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左岸风文学】熊流明 | 疏读师力斌《杜甫与新诗》(中)

 左岸风文学 2020-09-23


左岸风
交流
学习


传播
展示



作者简介熊流明,男,笔名醉眠,1988年出生于江西赣州。2011━2014年,东莞市手写稿《金美文学》主笔。罗刚《心灵之花》学员。读多写少。偶有拙作见于纯文学期刊及微信文学平台。



  允许我借2020年英国BBC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的开场白作为(中)的题记:在我们的时代,在地球的另一边,历史正无比迅速地离我们而去,这在中国尤为明显。但这位探寻中国古典文化之意义的旅行者,却依然能在当代中国找到历史的身影。在这里,依然存在着为所有中国人共享的奔腾于地下的暗流,其中,有一条在历史上支撑着中国的巨大涌流━━诗歌。中国有着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诗歌传统,其历史长达3000多年,比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更加古老。对中国人来说,诗歌一直是最能真切抒发人们情感的文体。他们最伟大的诗人就是━━杜甫。

 

  觅行于文字世界,就如踏入原始森林,神秘且把人兴奋,那么,我们继续出发!

 

  第三章,杜诗学:杜诗技术之于新诗(p183~p184)。该页为整个章节的总结,也是铺垫,是作者专于写作的端倪,再插一句,现在的作品越来越缺乏这种正统的写作章法。在一二自然段,作者讲杜诗学恒久丰富博大精深,接着,却转一个大弯:以梨花体、乌青体为代表的口水诗吸引了大量眼球,拥有大量粉丝,似乎不可小视喔!然而,诗歌不是打群架,不靠人多势众,靠的是诗人精深的艺术实力。━━文人的幽默才不可小视!言归正传,作者在段尾客观评点:不是说媒体诗无好诗,也不是说公开出版的刊物诗、纸质诗就必好,在诗歌面前,一律平等。好诗必须讲究技术。接着,作者谦虚地将为我们浅谈辄止地谈一些与新诗关系相近的感悟,主要是词法、句法两个方面

 

  第一节(p185~p210)名词意识和名词魅力。本节,作者把诗歌集大成的杜诗概定为集中体现汉语诗歌的词汇美学,散发着强烈的词汇意识,指出百年新诗相对缺乏名词意识,而杜诗中,随处可体会到诗人的名词意识,例如: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锦官城不是锦色官城”,却有表达颜色的功能。接着作者异常精准、详实地总结杜甫运用名词的高超技艺。其一名词并列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句子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四个地名的密集并列,以表达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之后的无比喜悦,和重回故乡的迫不及待。当然,穿”“两个动词的功劳也不能无视。在百年新诗里,余光中的《大寒流》:从雁门,从玉门,从阳关以外/从戍卒,从哀我征无的梦里/大寒流从大陆滚滚地卷来,有明确的名词并列意识,地理空间的变换,抽象与具体,大与小,局部与整体,这些意义效果都是由名词来表达。名词并列具有无动词的动感效果,对物理空间的模拟和呈现有多种意义。接着,作者探讨汉语与英语的名词的不同,例举杜甫《江汉》一诗片云天共远这个词,作为一个没有任何修饰的单音节名词,它不是一个带有罗列细节的对象。按照高本汉的翻译,‘Under as far a sky as that streak ofcloud’(直译是在像片云那样遥远的天空下),这是英语诗的习惯表达法,按照这种表达,天与云之间的空间关系(也就是现实关系)被明确表示出来,然而在中文原诗中,这种关系是隐含的。作为一个对象,一般被看作一系列性质的集合:空旷、蔚蓝、广袤、辽远━━这都是与天有关的性质,汉诗的名词并列具有既具体、又抽象的二重性。作者探完汉语与英语名词的不同,再讨论名词在百年新诗中的不常见,而这不常见有三个原因:一、新诗诗体大解放带来的名词稀释。二、把老祖宗已发现的宝贝当成洗脚水给倒掉了。三、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历史性变革有关━━人不再面对清风明月、江山鸟树,而是面对叠嶂的高楼大厦,繁复的工业制品,和更为复杂的人际关系。作者非常深度地肯定:诗意是不会被打到的。被打倒的只能是诗人。真正的原因只能是,新诗自动降低了词汇审美的标准,放弃了对现代生活诗意的艰苦发掘。接下来再列举百年新诗名词并列的例子,余光中《大寒流》、浪行天下《还有什么不能吃》、于坚《便条集258》及长诗《零档案》、陈先发《扬之水》。个人最喜欢浪行天下《还有什么不能吃》:清炖胎盘 188元/老鼠三叫 88元/生食猴脑 2888元/烟熏蚱蜢 58元/人乳鲍鱼 188/位/油炸蝴蝶  288元/油焖青虫 188元/酱烧苍蝇卵 388元/沙烤红蚁 288。这首诗对现实的批判性让人震撼。接着作者讲解名词意象:以较少的名词表达较多的含义。例举余光中《江湖上》、桑克《雪的教育》《公共场所》、柏桦《在清朝》、艾青《巴黎》《向太阳》《我的父亲》。我喜欢王家新谈桑克《公共场所》:这首诗它不动声色地显露了一个诗人的专业性质、风格特点和写作潜力,以及他和同时代诗人的某种差异性。那人死了。/骨结核,或者一把刀子,然而接着却是两位若无其事的护士在明亮的厨房里谈论三明治的,这着实让人吃了一惊,而全诗的最后一句相爱者坐在/广场的凉地上,数着裤脚上的烟洞究竟有多少,更是显示了一种优异的反讽品质。一个数烟洞的细节,在此胜过千言万语。值得注意的是,这首诗不仅显示了一种训练有素的专业技艺,而且暗含了更多耐人寻味的东西,比如诗的第二段一个女人呆坐在长廊里,回忆着往昔:/那时他还是个活人,懂得拥抱的技巧/农场的土豆地,我们常挨膝/读莫泊桑,紫色的花卉……”这里,莫泊桑这个词的运用真是恰到好处(说它是一个,是因为在中国语境里它已由一个人名变成一个文化代码)。它不仅使人感到亲切,重要的是,它使一首诗的修辞顿时具有了某种有血有肉的历史的具体性。王家新对桑克《公共场所》品得非常细致及深入。本节已读完,稍微有点长。

 

  第二节(p210~p225)动词技术。作者在开头写道:杜甫是名词大师,能把一个动词的能量榨干。是,不管诗歌还是小说,写作者都得如履薄冰地注重字词的最精准,一句话一段落上的深度也要拼力去让该句话该段落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借此,我想插几句题外话,我最喜欢的汉语作家是居住加拿大蒙特利尔的薛忆沩,可能大多数读者乃至作者都不熟悉甚至没听过,他的二十多部作品我都齐全,几乎每本读过几遍,他的作品为什么让我如此着迷,原因在于他极具金子般色泽的语言能把一个句子一段落所能传达出来的能量全部榨干,他富于哲理的一个句子一段落所产生的份量几乎等同一些作者或作家整篇文章甚至整部小说。好,继续阅读,作者认真地表扬杜甫用字达到了钻牛角尖的地步,试验达到极致,再借胡震亨对杜甫的评价一题数首不尽辅证。再讲到了诗眼。诗眼一词,才疏学浅的我没听过。我想,只有专注诗歌学术的研究者与诗作者才懂,在此,我把作者关于它是一个很常见的术语的讲解搬来:意思是诗的眼睛。眼睛是整个面部最受注意的部位。诗眼也是一首诗中最闪光的地方,是一首诗的生命所在。诗歌语言的精彩主要取决于动词的卓越运用,也就是诗眼。解释完,作者例举穆旦《我看》《园》《问》诗歌里的动词加以明解。当讲到穆旦《退伍》时,我感触尤为深刻:《退伍》一诗讲一个退伍兵回到城市以后孤独、陌生、空虚、绝望等战后复杂的感情,与在战场上的梦想、豪情、过去有牺牲的欢快,现在则是日常生活甚至那钢铁的伴侣曾给你快乐完全不同。退伍的战士常抱怨,也没有从危险逼出的幻想”,“过去是分离违反着感情,但是我们的胜利者回来看见失败(《退伍》),逼出二字让我想起杜甫的野亭逼湖水,而且更深沉痛苦。想一想,过去在战场上钢铁的伴侣曾给你快乐,而现在,只有平庸,无人把你当回事,这该是怎样的绝望与扭曲!接着再例举百年新诗昌耀《丹噶尔》、余光中《神经网》、洛夫《血的再版━━悼亡母诗》《边界望乡》、任洪渊《司马迁的第二创世纪》、北岛《太阳城札记 和平》《回答》、欧阳江河《手枪》、王小妮《一块布的背叛》、杨键《夫妇老苦经》、树才《自由的星期天》、娜夜《之前》、谷禾《黄昏的建筑工地》、莫非《园子里的落叶》《我赞美》、臧棣《临海的沙丘》来说明动词技术的灵活使用,而个人读来非常诧异的是作者称为口语诗人伊沙的《饿死诗人》:首先饿死我/一个用墨水污染土地的帮凶/一个艺术界的杂种。

 

  第三节(p225~p233):练字。身为国内知名核心期刊副主编的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严肃指出诗歌必须讲究字、词、句的精炼。其实,这也适用于小说、散文等一切写作的实践。借此,我抒发点个人的蹩见,如有中枪,望万般见谅:时下越来越多的写作者,包括作家协会的许多作者,几乎都通晓也讲究更努力字字珠玑地去创作,但写出的文不是你写的似我写的,就是枯燥乏味。不知这是不是我个人的错觉。举个例子说明,比如时间飞速流逝的形容,许多作者为了达成字字玑珠的效果,几乎都用白驹过隙光阴似箭光阴荏苒等词略略带过,描写事物时,即撞景撞词,特别在描写同一事物。那么请问,这让阅读文字差不多二十年只读不写的我读还不读?作者在这里指出的必须讲究字、词、句的精炼,他是提醒我们在写作时语言、视角、技巧等多方面都有了一定自己的前提下,再仔细地讲究字、词、句的精炼,而不是一上来就是清一色字字玑珠。这几句话近几年在我肚里可把我憋惨,我也只能借助作者及本刊编辑宽阔的胸容才道出,换句话说,把这几句话放到别处不是面临屏蔽就是被删。言归正传,继续读,瞧瞧作者还寻到了什么宝贝要教我们耍耍。在严肃指出诗歌创作须精炼之后,作者细致阅读杜诗及综合前人詹杭伦的研究,明确了杜甫特意牺牲规则、迁就情感的出格做法,总以思想情感为王。接着作者借述韩成武归纳杜甫炼字三个方面成就,而这三个方面成就也同样适用于散文小说等一切写作的实践:其一,锤炼浅易之字,于浅易中蕴深意;其二,锤炼活字,使笔下物象具有蓬勃生机;其三,锤炼虚字,虚中蕴实,使诗句劲健有力。讲完旧诗的炼字讲新诗,例举卞之琳《圆宝盒》《还乡》。在我读到《还乡》时感触很大,因为曾搭坐十几年绿皮车,诗截于此:坐在火车上,看着车旁的绿带子,不断地被抽过去。作者点评:字用得极为形象,将人们坐火车的感觉传达了出来,以绿带子形容火车也很精准。随后作者继续例举昌耀、王小妮、余光中、洛夫、臧棣、杨键的诗加以解读,在此我就不一一写来,请见谅。读到本节的收尾,作者写的一段话又把我亢奋起来,因为该话在开头处与我啰哩巴嗦一大串的清一色字字玑珠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肯定讲得比我好:新诗用词存在两种倾向:其一,麻木不仁的倾向,诗人满足于既成语言系统中现成的词汇,让人完全感受不到词汇的能量,这种写作本质上是体制化写作,陈腐乏味。其二,文字游戏的倾向,诗人强烈地意识到词汇的能量,沉醉于字面游戏。这样的操作可能会产生小趣味,带来些小惊喜、小意外,满足一己语言上的快感,但在思想感情上,往往是消弱的。

 

  第四小节(p233~p242):炼句。这节作者重点讨论的是新诗的炼句。在例举新诗炼句,有些我耳熟且非常喜欢,比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还有一些借作者的话来讲处于蒙尘状态未被挖掘的也很喜欢,比如汪静之《过伊家门外》:我冒犯了人们的指摘/一步一回地瞟我的意中人/我怎样地欣慰而胆寒呵。王小妮:我要解放你们于高悬。/在我这儿/悬挂就是违反了我的法律。我正用疏松的手/摸过万物细密之顶,以及臧棣的:大海从不自由,但是它开阔。/它的开阔像一封蔚蓝的信,任由着海浪投递除了波浪,大海没有其它的皮肤下山的路上,拐弯处,寂静像空气的屏风小辣椒尖红,样子可爱得就像是/从另一个世界里递过来的一双小鞋漫山的红叶,像是一次大规模的脱变好人发明神话,邪恶的人制作颂歌有了这栅栏,自由似乎是一种假象/没有这栅栏,三条大狗随时都会扑过来/把我掀翻在牙齿的自由里树枝像鱼叉,广泛地回忆天空深处的湖泊。臧棣的诗阔大、鲜活、情怀、拔尖、探索,极具才华,我一直也很喜欢。接下来作者讲述语句的精炼,当读到这:新诗有炼句意识者不乏其人,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冲动……韩东提倡诗到语言为止,然而他的诗歌语言常常不能令人满意,不够简练是原因之一。比如,陈仲义尝试过修改韩东《明月降临》一诗,文章的标题也起得好,叫《敢对名篇动手术》……”这可把我笑了几分钟,作者这是一语双关地即批评韩东的同时也把陈仲义一棒子栽下去么?

 

  好,暂且写到这,让电脑散会儿热,稍后请继续阅读(下)。鞠谢!

 




《杜甫与新诗》作者简介:师力斌,笔名晋力,诗人,评论员,文学博士,《北京文学》副主编。1991年毕业于山西大学政治学系,200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主要从事文学评论和文化研究,著有《逐鹿春晚━━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和领导权问题》,评论散见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环球时报》《文艺争鸣》《艺术评论》《当代作家评论》《文艺理论与批评》《诗探索》《山花》等刊物。编有《全球华语小说大系 · 海外华人卷》《北漂诗篇》




 精彩回放 




左岸风微平台公告


一、申明:本平台所发布作品必须原创首发。凡投稿本平台的作者一律在稿件投寄7天后未见发表才能另投他处,有群发邮件习惯的作者,恕不接待。


二、凡投稿本平台的作者敬请主动加杨文民微信 ywm451972085,方便后续的联系与稿酬发放。


三、平台稿酬发放:
a、作品稿酬以打赏为主,有打赏者有稿酬。
b、作品发出一周以后,结算稿酬。
c、稿酬分配比例提高到二八:平台百分之二十,作者百分之八十。
d、当发表作品涉及二个以上作者时,稿酬分配方法为:
平台留百分之二十,作者按人头平分余下的百分之八十。


关于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