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18:47
湘西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武陵山脉腹地,总面积2710平方公里,从北到南横跨7个县市,包括洛塔、芙蓉镇、红石林、吕洞山、十八洞、矮寨和天星山7个园区。 ![]() 作为中国第40个世界地质公园,它拥有全球寒武系标准层型剖面——古丈阶与排碧阶“金钉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奥陶纪红色碳酸盐岩石林、蔚为壮观的切割高原型岩溶台地-峡谷景观,它以浓郁的民族风情被众人所熟知,是地球惠赠给人类的珍贵遗产。 ![]() 古丈阶“金钉子”标志碑 “金钉子”就像一枚大地的书签,标识着年代地层的起始时间,而球接子三叶虫、笔石、牙形刺等标准化石就是确立“金钉子”的重要标识物。 ![]() 来到湘西世界地质公园,可以见证一大地质奇观,那就是距今4亿多年前的地球馈赠——红色碳酸盐岩石林。 ![]() 红石林是指红色或者紫红色碳酸盐岩,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受溶蚀和侵蚀作用形成的红色石柱群,石柱平均高度达到3米以上,聚在一起像森林一样,故名“红石林”。 ![]() 湘西世界地质公园里的红石林,是目前全球在奥陶系红色碳酸盐地层上发育的规模最大的一片红色石林景观。 ![]() 在湘西还可以看到一座座犹如豆腐块似的山,山顶相对平缓,四周绝壁直立,类似平顶山或桌状山,犹如一面面长墙绵延几公里,十分壮观。地质学家将这种岩溶景观命名为“岩溶台地”。 ![]() 湘西世界地质公园的岩溶台地往往与峡谷如影随形,台地越是高度切割破碎,峡谷越是密集深幽。而这种地貌也常常伴随着岩柱、岩墙、瀑布、溶洞等重要地质遗迹的发育。 ![]() 湘西这片热土犹如一座巨大的生态基因库,成为动植物的天堂,园区现存珍稀濒危植物38种,共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8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20种。中生代孑遗植物,“活化石”古水杉目前还生活在湘西大地上。 ![]() 湘西世界地质公园地处我国三大动物地理区的交汇地带,因生态环境保存相对完好,为金雕、大鲵、猕猴、穿山甲等野生动物的生存、繁殖提供了优良的场所,是具有全球意义的我国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 ![]() ![]()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湘西世界地质公园气候湿润、峡谷深切,地势险要。千年以来,特殊的地形地貌、相对封闭的交通条件,形成了风格迥异、多彩纷呈的民族文化,孕育了2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 复杂的地质构造、峡谷陡崖交错的地形、湿润多雨的气候,以及良好的岩溶生态与湘西神秘美丽的人文历史交相辉映,绵延千年,构成一幅独特俊美的生态画卷。 ![]() 寒武金钉,藏大美天地;岩溶奇观,孕万物神奇——这就是湘西世界地质公园! 请点击视频,一起踏入这片奇山秀水,感受时间与空间的交叠,自然与历史的交融,见证一眼万年的大地传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