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楼兰到底做了什么事?让唐人如此难以释怀,动不动就“斩楼兰”?

 历史子衿 2020-09-23

唐朝是一个极富诗歌魅力的朝代,在浩若星海的唐代诗歌中,所描绘的人文历史和文化氛围 ,时至今日依然令世人羡艳不已。

在众多唐代诗人的诗文中,对楼兰的描写和想象,都充满了神秘的艺术色彩。尤其是动不动就要“斩楼兰”,更是让后人为此疑惑不解。

楼兰到底犯了什么事,让唐人如此难以释怀?描写“斩楼兰”最经典的,便是盛唐诗人李白创作的《塞下曲六首·其一》。

诗云:“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楼兰到底做了什么事?让唐人如此难以释怀,动不动就“斩楼兰”?

这首诗表达的是李白对边疆战事的关心,他希望能够用自己腰下的宝剑,能够早日平定国家边疆战争。

王昌龄在《从军行七首·其四》中,也表达了对平定边疆的渴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而唐代边塞诗人高适,也在《东平留赠狄司马》一诗中,写道:“万里赴知己,一言诚可叹。马蹄经月窟,剑术指楼兰。”。

唐代诗人为什么会在诗歌中,动不动就要“斩楼兰”?楼兰这个地方犯了什么罪呢?竟然让众多文人墨客为之愤慨!

楼兰到底做了什么事?让唐人如此难以释怀,动不动就“斩楼兰”?

一、楼兰古国的神秘

在古代古丝绸之路上有一个小国,它就是令唐代诗人念念不忘的楼兰古国。据史料记载,它建立于公元前176年之前。

但是在公元630年,楼兰国却突然神秘消失,前后一共持续了800多年的历史。作为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都十分有限。

但楼兰所处的地理位置十分关键,向东可以到敦煌、向西可达若羌、且末。并且楼兰古国夹在大汉与匈奴之间。

从它的位置就来看,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也是一个通往西域的经济要塞。

楼兰到底做了什么事?让唐人如此难以释怀,动不动就“斩楼兰”?

《史记》中对楼兰古国的记载非常有限,而《汉书·西域传》中,也只是寥寥数语而已:

“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扦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户千五百七十,口一万四千一百。”。

但关于楼兰地理位置的描述太模糊,所以千百年来它的遗址始终是个谜。1981年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在新疆罗布泊发现了一具女尸。

经鉴定,这是一具留存3800年的古尸,经过推断她应该就是楼兰古国人。被风沙掩埋的楼兰古国,以及神秘的古尸都在慢慢揭开,这座被风沙覆盖了千年的古城。

楼兰到底做了什么事?让唐人如此难以释怀,动不动就“斩楼兰”?

二、不同朝代都在“斩楼兰”

越来越多的楼兰古国故事,开始呈现在大众面前。尤其是文人墨客“斩楼兰”心愿,仿佛揭开了楼兰古国不可告人的秘密。

可以说从西汉时期开始,历朝历代的斩楼兰计划,都不仅仅是停留在纸面上,很多朝代都付诸了武力。

这其中就包括“汉武帝二斩楼兰”的故事,汉武帝时期曾与楼兰古国,发生了两场规模较大的战争。

楼兰一直都是匈奴的附属,张骞出使西域之后,丝绸之路被打开,楼兰古国就开始变得炙手可热了。

楼兰到底做了什么事?让唐人如此难以释怀,动不动就“斩楼兰”?

在汉武帝时期,楼兰古国根本没有和汉朝打过交道,只知道匈奴人才是最厉害的民族。在不知道大汉的国力前提下,楼兰王帮着匈奴不停打劫来往于丝绸之路上的汉人商队。

在楼兰王不停作死的打劫下,触怒了汉武帝,并迎来了大汉的700铁骑。赵破奴和王恢带着700铁骑直冲楼兰古国,很轻松地将楼兰王擒到了长安城。

长安城一行,给楼兰王极大的震撼,他惹不起匈奴,但更惹不起大汉。汉武帝并没有为难楼兰王,而楼兰王也见识过了汉朝的强大,从此再也不敢打劫汉人商队了。

多年以后,楼兰人再次成为匈奴人的鹰犬,汉武帝再次将楼兰押解到长安。这时楼兰王才真正意识到,原来汉朝还是那么强大。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汉武帝二斩楼兰。实际上李白、王昌龄、高适诗歌中,所谓的“斩楼兰”,都是指代傅介子千里斩楼兰。

楼兰到底做了什么事?让唐人如此难以释怀,动不动就“斩楼兰”?

三、傅介子千里斩楼兰

傅介子是西汉时期大臣、外交家,他曾担任骏马监时曾通过外交手段,成功摸清了楼兰王的脾性,为他剑斩楼兰奠定了基础。

回到汉朝后,傅介子向霍光请命,想要带着自己出使的三十多人,再赴楼兰并斩杀楼兰王。

这一次出使楼兰,并没有进入楼兰国境,只是让人在国境线等着。他自己去见楼兰王,因为他与楼兰王有过一次接触,知道他爱财如命,遂带了大量的财宝。

傅介子用财宝做诱饵,成功将楼兰王骗到了边境,然后斩杀了楼兰王,立下不世功勋。

结 语

楼兰虽然只是弹丸之地,但由于它是汉代通往西域的咽喉,并且曾多次与匈奴人联合,对汉朝商队造成了比较严重的打击。

西汉时期为了摆脱这种危害,所以曾组织武力打败楼兰王,而“斩楼兰”的说法正是源于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