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是一场场的相遇。| 黄竞石

 竞石频道 2020-09-24

黄竞石听张雪老师课后复盘练习作之一

《人生,是一场场的相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练习之作

前言

昨天是2020年4月4日,是中国传统的清明节,昨天也是国家哀悼日,哀悼这次在疫情中逝去的生命。

我的一个大学同学,好久没有上了,昨天晚上十点左右的时候,突然点开大学同学群看了,居然看到星期四有一个同学发上来一个特别特别意外消息,我们的大学同学中,年纪最大的欧阳,居然仙去了

真应了那句话,意外明天,永远不知道哪一个会先来。”

但是,遗憾的是,我们常常听或者说这句话的时候,往往只是一些感叹,或者仅仅当它当做一句心灵鸡汤而已。很少人,真正的因为这句话而警醒,让我们的行为更加的珍惜当下、珍惜生命、珍惜身边正在发生的一切有缘的人和事情。

(一)

人生,本就是一场场的相遇。

爱心,陪伴孩子的成长。

教育,点燃孩子们生命的火花。

梦想,是生命的导航。

梦想,会带着我们飞越生命的高山和大海。

母亲,不管是春暖花开,还是暴风骤雨,在彼岸的那头,妈妈一直在等你。

“孩子,你是一个优秀的孩子。不管你做什么,相信你都能做到最好!”

“犯错,没有关系,我们慢慢来。我们不是圣贤,我们即便现在做不到最好,也没有关系。”

世间,没有一个孩子不想学好。

就像,没有一只笨鸟,不想飞翔。

(二)

我们熟读经典有用吗?

“经读百遍,其义自见。”

《朱子家训》中说,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人生的高轨,从良好的阅读开始。

经典,孩子不读,做父母的先读。父母做不到,怎么要求孩子做到?

时间,是可以折叠的。对,时间可以通过重叠来折叠。

读圣贤之书,学圣贤之道,走圣贤之路,才是人生的最佳捷径。

(三)

我们要读哪些经典?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发展历程中,有着灿若星辰的众多古圣先贤留下无数的经史子集,我们在有限的生命中,究竟应该熟读哪些经典呢?

这个应该没有绝对的定论,但是对于《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几部经典,应该是很多读书人有共识的首推“四书”。

(四)

我们为什么要熟读经典?

读书志在圣贤,读书不为赚钱。

与智者同行,必得智慧。

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你向梦想奔跑,你才有可能笑到最后。

奔跑的力量,专注的力量。

功夫,往往在功夫之外。

专注做一件事,得到的比想要的更多。

一辈子专注做一件事,这当然是最正确的选择。

(五)

男女有别,阴阳之道,这是宇宙天地之规律。

与其被人包容,不如被人尊重。

经历过困苦和贫穷,才更懂得恩情。

人生的思考,往往来自于对痛苦的反思。

成为圣贤,必须经历磨难和挫折。

(六)

外才和内德,需要相辅相成。

我们为什么要求孩子们学会整理自己的房间内务?

因为房间内务,也是修养的体现。

就像我们很多人不喜欢做饭,往往是因为心理导向出了问题。

“我们哪里是在做饭?”

“我们分明是在做艺术,我们在创造……”

调心,一念之功。

念之一动,世界立变。

就像我,曾经用钱去激励我的孩子,从小事做好自己的事。

我们家的孩子,曾经最讨厌整理自己的房间,最讨厌叠被子,当我用尽了很多办法无效之后,我也世侩了,我用钱去激励,我和孩子约定,如果每天能把被子叠到标准的样子,每个月可得50-100元的自主零花钱。

教育孩子,很多时候,需要智慧。

石头,用布包着,彼此都舒适。

叠被子,也叠心。

当年,我是中途介入我们孩子的教育的,叠被子的过程,就是我们彼此调心和打开心门的过程。

就像最初看到孩子叠的被子,根本不成样子,但我就是不生气。

我还赞美孩子的被子叠的很有型,有时像金字塔,有时像花卷,当然我也告诉她如果能叠成馒头是更好的。

(黄竞石.记录.汇编.2020.4.5)

※特别说明:

这是黄竞石2020年4月全新开篇的“黄石头·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之“黄竞石听张雪老师课后复盘练习作”之一。

上面的文字仅仅作为学生黄竞石个人听课后复盘、学·习、练习之作,并不完全代表演讲上课老师的原话。
如果上面文字有记录错误,或者理解、延展错误的地方,还请联系微信:88148649修改或者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