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吴勇写作基础训练课(四)——象声词串联写具体

 冯栎钧是老师 2020-09-23

我是在“千课万人”公众号里买的。(这样不遗余力的宣传,是不是应该找千课万人的张老师收点推广费?哈哈哈……)

这个课有没有配套的书呢?

答案是“有的”。

书里讲得更详细呢,还是视频讲得更详细呢?

我读过吴老师的三本书,你在百度,或者当当里搜都能搜到,他对习作教学的支架有系统的思考。书比较成体系,这个课是缩减版,比较直观。

当然,我的听课或者读书,会有一些我自己的思考,不全是他的内容。

好啦,分享第四讲“象声词串联写具体”。(这一讲和前三讲比起来,说得就没有那么清楚。)

用我自己的方式引入吧。

每天我们都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可是我们不一定会认真地区分和辨别这个声音。我上过一节《听雨》的习作课,发现小朋友对声音真是不太敏感。所以,那节课,我就从描写声音的词语入手。

你看——

滴滴答答

噼里啪啦

哗啦啦

沙沙沙

叮咚

……

想一想,用这些词语来描述下雨的场景,是不是很不一样呢?

如果我们拓展开去你会发现,大自然的声音,生活中的声音,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比如,炒菜的噼里啪啦,那是油炸进锅里的声音;如果是chua——的一声响,那一定是一大堆菜一下子倒进了锅里爆发出来的声响;如果是咕嘟咕嘟,那可能是用水煨煮时,锅里沸腾的声响。有的时候,声音还没有那么单一,我们可能要组合在一起才能创造出它的声响。而且用声音来串联事物,更有画面感。

声音在生活中很丰富,在写故事的时候也很重要。

吴老师在讲述的过程中,讲述了象声词串联的法则:

1、每个象声词,都代表着一个(种)事物;

2、选择的象声词不同,意味着故事的角色不同;

3、象声词排列,就是故事的发展走向。

这个法则,我觉得还是有效的。不过,把象声词固化为写故事的时候有用,这一点我不是很赞同。怎么串其实是你的想象力的优化。描写生活可以,描写故事也可以。如果我们把画面还原成声光电影,写出来的作品是不是就更有吸引力呢?


好书推荐:《被压迫者教育学》
推荐理由:读一读前言,也会有思考。谁能想到前言有90页呢?哈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