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俗语:“白露见湿泥,一天长一皮”什么意思?看完明白了

 一起种植 2020-09-24

白露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前有处暑后又秋分,今年的白露节气是9月7日,这一天的到来也预示着秋季的寒冷如期而至,因为在农村有一句“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过了白露节气,秋天的夜晚就会越来越凉,而我们的生活方式也要根据白露节气的到来有所改变。过了白露,农村的庄稼基本都进入了灌浆期,再过一个月左右就开始秋收了,这时候的农作物基本就停止了生长,可这句俗语却说“白露见湿泥,一天长一皮”,这是什么意思呢?下面一起种植就带大家了解下这个俗语的含义。

白露见湿泥,一天长一皮

白露见湿泥很好理解,意思是白露节气前后如果下雨,地里的泥土是湿的,那么农作物就会一天比一天茁壮成长,白露节气农作物比如玉米和水稻基本已经进入了成熟期,这时候下的雨对于农作物的意义不是特别大,这个时候的雨水只是起到辅助作用,就算再长也是徒长,雨水如果过多的话可能还会影响农作物的收成,所以这个时候的雨水只能是适宜不能过多。

但有一种农作物却不一样,这种农作物就是红薯,红薯的主产区在北方,北方过了白露节气后普遍气温就会下降到22摄氏度左右,这个气温对于其它农作物的成长会有些影响,但对于红薯的生长来说基本没有过大影响,因为红薯低于15摄氏度才会停止生长,低于10摄氏度长时间才会形成霜冻,在北方霜降节气之前的气温都不会低于15摄氏度,所以在霜降之前红薯都是可以生长的。

为何红薯会在白露下雨后会一天长一皮?

白露过后是秋分、寒露、霜降,三个节气整整有40多天,就算白露之前红薯没有多少雨水,但因为红薯的生长对于自然条件没有过多要求,所以在白露节气开始下雨,红薯还是可以正常生长的。红薯一般有两个种植期,一个是春红薯,一个是夏红薯,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这个俗语中的红薯是夏红薯,夏红薯生长期一般160天-200天,收获的季节在9月末-10月中旬,白露期间的夏红薯正是块根的膨大期,这个时候正是日照充足,昼夜温差温度适宜,水分也适中,所以说红薯每天都长一圈都不夸张。

结语:在农村还有“白露起,红薯生”“白露和稀泥,红薯长一皮”等俗语,这些都是农民经过多年总结出来的经验,事实也是证明白露节气是夏红薯最适宜生长的时期,这个时候的雨水对于红薯生长很有帮助,但对于其它植物却不一定有效果。但今年从目前情况来看,北方的红薯应该是不缺水分了,尤其经过这次台风,如果水分过多的话,最后反而会出现红薯减产的情况,因此,老一辈给我们留下的经验,我们一定要活学活用,大家认为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