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洛阳汉晋石录补编 毁佚

 zqbxi 2020-09-24

汉朱买臣碑
      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刻,文曰:“汉丞相长史朱买臣墓。”唐东封之岁,洛阳修整御路时出土,见《隋唐嘉话》。

汉开阳门柱铭
      光武帝时刻。《水经.谷水注》云:“谷水又东,径开阳门南,《晋宫阁名》曰:‘故建阳门也。’《汉官》曰:‘开阳门始成,未有名,宿昔有一柱,来在楼上。琅邪开阳县上言,县南城门一柱飞去。光武皇帝使来识视,良是。遂坚缚之,因刻记年月以名焉。‘”
       案:施蛰存《水经注碑录》谓《晋宫阁名》误津阳门为建阳门,且张冠李戴,将魏晋增辟之津阳门误认为开阳门。

汉张仲有修通利水大道刻石
       和帝永元十年(公元98年)刻。石高6.10米,宽6.60米。阴刻隶书十六行,行十六至十四字。1925年洛阳出土,现不知所在。初载于罗振玉《雪堂类稿》,《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河洛墓刻拾零》并有著录。

张仲有修通利水大道刻石

张仲有修通利水大道刻石



汉马姜志
       殇帝延平元年(公元106年)刻。石高0.46米,宽0.585米,四边残损。隶书十五行,行十三至十九字不等,计余一百七十字,字迹已全部风化。1929年出土于洛阳王窑村,后归罗振玉,现存辽宁博物馆。其文曰:
       □□□[惟永平]七年七月廿一日,汉左将军特进胶东侯第五子贾武仲卒,时年廿九。夫人马姜,伏波将军新息忠成侯之女,明德皇后之姊也。生四女,年廿三而贾君卒。
       夫人深守高节,劬劳历载,育成幼媛,光□[耀]祖先。遂升二女为显节园贵人,其次适鬲侯朱氏,其次适阳皋侯刘氏。朱紫缤纷,宠禄盈門,皆□夫人。夫人以母仪之德,为宗族之覆□,春秋七十三,延平元年七月…皇上□悼,两宫□□,赐秘器以礼。□□九月十日葬于芒门旧茔。…子孙惧不能章明,故刻石纪留…
       此石为历代墓志之祖,首次记载于郭玉堂《洛阳出土时刻时地记》,罗振玉《辽居稿》有《贾武仲妻马姜墓记跋》,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赵超著《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并将此石作为墓志之开篇。

马姜志

马姜志



汉太学赞碑
       顺帝阳嘉元年(公元135年)立。《水经·谷水注》云:“石经东有一碑,是汉顺帝阳嘉元年立。碑文云:‘建武二十七年造太学,年积毁坏。永建六年九月,诏书修太学。刻石记年,用作工徒十一万二千人,阳嘉元年八月作毕。’碑南面刻颂,表里镂字,犹存不破。”《太平御览·礼仪部》引郭缘生《述征记》:“汉阳嘉元年太学赞碑,太尉庞参、司徒刘锜、太常孔扶、将作大匠胡广等记。”
       案:《后汉书·翟酺传》:”顺帝即位,拜光禄大夫,迁将作大匠......上言:......宜更修缮,诱进后学。"帝从之。酺免后,遂起太学。更开拓房室,学者为酺立碑铭于学云“,不知此翟酺碑是否即太学赞碑,阙疑俟考。

汉上东门桥铭
       顺帝阳嘉四年(公元135年)刻。《水经·谷水注》云:“谷水又东,屈南,径建春门石桥下,即上东门也。桥首建两石柱,桥之右柱铭曰:‘阳嘉四年乙酉壬申,诏书以城下漕渠。东通河济,南引江淮,乡贡委输,所由而至。使中谒者魏郡清渊马宪监作石桥梁柱。敦敕工匠,尽要妙之巧,攒立重石,累高周距,桥工路博,流通万里云云。河南尹邳崇隗、丞渤海重合双福、水曹掾中牟任防、史王荫、史赵兴、将作吏睢阳申翔、道桥掾皋成卑国、洛阳令江双、丞平阳降监、掾王滕之、主石作右北平山仲,三月起作,八月毕成。’”《洛阳伽蓝记·城东》云:“谷水周围绕城,至建春门外,东入阳渠石桥,桥有四柱,在道南,铭曰:‘汉阳嘉四年将作大将马宪造。’逮我孝昌三年,大雨颓桥,柱始埋没。道北二柱,至今犹存。”
      案:施蛰存《水经注碑录》云:“(杨)云将作大将马宪,郦注称中谒者,盖以谒者领之也。桥南有四柱,郦氏失记其二。四柱均没于孝昌三年大雨,此铭遂无见者。然赵氏《寒山堂碑录》、周弘祖《古今书刻》均有《洛阳石柱铭》,赵氏注云:‘在建春门外石柱上。’皆据古志妄录之,不足为信也。”

汉崔瑗碑
       顺帝汉安元年(公元142年)立,《后汉书·崔瑗传》:“(子)寔奉遗令,遂留葬洛阳......初,寔父(瑗)卒,(寔)剽卖田宅,起冢茔,立碑颂。”

汉崔寔碑
       灵帝建宁三年(公元170年)立,《后汉书·崔寔传》:“建宁中病卒。家徒四壁立,无以殡敛,光禄勋杨赐、太仆袁逢、少府段颎为备棺椁葬具,大鸿胪袁隗树碑颂德。”崔寔父瑗葬于洛阳,则崔寔亦当从父所葬。

汉夷齐庙碑二种
       灵帝熹平五年(公元176年)立,蔡邕撰。《水经·河水注》云:“河水南对首阳山,首阳山上有夷齐之庙,前有二碑,并是后汉河南尹广陵陈导、洛阳令徐循与处士平原[阳]苏腾、南阳何进等立,事见其碑。”《后汉书·五行志》李贤注引文曰:“熹平五年,天下大旱,祷请名山,求获答应。时处士平阳苏腾,字元成,梦陟首阳,有神马之使在道。明觉而思之,以其梦陟状上闻。天子开三府请雨,使者与郡县户曹掾吏,登山升祠,手书要曰:‘君况[贶]我圣主以洪泽之福。’天寻兴云,即降甘雨也。”
       案:此首阳山在洛阳偃师西北三十五里,相传伯夷和叔齐饿死于山巅,后人立祠奉祀,至今不废。施蛰存《水经注碑录》谓碑建于熹平六年,未详何据。

汉濯龙祠碑
       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立,在洛阳偃师缑氏万安山下濯龙潭旁。见乔竹坡《偃师风土》。

汉刘宽碑二种
       灵帝中平二年(公元185年)立。碑分前后二种,《隶续》云前碑形制“篆额二行,有穿,文二十行,行三十七字,‘天子闵悼’高出一字,穿在第九至十二(行),凡四行之间中两行废三至六各四字,余两行各废第三字。”据《艺文类聚》此为桓麟撰文,其文曰:
       公讳宽,宇文饶,弘农华阴人也。其先□□,圣汉王侯,继次有国有号,列存家序。公之考乃作司徒,辅毗安、顺,勋载二世。公托受纯和之气体,有乐道宁俭之性,疾雕饰,尚朴素,轻荣利,重谦让。幼与同好镌坟典于茅庐,是以根经纬,综精微,诲童冠而不倦。伉浮云之志,三公莫能致之。大将军以礼胁命,举高第,拜侍书御史,迁梁令。垂□康,逾产、豹,丧旧君以弃官。遵洙泗之业,在改编仕思初之计。三府并召,博士征,皆辞疾不就。司隶举茂材,太尉举有道,公车征拜议郎司徒长史,入登侍中,宣美顾问。延熹八年地震,有诏询异。公以演策沈渐,对当帝心,转拜尚书,齐密机喉,王命惟允。迁东海相,以德兴化,泽臻民物。复迁南阳太守,壹行质省简易之教,推贞谅以示下,显众善以厉否,恻隐之诚,通乎神人,故能去鞭扑,如获其情,弗用刑,如弭其奸。帝初即位,开学稽古,训咨儒林,佥曰公优。征拜大中大夫,纳用劝讲。复拜侍中、屯骑校尉、宗正、光禄勋,遂授大尉,悉谟百揆四门之职,怀夫三事,和昭鼎实。功成则退,固疾逊位,拜光禄大夫,迁卫尉,复作大尉。每执盘桓,成则三让,以交会□精,引咎折躬。朝克忠谠,思其良犹,即召里巷,拜永乐少府、光禄勋。先是时也,狂寇张角,□□妖逆,公观见像,上遏其源,未Ш诛讨,乱作不旋。帝乃追宝先谋,锡之土田,封逯乡侯,食邑六百户,年六十有六,中平二年二月丁卯薨。天子闵悼恻怛,内发手笔为策,□涕咨嗟。使右中郎将张良持节临吊,赠车骑将军印绶,位特进,赐含襚,有加典礼。复使五官中郎将何夔持节,谥曰昭烈侯。夏四月庚戌葬,公卿百寮缙绅之徒,其会如云,可谓其存也荣,其亡也哀者焉。于是故吏李谦等,有感殷鲁述德之颂,以为洪懿休策,宜著无穷,故杂论攸行,纪其大略,镌石立碑,其辞曰:
  於穆显融,惟予公侯,缵我前烈,克明厥繇。熙精恬默,潜庸底昭,德以莅政,俾民是□。其乐伊何?匪诱匪威,允丕礼让,实化玄为。入□诲保,训导万机,作镇上司,御劝不迷。温温其恭,□尹实氐。秩秩其苞,群儒实师。奕奕其容,禺裔□□。刊视万祀,孰嗣厥徽!
      后碑据《隶续》云其形制“篆额二行,文十八行,末行低数字,书门生商苞等姓名(案即殷苞也,宋避殷讳),石裂其上所存者行三十三字,第二第十四行皆平阙而无文可考。”据《文选.王仲宣诔》注及黄伯思《东观馀论》此乃蔡邕撰书,其文云:
       □□□□[公讳宽,字]文饶,弘农华阴人也。厥祖出自□□[圣汉]□臣,王侯相继。遭汉中微,失其爵土。世祖复阼,仍有显位,光辅王室。公之考作司徒,于安□[顺]□□,勋绩昭乎前朝。公以嵩高之门,好谦俭之操,布衣粝食,涉履寒苦,周览《五经》,汜范笃尚书□□□微潜隐讲诲,世之荣利,不滑其守。州郡礼招,王公并辟,皆不诎志。大将军辟举□[高]第,拜□□□[侍御史],迁梁令,丧旧君去官。博士徵,三府辟,皆又不到。司隶校尉察茂材,太尉□□□[公车举]有道,徵□□□□□[拜议郎、司徒]长史、侍中。延熹八年,地震为异。圣朝咨问,公以对策嘉谠,克厌帝心,引拜尚书,□□□□□谧静,虽龙左纳言,山甫喉舌,无以尚焉。迁东海相、南阳太守。公之□性也果而能□□□□□弘裕凯弟,无竞伊人。及其莅官统政,推是心也,以御万事,故□民见德义而兴行□□□□□让而不争,政不肃而威宣,教不舒而德治。帝将入学,选定讲□□□举公宜参诲□□□□□拜大中大夫,劝讲于华光之内。迁侍中、屯骑校尉、宗正、光禄勋、太尉,股肱元首,宣□□□,臣工允敕,帝载粤熹寝疾逊位。复拜光禄大夫、卫尉、太尉。□□交会,独引其咎,□□□□□拜永乐少府光禄勋。先是时,妖民张角,造为邪孽,逆节有萌。公□□□□闻罪诛未□□□□□用首谋先睹,封逯乡侯,食邑六百户。春秋六十有六,以中平□[二]年□[二]月丁卯薨。□□□□□□[帝遣右中郎将]张良锡策叹悼,赠以车骑将军印绶,位特进,□襚□含敛□备,□[典]礼有加。复遣五□□□□□□[官中郎将何夔],谥曰诏烈侯,诏策休命,宜宣无穷,庸器铭勒,若古有训。门生郭异等,□公永慕□□□□□□□绋无以慰怀,洵涕述高,乃共刊石建碑,式序鸿烈。其词曰:
       □□□□,□□□□。祗慕祖武,允迪不道。厥丕如何?躯此典谟。用□圣主,纳诸轨度。统□[艾]三事,□□□□[以清王涂]。□□□□,□行雨布。海隅缉熙,群生赖祚。降命不融,民□悠慕。生荣亡哀,厥声载路。门生颍川殷苞、京兆□□、河内李照等,共所兴工。
      此碑北宋犹存,著录于欧阳修《集古录》、赵明诚《金石录》、黄伯思《东观馀论》及洪适《隶释》。《金石录》卷十八云:“宽有二碑,皆在洛阳上东门外官道傍。此碑据《艺文类聚》乃桓麟撰,后碑不知何人所为,然字体则同也…宽二碑皆有阴…唐咸亨中,碑仆于野,其裔孙周王记事参军爽,字元爽,重为建立。”《隶释》载两碑形制、全文及碑额拓版。《东观余论》称:“予官洛五年,每过上东必徘徊碑下。想文饶之高风,玩中郎之妙楷,与欧阳信本之观索靖书碑、坐卧不能去何以异云。”此碑宋后已不见著录,知早已佚失矣。

刘宽碑额

刘宽碑额



汉太学赞别碑
汉太学弟子赞碑
       灵帝时立。《水经·谷水注》云:“谷水又东…迳国子太学石经北…陆机言:‘太学赞别一碑,在讲堂西。下列石龟,碑载蔡邕、韩说、堂谿典等名。太学弟子赞复一碑,在外门中。’今二碑并无。”《洛阳伽蓝记·城南》云:“开阳门御道东有汉国子学堂…又赞学碑一所,并在堂前。”
       按:施蛰存《水经注碑录》云:“陆机云‘别一碑’,可知太学赞固有二刻矣…所言‘别一碑’者,亦合赞、颂二刻而言也。”

汉大石岭碑
      少帝光熹元年(公元189年)立。《水经·伊水注》云:“大石岭,《开山图》所谓大石山也。山下有大石岭碑,河南隐士通明,以汉灵帝中平六年八月戊辰于山堂立碑,文字浅鄙,殆不可寻…山在洛阳南,而刘澄之言在洛阳东北,非也。”
      案:大石岭在洛阳伊川万安山中,山多古迹。另据《后汉书·灵帝纪》,中平六年四月丙辰,帝崩于南宫;戊午,少帝即位,改元光熹,而碑仍称中平,抑隐士未知世事之变,或郦元以“(中平六年)十二月戊戌…诏除光熹昭宁永汉三号,还复中平六年”(《献帝纪》)之语而自改焉?已不可得。施蛰存《水经注碑录》谓此日为袁术入宫攻宦者之时,未详碑文内容,引为憾事。

汉郦食其庙石人铭
      汉时刻。《水经·谷水注》云:“阳渠水又东,径汉广野君郦食其庙南,庙在北山上,成公绥所谓偃师西山也。山上旧基尚存,庙宇东向,门有两石人对倚。北石人胸前铭云:‘门亭长。’”
      案:庙在今洛阳偃师西北邙山上,今不可寻。施蛰存《水经注碑录》云:“《续汉书·百官志》云:‘郡太守正门有亭长一人。’《后汉书·周泽传》云:‘周堪尝为县令,谒府,趋步迟缓,门亭长谴堪御史,堪便解印绶去。’列侯比于郡守,故广野君庙前亦有石人亭长也。此石像亦不复见著录。”

汉司空碑
      汉时立。《金石录》卷十九云:“政和乙未岁,得于洛阳天津桥之故基。首尾已不完,所存四十五字,字画奇伟。其词有云:‘命尔司空:余回,尔辅。’据此乃尝为三公,盖当时显人,惜其不见名氏也。碑阴有故吏题名百余人,尤完好,笔法不减蔡邕《石经》云。”

汉皇女碑
       汉时立。碑曾用作门槛,故仅存右部首三行,行二十二字,共计隶书五十三字。清文宗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出土于汉魏故城北,文昌阁南。后归周进,现佚失。其文曰:
       女年九岁,字皇女。太尉公玄孙之子,孝廉君之女,司空宗公之外孙也。咨尔体之淑姣;嗟末命之何辜。方龀毁而总角;遭□厉而逝殂。□□□□□□□□远□□□□我后......
       此碑出土后,罗振玉《汉晋石刻墨影》、周进《居贞草堂汉晋石影》皆著录之。刘承干、周进以为曹魏物,而马子云《碑帖鉴定》引陈进宦论述,认为汉碑,皇女即汉灵帝时司空宗俱之外孙女,今从之。

皇女碑

皇女碑



汉孙大寿碑
       汉时立。仅存碑额,篆书二行,行二字,曰:“孙大寿碑”。民国时出土于洛阳,现佚失。马子云《碑帖鉴定》以为汉刻。

孙大寿碑

孙大寿碑



汉李君碑
      汉时立。仅存碑额,篆书二行,行三字,曰:“汉骑都□(尉)李君之□(碑)”。清末出土于洛阳,现佚失。柯昌泗《语石异同评》以为“婉通伟丽,不可方物,汉篆未有其比。”

李君碑

李君碑



汉题名残石
       汉时刻。中已凿空,存隶书十六行,行一至六七字不等,共计三十余字。民国时出土于洛阳,后归罗振玉,现佚失。其文曰:
       魏郡韩妙□、赵国......□郡张汉兴、赵国......魏□□□□、赵国......魏□□□□、□陵......魏□□□□、□陵......魏......起......诵......岱......孝......台......春......殴......
       此石著录于罗振玉《雪堂类稿》。

题名残石

题名残石



魏洛阳北界碑
      文帝黄初二年(公元221年)立。《水经·河水注》云:“河水又东,径洛阳县北。河之南岸,有一碑,北面,题云:‘洛阳北界’,津水二渚分属之也。”

魏中都西界表
      文帝黄初二年(公元221年)立于宜阳。《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裴松之注引《魏略》云:“立石表,西界宜阳,北循太行,东北界阳平,南循鲁阳,东界郯,为中都之地。”
       案:此表当与洛阳北界碑同时所立。

魏伊阙水记
      文帝黄初四年(公元223年)刻。《水经.伊水注》云:“伊阙左壁有石铭云:‘黄初四年六月二十四日辛已,大出水,举高四丈五尺,齐以此下。’盖记水之涨减也。”

魏苗茨碑
      文帝黄初时(公元220——226年)立。《水经.谷水注》云:“谷水又东,枝分南入华林园,历疏圃南,历景阳山北,东注天渊池…池南直魏文帝茅茨堂,前有茅茨碑,是黄初中所立也。”《洛阳伽蓝记.城内》云:“果林南有石碑一所,魏明帝所立也,题曰:‘苗茨之碑。’高祖于碑北作苗茨堂。”
      按:郦氏谓碑、堂并建于魏文帝黄初时,而杨氏谓碑建于魏明帝时,堂为后魏孝文帝所作,当以郦说为是,详见施蛰存《水经注碑录》。又《洛阳伽蓝记》载有国子博士李同轨释碑文之言,足证当为“苗茨”非“茅茨”,郦注误也。

魏钟繇碑
      明帝太和四年(公元230年)立。在今洛阳偃师山化乡东屯村其墓前,见《天下金石志》。

魏曹真碑
      明帝太和四年(公元230年)立。《水经.漯水注》杨守敬疏云:“郦书不载子丹碑所在。《书钞》二百二引《述征记》云:‘曹真祠堂在北邙山,刊石既精,书亦甚工。’”
      按:施蛰存《水经注碑录》云:“曹真碑,郦氏屡言其镂刻之精,今亦不可见。清季陕西长安出土大将军曹真残碑,其石侧亦刻龙矩形,殊简单,不为佳制,此非洛阳之曹子丹碑也。”

魏典论碑
      明帝太和四年(公元230年)立于魏文帝高庙外及太学中。《三国志·魏书·明帝纪》云:“太和四年春二月戊子,诏太傅三公以文帝《典论》刊石,立于庙门之外。”《三少帝纪》裴松之注引《搜神记》云:“火浣布......文帝以为火性酷烈,无含生之气,著之典论,明其不然之事,绝智者之听。及明帝立,诏三公曰:‘先帝昔著典论,不朽之格言,其刊石於庙门之外及太学,与石经并,以永示来世。’至是(景初三年)西域使至而献火浣布焉,於是刊灭此论,而天下笑之。”《水经.谷水注》云:“谷水又东…迳国子太学石经北…魏明帝又刊《典论》六碑附于其次。”《洛阳伽蓝记·城南》云:“魏文帝作《典论》六碑,至太和十七年犹有四碑。”
      按:裴松之云:“昔从征西至洛阳,历观旧物,见典论石在太学者尚存,而庙门外无之,问诸长老,云晋初受禅,即用魏庙,移此石于太学,非两处立也。窃谓此言为不然。”而施蛰存《水经注碑录》云:“《典论》六碑,本在庙外,至晋初始移至太学,附于魏石经之次”,当以裴氏为正。《隋书·经籍志》有《一字石经典论》一卷,至宋时完本亦亡。

魏千金碣石人铭
      明帝太和五年(公元231年)刻。《水经·谷水注》云:“谷水东流,径乾祭门北,东至千金碣。《河南十二县境薄》曰:‘河南县城东十五里有千金碣。’《洛阳记》曰:‘千金碣旧堰谷水,魏时更修此堰,谓之千金碣。积石为碣,而开沟渠五所,谓之五龙渠。’渠上立碣。碣之东首,立一石人。石人腹上刻勒云:‘太和五年二月八日庚戌,造作此碣,更开沟渠,此水衡上其水注其坚也(舍按此句疑有讹脱),必经年历世,是故部立石人,以记之云尔。’盖魏明帝修张、王故绩也。”

魏荀彧宅铭
      元帝咸熙二年(公元265年)刻。《洛阳伽蓝记.城西》云:“西阳门内御道南有永康里,里内复有领军将军元乂宅,掘故井得石铭,云是汉太尉荀彧宅。”
      案:《魏氏春秋》:“咸熙二年,赠彧太尉”,故此铭或在其后也。

魏苏君表
       魏时刻。石近方形,篆书四行,行五字,共计二十字。1915年出土于洛阳,归常熟曾炳章,又归乌程蒋氏,现佚失。其文曰:
       魏故骑督平寇将军关中侯广平曲梁苏君之神道
       此表出土后,马衡有《魏苏君神道考释》,载于容庚《古石刻零拾》。

苏君表

苏君表



晋辟雍行礼碑
      武帝泰始三年(公元267年)立。《水经·谷水注》:“汉石经北,有晋辟雍行礼碑,是太始二年立,其碑中折。”
      按:施蛰存《水经注碑录》据辟雍碑所载泰始三年始行乡饮酒射礼于辟雍之言,疑郦注误三为二,今从之。

晋宗均碑
       武帝泰始三年(公元267年)立。《水经.伊水注》云:“长水出新城西山,东径晋使持节征南将军宗均碑南。均字文平,县人也。其碑太始三年十二月立。”
       按:《后汉书》有《宗均传》(范晔误作宋均),赵一清《水经注释》以为即此宗均,误,详见施蛰存《水经注碑录》。然施氏谓此宗均虽《晋书》无传,而新城属南阳郡,或为修武令宗慈之后。此亦误,新城即今洛阳伊川,伊水所流经处,与太和中所置南阳新城县显非一地。

晋郑仲林碑
晋郑袤碑
      前者为武帝泰始六年(公元270年)立,后者当为泰始九年(公元273年)立,潘岳撰。《水经·.洛水注》云:“休水径延寿城西,水之西南,有司空密陵元侯郑袤庙,碑文缺不可复识。又有晋城门校尉昌原恭侯郑仲林碑,晋泰始六年立。”《文选.竟陵文宣王行状》李善注引郑袤碑文曰:“公虽违华衮,犹朱其绂。”《艺文类聚》卷四十七亦引郑袤碑文曰:“陈谟台阶,翼和鼎实,显绩成于台省,清风畅于所莅,故能老安少怀,远至迩亲,凡厥搢绅之士,所以挹酌洪流,含咀英芳者,犹旱苗之仰膏雨,湛露之晞朝阳也。铭曰:於铄元侯,则天垂象,弘操岳峻,宇量深广,允恭克让,宣哲清朗,有始有卒,可大可久,言由忠信,行履孝友,光光金貂,再冠其首,赫赫皇符,仍拆其部,义格皇穹,德冠群后,清风显烈,没而不朽。”
       按:缑氏休水西南即今洛阳偃师府店滑城河南。郑袤为汉大司农郑兴之后,汉末扬州刺史郑泰之子,《晋书》有传。施蛰存《水经注碑录》:“据本传,郑袤生时未有司空之命,碑作司空,当是追赠。郑仲林《晋书》无传,施氏以为是袤之兄,可备一说。郑袤碑唐时犹存,《艺文》所引,仅为其半。”

晋千金碣石人铭
       武帝泰始八年(公元272年)刻。《水经· 谷水注》:“谷水东流,径乾祭门北,东至千金堨…堨之东首,立二石人…逮于晋世,大水暴注,沟渎泻坏,又广公焉。石人东胁下文云:‘太始七年六月二十三日,大水迸瀑,出常流上三丈,荡坏二堨。五龙泄水南注泻下,加岁久漱噬,每涝即坏,历载捐弃大功,故为今堨。更于西开堨,名曰代龙渠。地形正平,诚得泻泄至理。千金不与水势激争,无缘当坏,由其卑下,水得逾上漱噬故也。今增高千金于旧一丈四尺,五龙自然必历世无患。若五龙岁久复坏,可转于西更开二碣。二渠合用二十三万五千六百九十八功,以其年十月二十三日起作,功重人少,到八年四月二十日毕。”代龙渠即九龙渠也。

晋旅人桥铭
       武帝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刻。《水经·谷水注》云:“谷水又东,左合七里涧…涧有石梁,即旅人桥也…制作甚佳,虽以时往损功,而不废行旅。朱超石《与兄书》云:‘桥去洛阳宫六七里,悉用大石,下圆以通水,可受大舫过也,奇制作。题其上云:太康三年十一月初就功,日用七万五千人,至四月末止。’此桥经破落,复更修补,今无复文字。”
按:在城东七里涧旅人桥之上(今洛阳偃师石桥镇),即《洛阳伽蓝记》所载之七里桥。

晋郑烈碑
      武帝太康四年(公元283年)立。《金石录》卷二十云:“晋郑烈碑,云:‘君讳烈,字休林。’又云:‘曾祖先生,皇祖征君,显考将作大匠,寔有茂德,载在国策。’烈,《晋史》无传,以碑考之,尝为文帝参佐。武帝时,仕为兖州刺史,封东莞男。以疾,征拜议郎,卒于太康二年,追赠右军将军,谥曰僖侯云。”金文明案引《隶续》云:“额题‘晋故右军将军平莞僖侯郑府君之碑’。‘平’字下一字额以损,而铭辞亦微缺,仅存‘莞’字。赵氏以为东莞则误也。晋县亦无‘平莞’,非乡名即亭名也。”

晋太康寺塔铭
      武帝太康六年(公元285年)刻于京师太康寺塔上,后魏时发现于崇义里杜子休宅园中。云:“晋太康六年岁次己巳九月甲戌朔八日辛巳,仪同三司襄阳侯王浚敬造。”见《洛阳伽蓝记》。

晋裴楷碑
      惠帝元康元年(公元291年)立。《太平寰宇记》云:“河南县有裴楷墓,在修义坊十字街北,有碑存。”

晋皋门桥铭
      惠帝元康三年(公元293年)刻。《水经·谷水注》云:“谷水北引渠东合旧渎,旧渎又东,晋惠帝造石梁于水上。按桥西门之南颊文称:‘晋元康二年十一月二十日,改治石巷水门,除竖枋,更为函枋,立作覆枋屋,前后辟级,续石障,使南北入岸,筑治漱处,破石以为杀矣。到三年三月十五日毕讫。’并纪列门广长深浅于左右巷,东西长七尺,南北龙尾广十二丈,巷渎口高三丈,谓之皋门桥。潘岳《西征赋》曰:‘秣马皋门,’即此处也。”
      按:施蛰存《水经注碑录》谓皋门桥恐是《洛阳伽蓝记》所载之长分桥,或然。

晋伊阙路铭
      惠帝元康五年(公元295年)刻。《水经·伊水注》云:“伊阙…右壁又有石铭云:‘元康五年,河南府君循大禹之轨,部督邮辛曜、新城县令王琨、部监作掾董猗、李褒,斩岸开石,平通伊阙。’”
      按:施蛰存《水经注碑录》谓在永康,误。又云“昔毕秋帆访古中州,录《伊阙佛龛记》,犹以为言,疑此刻未坠,然其后亦无得者,殆已凿灭。”

晋左棻志
      惠帝永康元年(公元300年)刻。石长0.273厘米,宽0.143厘米。阳四行,行十字,阴七行,行三至十二字不等,计八十九字,俱隶书,字有界格。志主左棻为文学家左思之妹,《晋书》有传,并有《啄木诗》、《离思赋》、《感离诗》等二十余篇传世。1930年洛阳偃师南蔡庄北燠子山出土,先归张钫,赠与于右任,后流失日本,现无下落。其文曰:
      左棻,字兰芝,齐国临淄人,晋武帝贵人也。永康元年三月十八日薨,四月二十五日葬峻阳陵西徼道内。(以上志阳)
      父熹,字彦雍,太原相戈阳太守。
      兄思,字泰冲。
      兄子髦,字英髦。
      兄女芳,字惠芳。
      兄女媛,字纨素。
      兄子聪奇,字骠卿,奉贵人祭祠。
      嫂翟氏。(以上志阴)
      此志载于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徐传武《<左棻墓志>及其价值》有详细介绍,蒋若是《从“荀岳”“左棻”两墓志中得到的晋陵线索和其他》根据此志出土情况,推知晋武帝峻阳陵方位。

左棻志阳

左棻志阳


左棻志阴

左棻志阴



晋帛护碑
      惠帝永宁二年(公元302年)立。《水经·廛水注》云:“廛水历梓泽东南流,水西南有帛仲理墓。墓前有碑,题云:‘真人帛君之表’。仲理名护,益州巴郡人。晋永宁二年十一月立。”《太平寰宇记》引《郡国志》云:“廛水西南有白仲理墓,前有祠堂。石碑题额曰:‘真人白君之表’。即晋永宁二年志之。”
       按:施蛰存《水经注碑录》谓帛仲理即《抱朴子》之白仲理。葛洪《神仙传》及《太平寰宇记》并有其事迹,且谓是碑约亡于唐末,然宋时犹存其祠,是也。

晋王戎志
       当在惠帝永兴二年(公元305年)王戎葬时刻于京师西郊其墓中(今廛水东,邙山麓一带)。有数百字,题云:“晋司徒尚书令安丰侯王君墓。”《封氏闻见录》曰:“东都殖业坊十字街有王戎墓,隋代酿家穿旁作窖,得铭…”《金石略》亦云:“晋王戎碑,惟存数十字,西京。”

晋刘韬志
       晋时立于其墓中。石高二尺余,为圭形,下有方趺,重一百余斤。隶书五行,前三行十三字,末行六字,计四十七字。结体方整,圆润齐平,金其桢谓有揩法。清高宗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前后洛阳偃师杏园庄掘井时出土,归县人武亿,后归介休马氏,现已佚失。其文曰:
       晋故使持节都督青徐诸军事征东将军军司关中侯刘府君之墓。君讳韬,字泰伯。叔孝处士君之元子也。
       夫人沛国蔡氏。
      案此志与房宣志官名相同,均为使持节都督青徐诸军事征东将军军司关中侯。《通典》卷二十九《职官十一》云:“初,隗嚣军中尝置军师。至魏武帝,又置师官四人。晋避景帝讳,改为军司。凡诸军皆置之,以为常员,所以节量诸宜,亦监军之职也”,知军司随诸军而设,军罢即废。房宣志为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则此志亦当年代相近也。此志出土后,武虚谷亲负归家,后孙星衍、汤毓倬修《偃师县志》,虚谷撰《金石志》载之,始见于世。

刘韬志

刘韬志


晋刘氏志
       晋时立于其墓中。石为长方形。隶书五行,行十一字,计存五十五字。民国初年出土于洛阳偃师扒头村寨壕中,后归周肇祥所藏,现佚失。其文曰:
       晋故大司农关中侯郑舒夫人城阳黔陬刘氏,魏琅琊太守谟之孙,晋使持节领护匈奴中郎将鹰扬将军并州刺史菅丘烈男钦之女。夫人年......
       案:刘氏父钦,见于《资治通鉴》卷七十九:“泰始七年(公元271年)十一月,刘猛寇并州,并州刺史刘钦等击破之。”夫郑舒,系司空郑袤之子,见于《晋书.郑袤传》:“长子默嗣,次质、舒、诩、称、予,位并列卿。”此志罗振玉尝称誉之,著录于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

刘氏志

刘氏志



晋裴氏碑
       晋时立。《水经·廛水注》云:“河南谷城县北,有梓泽。泽北对原阜,即裴氏墓茔所在,碑阙存焉。”
       按:施蛰存《水经注碑录》谓谷城故址在洛阳西北,“郦氏此文,似不止一冢,又未指实名字,故无从考究。”

晋河平侯祠碑
       晋时立。《水经·河水注》云:“河水又东,迳洛阳县北…上旧有河平侯祠,祠前有碑,今不知所在。郭颁《世语》曰:‘晋文王之世,大鱼见孟津,长数百步,高五丈,头在南岸,尾在中渚。’河平侯祠,即斯祠也。”
       按:施蛰存《水经注碑录》云:“当时或以为晋室祥瑞,故封侯立祠焉。此事《晋书》不载,无可考。”

晋郦食其庙碑
       晋时立,成公绥撰。《水经·谷水注》云:“阳渠水又东,径汉广野君郦食其庙南,庙在北山上,成公绥所谓偃师西山也。山上旧基尚存,庙宇东向,门有两石人对倚…石人西有二石阙,虽经颓毁,犹高丈余,阙西即庙故基也。基前有碑,文字剥落,不可复识。子安‘仰澄分于万古,赞清徽于庙像’,文字厥集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