎,具有非凡的功效。其实这是最假的假蜜,蜂蜜不可能硬到这种程度,即便是最出名的硬蜜,云南野坝子蜂蜜也达不到这种程度,如果真有这种稀罕物,也不可能处处都有它的踪迹,时时出现。至于在路边的假蜂场,他们的蜜蜂一般不多,只有几箱,又长时间不赶花,能出产多少成熟的稠蜂蜜呢?进货的话,因为他的卖价都不太高,不怎么合算,所以一般都是在售假。



 相信很多朋友,都有在路边蜂场买蜂蜜的经历。其实,我们只要观察下蜂箱的数量和高矮,很多时候就能避免买到假货。一般以生产为目的的蜂场,蜂箱数量比较多,大多是2层的高箱,会随着花期转场赶花。这样的蜂场一般都不会卖假蜜。而以销售为目的的蜂场,蜂箱的数量少,都是矮箱,长期静止不赶花,是很不靠谱的。




      为什么卖假蜜的蜂场,蜂箱都很少呢?是因为,每个地方的花期都是有限的,而他们不转场赶花,蜜蜂在没花的季节,需要喂糖,才能活命。蜂箱越多,喂的越多,卖点蜂蜜赚的钱都贴补给蜜蜂吃掉了,所以这样的蜂场,蜂箱的数量一般不会超过20箱,而且都是蜜蜂数量很少的矮箱。

   很多朋友问蜂蜜结晶的问题,想想也是的,说起蜂蜜,不管真假,都绕不开结晶这个话题。所以,只好又回过头来,把结晶拿出来,单独讨论一下。
    那么,固态的结晶蜂蜜到底好不好呢?蜂蜜为什会结晶呢?影响它结晶的原因有哪些呢?结晶后都有哪些形态?
    上面说过,蜂蜜中含有大量的小分子葡萄糖。其实蜂蜜结晶,主要是葡萄糖在结晶。葡萄糖的结晶核,附着在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微粒上,慢慢沉淀,最终成为白色的固态结晶。这是真蜂蜜的特性,理论上,真蜂蜜都会结晶。但结晶的蜂蜜,却不一定都是真的。
其实蜂蜜结晶是一种物理变化,其营养结构并没有任何变化,有点类似于水和冰的关系。固态和液态在适宜的条件下,是能相互转换的。那么,蜂蜜结晶,都受那些条件的影响呢?我们弄清楚这些,对分辨真假蜂蜜是有用处的。
    1:葡萄糖的含量。不同品种的蜂蜜,因为来自不同的花蜜,所以营养结构会有一定的差异,葡萄糖的比重越高,就越容易结晶,果糖比重大的蜂蜜结晶就比较慢。容易结晶的常规蜂蜜有油菜蜜,椴树蜜,荆条蜜。相对结晶较慢的蜜有杨槐蜜,枣花蜜,柑橘蜜等。
 2:蜂蜜里的水分含量。同一品种的蜂蜜,水分含量越高的,越不容易结晶,结晶后为糊状。越稠的蜂蜜,结晶越快,结晶越硬。(勺子还是能挖的动哦,挖不动,就有问题了)

    3:温度。蜂蜜在13`c——14`c的时候是最容易结晶的,过高或过低,结晶都会变慢。温度太高,不会结晶。并且长时间的高温,已经结晶的蜂蜜,会慢慢变松软,融化。

    4:蜂蜜里的微粒。蜂蜜里有很多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比如矿物质微粒,花粉微粒,大自然中无处不在的灰尘微粒。这些微粒,为蜂蜜的结晶,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结晶颗粒必须要附着在这些微粒上,才会形成大面积的沉淀。市场上的包装蜜很难结晶,是因为超细的过滤,去掉了这些微粒---当然,这对蜂蜜的营养价值是有影响的;或者它们根本不结晶,是因为它们本身就是很纯净的高糖糖浆调和的。

 5:密封程度和蜂蜜的多寡。通过我17年的养蜂经验发现,蜂蜜如果在容器里密封的比较紧,不敞气的话,结晶很慢,一旦揭开后,会迅速结晶。还有,蜂蜜越少,越容易结晶,不信大家可以试试,把液态的蜂蜜滴一点在外面,它要比瓶子里蜜早结晶。

    一般来说,同样品种的蜂蜜,全结晶的蜂蜜比半结晶的质量要好,结晶结实的比糊状结晶的要好。因为科学检测的结果认为,结晶蜜的含水量会下降,在9%左右(天然成熟蜜在20%左右),多出的水分会析出(举个例子,在结晶蜂蜜中间挖个窝,过一段时间去看,窝里会有比较稀的蜜水。),所以水分过高的蜂蜜,在半结晶后,上面不结晶的那部分,会更加的稀,容易变酸。
 毫无疑问,所有的蜂蜜都是养蜂人的蜜蜂生产的,那么蜂蜜中的“毒”从何而来呢?是蜜蜂造成的吗?

    事实上如果蜂蜜有“毒”,与它的生产者---蜜蜂没有关系。人们以为蜂蜜中的“毒”来源于蜜蜂在花朵上收集的不安全物质,其实这是不正确的观点。为什么很会这么说呢,试想一下,蜜蜂的体形和体重和我们人类相差上万倍,那么,它对不安全物质的耐受能力和我们相比,也是非常悬殊的,如果有问题,它们自己在采蜜过程中都受不了。
  举一个养蜂人常见的例子。茶花花粉,大家可能都知道。其实茶花也是有很多蜜的,而且这种蜜的味道和营养也非常好,但是它对蜜蜂是不安全的。确切的说,它对采集花蜜的成年工蜂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这种花蜜里的生物碱含量偏高。工蜂的幼仔食用后,会导致它们生病死亡。所以我们养蜂人在茶花花期,采集花粉的同时,会补喂添加酸性物质的白砂糖水来进行中和,这也是市场上看不到商品茶花蜜的原因----因为这些蜜里面有白砂糖。

 其实有很多对我们人类有危害的物质,对于蜜蜂来说却是致命的。再来举个例子,很多经济类的作物在花期快结束时都会喷洒的微毒的坐果类农药,但对于去采蜜的工蜂来说,这就是灭顶之灾,通常它们在采蜜的路上就被毒死掉了,被污染的蜂蜜根本带不回蜂巢,一旦带回,蜜蜂就会整箱的慢慢死掉。这种情况,养蜂人也是如履薄冰的尽量避免。而这种激素类的农药,在我们每天食用的水果和蔬菜中比比皆是。
    其实和很多食品一样,蜂蜜中的“毒”,往往是因为“利益”而人为造成的,比如在流通环节不安全的包装。加工过程中,有意或无意的损耗 添加等等。这些被“毒”的蜂蜜,在品质上是无法逆转的。不要相信所谓的消毒,蜂蜜所受的毒害,比如抗生素,重金属,是没有办法用能抹平的。说起来真是悲哀,人类在狩猎时代就开始食用蜂蜜,多少年了,没见出什么问题。到了现在,我们拥有了精美的包装,高科技的加工,却发现,蜂蜜已经变得不敢食用了。
看到很多网友讨论进口蜂蜜,好像除了我们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蜂蜜出口国,然后是阿根廷 巴西 越南等国家,欧洲的国家一般都是进口国。也怪我国的蜂蜜行业不争气-----象牛奶一样,出现了好多外国货,也出现了好多二鬼子货,真真假假的谁都说不清。外国蜂蜜,除了我知道的,武汉有家企业进口了澳洲蜂蜜,是我见过的外。其他的还真不敢确定,所以不敢发表什么意见。
    还是来说说我知道的东西吧,其实国内市场上的土蜂蜜也挺火的。很多朋友问我关于土蜂蜜情况,真假,质量,产量,区别什么的。下面我们来说说土蜂蜜的来历,它和意蜂蜜的区别,市场上的土蜂蜜是真的吗?

接着上面的继续,土蜂蜜就是中华本地蜜蜂,以散养或者野生的形式,不经过人工过多的干预,生产出来的蜂蜜。一般一年只割1-2次,是典型的百花蜜。值得注意的是,规范化养殖的中蜂,所生产的蜂蜜 ,是和意蜂蜜差别不大的,最起码,不是质的差别
其实,我们经常看到的到蜂蜜,大部分都是意蜂蜂蜜,意蜂是来自于意大利的蜜蜂,它们的个头比较大,一开始是地地道道的外来品系,但经过长时间的杂交驯养,已经本地化了,因为它性情稳定,适应能力也很强,可以大规模的转场赶花,采集花蜜的能力也很强强,相当于蜜蜂中的“正规野战部队”,经济效益好,所以养蜂人一般都养的是意蜂。

    意蜂的巢房是活动的,大小也是标准的,各箱之间可以相互通用。专业术语叫“活框养殖”,所以它们可以通过离心取蜜机,用离心力甩出巢房中蜂蜜,然后巢房可以反复使用。是比较先进的生产工艺生产


意蜂能追花夺蜜,所以能生产各种以花期来命名,各种形态和味道的单一花蜜。而且,一年的单箱产量一般都在100斤以上。但是,因为它产量高,取蜜勤,在加上市场销售模式能原因,所以天然的成熟蜜并不多(一般都在养蜂人手里),大部分意蜂蜜浓度都不高,需要加工浓缩后才能销售,导致营养成分被严重破坏。
土蜂蜜,一般是指农户散养或者野生的中蜂,所酿的蜂蜜(注意,不是人工规模饲养的)。中蜂是中国的土著蜜蜂,性情比较敏感,适应能力较差,在生存的条件不好时,比如遇到外敌,震动,噪音,高温,缺蜜时很喜欢飞逃,比较难规模化驯养,它们喜欢野生于石缝或树洞,能有效的采集零星小花期,适合在气温较低的山区酿蜜生存。(像油菜,荆条,这样的大花期,它们的产量不如意蜂。但在山区,零散的花期,意蜂采的蜜只是够自己吃,中蜂却能存大量的蜜。中蜂有点类似“山地师”或者“游击队”的意思,所以专业养蜂人,很少去专业大量的养殖中蜂。

蜜蜂的采集活动主要有两个目的。
    1:收集花蜜。花蜜里的糖分,用来提供它们活动所需的热量。
    2:收集花粉。花粉的糖含量极少,但营养成分却很复杂,几乎可以提供蜜蜂除糖分以外的所有营养需求
    从某中意义上来说,蜜蜂就是显花植物的顾客。植物把体内的原材料和能量,变成花蜜这种商品,吸引蜜蜂光顾花朵。在蜜蜂收集花蜜和花粉的过程中完成授粉。全世界有80%的显花植物靠昆虫授粉,而其中85%是靠蜜蜂授粉的。



继续来说我们的土蜂蜜,因为土法养殖的中蜂,巢片是固定在蜂房里的,只能通过压榨过滤的方法取出蜂蜜,会毁坏蜂巢,让花粉,蜂蜡掺杂其中,所以中蜂蜜一般呈粘稠状,凝固态,颜色较深




   说实话,真正土法生产的中蜂蜜,大部分的品质,确实要比一般蜂蜜好的多。这样的土蜂蜜,它们浓度高,香味足,甜度较低,而且含有大量的破壁蜂花粉。因为是百花蜜,所以营养成分更复杂,是蜂蜜中的极品。但是,这世上没有完美的产品,就像我们不会有完美的人生。有一个问题出来了,因为它们是土法挤压过滤的生产工艺,而土蜂割蜜一般都是在深秋,气温比较低,在加上土蜂蜜特别稠,过滤的网眼太大了吧,杂质就特别多。网眼小点,又很难过滤下来。所以有一些蜂蜜,就会被农户加温,让蜂蜜变稀。或蒸或煮,方法多样,一不小心温度就会过高,造成蜂蜜的质量大打折扣,比浓缩蜜强不了多少,这样的土蜂蜜,颜色通常都很深,而且结晶很慢。这只能等待更先进的取蜜工艺才能解决。
因为真正的土蜂蜜,一般都是农户散养生产,养蜂并不是他们的主业,所以投入的精力不大,也没什么技术含量,就是在房前屋后,或者僻静的地方放些木桶,然后等着蜜蜂自己来,或者自己又飞走。到秋天,去看看,有蜜就割,没蜜就等明年再看,所以产量不高,一箱也就10-20多斤蜂蜜,鲜有一年能割千斤以上的人家。神农架离我们这很近,现在是国家级的中华蜜蜂保护区,这里的乡亲几乎户户都有几箱中蜂,但一般都在本地市场消化了。价格也比较高,一斤都在意蜂蜜的2-3倍左右。
当然,现在也有探索着用标准蜂箱和活动巢框来养中蜂的情况。像意蜂一样,转场赶花,确实能大幅提高产量。但是,这样生产出的中蜂蜜,严格来说,已经不能算土蜂蜜了,因为土蜂蜜之所以好,就是因为它的“土”。土的管理方法-没有人工干预,生病也好,缺蜜也罢,都任其自生自灭,所以二次污染较少;土的生产工艺-挤压过滤法,会有大量的蜂花粉融合在蜂蜜里,营养更丰富(蜂巢里的花粉,经过蜜蜂的酿造发酵破壁,营养很容易被吸收,而且是脱敏的,比一般的花粉好)。
    我们家有2箱中蜂是采用活框养殖的,油菜花期时,意蜂也在家里。它们同时段取蜜,中蜂不光产量要差些,蜜也要稀点,平均要低0.5-1波美度左右。可见,中蜂蜜的质量优势,建立在它一年只取1到2次蜜的基础上。如果它和意蜂一样的规范化管理,蜂蜜产量和质量反而不如意蜂。说实话,很担心新法养殖的中蜂,怕它会走上意蜂的老路-但很显然,利益的脚步却是无法阻挡的。
下面,来说说大伙购买土蜂蜜要注意的事项,

    1:土蜂蜜一年只割1-2次,浓度很高,甚至高于浓缩蜜。稀蜜肯定不是土蜂蜜。

    2:土蜂蜜是百花蜜,所以土蜂蜜不以花期来命名。说什么某某花的土蜂蜜,是忽悠人的。

    3:土蜂蜜的颜色一般都比较深,类似于荆条蜜或者枣花蜜的颜色。但如果发黑的话,可能是在过滤时被熬过的,这种蜜的品质大打折扣。

    4:因为生产工艺问题,通常土蜂蜜的杂质比较多。而且很容易全部结晶,结晶后为淡黄色。长时间不结晶,半结晶的,是值得怀疑的。

    5:土蜂蜜一般没有意蜂蜜的甜度大,但花粉的香味很浓郁。

    6:中蜂不生产蜂花粉和王浆,如果是专营土蜂蜜的,还同时买王浆什么的,请谨慎下手。
谢谢您的鼓励。您说的不错,质疑是正常的,不管是有理有节还是道听途说,只因每人所处的位置和角度不同。对于不了解的事物,总会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个案成为代表,同时虚假也驱逐了真实。这是每个行业正在发生的事。但作为在某一个行业,最有发言权的那部分人,总有人不甘沉默---不管最初的动机是什么,最后又是什么结果。在严冬苏醒的一个嫩芽,不代表春天,却让人赏心悦目。
    可以肯定的答复您,蜂蜜和蜂王浆确实是很不错的保健食物,但前提是要质量有保证。蜂王浆的主要成分是活性蛋白质,可以显著的提高人体免疫力,抗氧化防衰老,但他的活性会在常温下慢慢流失,直到丧失大部分功效,所以需要冷冻保存。每个人的身体情况和所处的环境都有区别,作为保健食品之一的蜂蜜和王浆,在每个人身上的体验也会有所不同。但是,身体的好坏和保养,也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润肺是蜂蜜的功效之一,五倍子蜂蜜对于呼吸道的作用,要显著于我们生产的其他蜂蜜,这个我们深有体会。
    关于保健品,蜂产品确实很好,但我不认为,它对于人体是不可替代的。就像我不认为蜂蜜王浆是唯一的优良保健品一样---最适合的您的,才是最好的。
    再次感谢您对这帖子的关注。
这帖子写到前几天,就算是结束了。但总觉得少点什么,所以又回过头来,看了看前面的内容。做个小小的总结。其实,这些内容,只是蜂蜜里的一小部分。有很多东西,因为太专业,有些也非我所擅长,不好写,估计大家也没有兴趣看下去。

    如果说,开贴的初始,我有点小小的用心。但到后面,却只剩下对小蜜蜂的怜爱与惋惜,以及对这行业的不甘心,各种的不甘心-在这时代,大家都会有属于自己的不甘心。乱纷纷的现实,匆忙忙的网络,真心的感谢大家停留在这儿,耐心的阅读,来自一名养蜂人的杂乱自语。

    有些网友的疑问,因为自己的见识不够全面,不敢轻言绝断,所以没有回复,深表歉意!

    感谢猫眼的朋友们,谢谢你们的支持和质疑在写这帖子的过程中,我所成长的,不单是业绩,还有自己。谢谢!
第 627 楼 suzhouzln 2013/4/5 16:48:32  的原帖:刚才收到在楼主网上买的五倍子蜜、洋槐蜜和枣花蜜,看过楼主的文章受益不浅,但吃到的蜜仍不如我想像的好。五倍子蜜香味是较浓,带点苦味,但没有纯蜜的感觉,可能是怕结晶后的蜜不好看,仍觉得是加过其它东西的。洋槐蜜几乎没有蜜味,枣花蜜是浓的,但吃着仍是粘在舌头上,没有蜜的润喉感,希望楼主不会是太懂内情,所以做得更象真的?毕竟在国外和小时候吃过真的蜜,口味实在不一样,看来国内别想买到真的,特别是在网上。      谢谢您对帖子的关注,谢谢您对小店曾经的信任,也能理解您在小店所购买的产品,没有您所钟爱的那款蜂蜜的味道,而十分失望的心情。 通过交谈,感觉您应该是正直的人,也一个认真的人,这也是当下稀缺的东西,所以您是值得我尊敬的。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不认同您的观点。

    关于蜂蜜,因为花期和产地的关系,有各种形态和味道,蜂蜜在密封的条件下,结晶比较慢,因为五倍子蜂蜜才开桶,所以还没结晶,估计半个月内会结晶的。洋槐蜜是所有的蜂蜜里最清爽的一款蜜,所以口感并不重。枣花蜜的产地是北方,气候比较干燥,而且枣花的花蜜本身含水量不大,所以很容易生产到浓度很高的天然蜜。这样的蜂蜜,不经过搅拌,是不会轻易在水里完全溶解的。也许是因为每个人心里的期望值不同,所以感觉也会有差异。

    关于加入其它东西,这个我可以保证是不会有的。也许有的蜜浓度高点,有的蜜浓度会低些,但我们都竭尽全力来保持他们原来的形态,不然也不会有网友抱怨,我们的洋槐蜜相对于其他的蜜有点稀。原生态的蜂蜜生产,偶然性很大,容易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在现在的生产模式下,有些是我们不可控的。也许我不能做个好人,但我绝不愿去做坏人。

    很抱歉,我的蜜,没能让您满意。也感谢您修改了评价,我会努力的生产好蜂蜜。也希望您找到自己心仪的蜂蜜。

    您所购买的3款蜂蜜,它的波美度我用折光仪测试了,并拍下照片,供您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