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华为】组织的层次丨一起读《华为基本法》第51期

 乔诺咨询 2020-09-24

大家好,今天是木萝卜:一起读《华为基本法》第51期内容,【连载发布】

上期我们一起讨论了华为的求助网络。

我们本期一起来读:华为组织的层次。

▲点击收听木萝卜:一起读《华为基本法》第51期查看往期后台回复“华为基本法”

以下为文字版:

第三章第二节第五十条组织的层次

第五十条的主题词叫做“组织的层次”。现在我们知道,组织的层次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是对华为这个复杂的四维矩阵组织运转有重大影响的问题,让我们读一下原文,看看怎么说。

  (组织的层次)

第五十条 我们的基本方针是减少组织的层次,以提高组织的灵活性。减少组织层次一方面要减少部门的层次,另一方面要减少职位的层次。

这是比较简短的一条内容,所表达的意思也特别清晰。总共包含了短短的两句话。第一句说“我们的基本方针是减少组织的层次,以提高组织的灵活性”。

前面我们回顾整个华为矩阵组织的时候,能够理解灵活性对华为组织就不是简单的提高效率的问题了,而是关乎这个复杂组织生死存亡的问题。获得灵活性,从组织结构的角度来看,就要减少组织的层次,层次多的组织是不可能灵活的,所以“减少组织层次”是华为组织建设的基本方针。

通过减少组织的层次获得更大的组织灵活性,这在组织理论里面是被广泛认可的。在组织结构的设计过程中,不仅仅是华为,而是几乎所有领先的组织都在考虑如何减少组织的层次,这里有一个专业术语叫“组织扁平化”,非常形象,就是要把一个金字塔状态的组织结构压扁一点。

为什么要压扁呢,因为组织层次越多,组织内部的汇报和反馈的链条就越长,那么信息失真就越大,决策时间就越长,运转效率就越低,管理成本就越高。这当然是任何企业都不希望看到的,轻微一点的话会损害企业竞争力,严重一点的话就会直接害死一家企业。所以,如果做得到,大家都愿意组织扁平化,都愿意减少组织的层次。

但是,组织的层次只是组织属性的一个方面,任何一个组织,组织的层次都是和组织的规模以及管理幅度紧密关联的,同等规模的组织,管理幅度越大,组织层次就越少,管理幅度越小,组织层次就越多,管理幅度和组织层次相乘,他们的乘积就是组织规模了。

所以,组织层次不是你想减少就可以随便减少的。如果是在街上开一个小店,店老板带领几名店员,那你自然管理层次就只有一层,但如果是一个像华为这样数万人的企业,到现在是十八万员工,这样大的规模,组织层次多一点也在所难免。

十八万人这么大的组织管理层次到多少层的时候比较合理呢,我们对比一个概念,美国有一支部队,叫海军陆战队,是一个独立编制的部队,这我们都知道,大概就是十八万人的样子。这是世界上最精良的部队,也是管理水平最高的部队,华为曾经在内部还发起过一个向美国军队学习的活动,学习美军作战的灵活性,而海军陆战队又是美军里面作战灵活性特别高的部队,在它的组织层次里面,可以把“作战师”,就是承担战斗任务的“师”级单位当做一级部门,美国海军陆战队有三个作战师,师下面有旅,旅下面有团,团下面有营,营下面有连,连下面有排,排下面有班,这样看的话就有7级组织。基本上同样多的人,华为的组织大概是4个层次。

也用华为的作战单元来举例,比如一级部门有中国地区部,下面的二级部门就是各个省的代表处,代表处下面的三级部门有系统部或者产品部等等,其实现在华为一般就说到三级部门了,再往下就是项目组性质的组织,可以理解为四级部门。

这算是多么扁平的组织呢?我们随便找一个中学进去,可能就会看到里面分为初中部、高中部,这算一级部门,然后有年级组,算二级部门,然后有班级就是三级部门了,如果班里面还分组,就算四级部门了。

你看,三个层次、四个层次的组织是多么常见,而华为18万人,大致也就是四个组织层次,很多一两千人的公司,组织就有四个以上的层次。大家为什么不多学习下华为,把这个组织层次减少一点呢?组织层次少的好处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组织层次少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管理者的管控幅度就会变大,因为这是一个乘法,在结果不变的情况下,一个乘数减小另一个乘数就一定要增大才行,对吧。

所以,中国地区部下面就要领导29个代表处,这还不够,中国地区部下面还要有和各个BG对口的产品事业维度的部门,比如中国地区部运营商业务部,中国地区部企业业务部之类的,在这之外还要有客户维度,面向大运营商客户的系统部,比如中国地区部联通系统部,中国地区部移动系统部等等,除了这些还有资源型部门,就例如解决方案重装旅,项目管理资源池等等,最后地区部还有自己系统内的职能部门,比如中国地区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这些,汇总之后整个中国地区部下属有五十几个部门。

所以,当我们看见少到不可思议的组织层次时,也就会看到大的不可思议的管理幅度。一般来说,限制管理层次减少的最主要原因,并不是管理者不愿意减少层次,而是这样导致管理幅度太大,管不过来,最后管得就不好。特别是华为这样的多维矩阵组织,扁平化之后,各个维度的组织相互交织起来,形成的交点就是相乘的关系,这时候管理和协调的压力都会惊人的大,管理基础跟不上的情况下,组织层次也就减不下来。

华为之所以能够减少组织层次,背后要做出很多努力的。我们能看到的努力最少会包括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分权。

任正非曾经讲过这样的一段话,他说:如果我们把所有权力都收到机关来,机关将来就越做越庞大,成本就越来越高,不产生价值,最后的结果就是公司迟早要垮掉,很多倒下的大公司以及封建王朝的历史都印证了这一点。在目前这个历史的关键时刻,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公司不能有一个庞大的机关,一定要把 权力授下去。(任正非在2014年中子公司董事赋能研讨会上)

华为做的第一个减少组织层次的努力就是分权,特别是大力度向一线授权,任正非说“打不打仗,后方决定;怎么打仗,前方说了算”给予一线充分的授权,这样大幅度减少了上级领导者的工作压力,使得管理幅度增加成为可能。

当然,分权也不是随便就可以实现的,这里就牵涉到华为在减少组织层次方面的第二个努力:大力开展流程建设,以流程为中心建设组织。

近二十年来,华为持续不断地开展流程建设,在整个企业内部建设了十几个大大小小的业务流程,这些流程一方面帮助华为固化了各个业务领域的最佳实践,当然也就对流程上各个岗位的工作要求进行了定义与规范,以此为基础建立的组织被称之为“流程型组织”。

华为的流程体系完善而庞大,专门设立了一个叫“质量与流程IT部”的一级部门,将公司的流程全都IT化了,几乎所有流程都在IT系统中,这些流程大大提高了组织的管控水平,为华为减少组织层次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在分权和流程之后,第三个有助于减少组织层次的努力就是目标、计划与绩效管理体系。IBM专家到华为之后,还给华为带来了一个叫PBC的目标绩效管理工具,推动华为深入开展目标与绩效管理,之后华为开始建设内部的计划与预算管理体系,让每一个员工都有十分清晰的绩效目标和相应的工作计划、预算,这样的话上级领导不用每天去管下属到底在干什么,等最终去验收成果,期间只要按计划的节点去审核一下,有困难的时候去帮助一下就可以了。这样大幅度减少日常管理工作,一个下属占用上级的管理精力也就变得非常少了,管理幅度可以加大一点,组织层次也就能减少一点了。

管理层次越少,管理幅度越大,管理的难度也就越大,而华为通过分权与监督体系建设,通过流程与IT体系建设,通过目标、计划、预算与绩效体系建设,给每一级的管理者提供了强大的管理工具,让管理者能够承担非常大幅度的管理责任,从而减少组织层次,提高管理效率。

从这里我们看到,华为对组织层次的控制是非常认真和严肃的,所以在第五十条里面还有第二句话,这么说:“减少组织层次一方面要减少部门的层次,另一方面要减少职位的层次。”

这里提出来,还要控制职位的层次,就是避免你从部门设置的角度来看,组织层次要减少,同时从职位的角度看,层次也一样要减少。否则,职位层次的膨胀会吞噬组织层次减少的成果,会让组织重新回到官僚体系里面来,所以组织层次的减少,不能只是部门层次,还要涵盖职位的层次。

华为开始设计的员工职位是从7级开始,到22级,其中7到12级是生产体系里面的,所以正常大学毕业后进入华为的员工最低职位是13级开始的,撇开生产部门之后华为的职位层次大概就是10级,这个算不算多呢?对比一下前面说到的同样是18万人规模的队伍——美国海军陆战队,他们是25级,所以华为对职位层次的控制是和部门层次一样关心的,都属于组织层次的范畴,都要减少层次。

好,最后我们再把第五十条连起来读一遍:

(组织的层次)

第五十条

我们的基本方针是减少组织的层次,以提高组织的灵活性。减少组织层次一方面要减少部门的层次,另一方面要减少职位的层次。

第五十条我们就读到这里,下一期节目再见。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乔诺之声立场

读后有什么感言?留言区会友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