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承国粹、弘扬文化,京剧电影《大闹天宫》石破天惊

 昵称71217366 2020-09-24

闹瑶池、盗金丹、八卦炉内炼就火眼金睛……本月18号,京剧电影《大闹天宫》揭开神秘面纱,于北京金鸡百花影城举行首映仪式。

作为国家“京剧电影工程”项目中的唯一一部武戏,京剧电影《大闹天宫》由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旗下的福建电影制片厂、福建京剧院、首都京胡艺术研究会共同出品,从启动之初就吸引了广大戏迷、影迷以及业内人士的关注。影片以京剧与电影两种艺术形式相结合将这一经典剧目呈现在观众面前,而《大闹天宫》的成功问世,不仅是京剧史上的一大创举,同时本片对于传承京剧文化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01

高规格组织架构+顶尖主创班底,

京剧电影《大闹天宫》出手不凡

“2017年夏天,彷佛命中注定一般,我与京剧再次结缘。站在《大闹天宫》的舞台上,曲牌、锣鼓点、急急风,依然让我热血澎湃。”谈到京剧电影《大闹天宫》的源起,导演程箓依旧记忆犹新。

作为“京剧电影工程”前两批20部作品中的唯一一部武戏,《大闹天宫》以难度大著称,也因此一直没有剧院申报领接,而相对于第一批前10部作品均由国家级剧团担当,该剧目则是首次由省级院团承担,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当然,这其中的压力并非来自于专业素养的不自信,相反,承接创排任务的福建京剧院向来有着擅长武戏的传统,而猴戏也与福建京剧院有着很深的渊源,京剧界泰斗级人物李盛斌便是福建京剧院的老前辈,其子武生演员李幼斌更创排了当时享誉业界的《真假美猴王》,可以说,福建京剧院与《大闹天宫》冥冥之中早已注定相遇。

主创们所面对的压力,更多的是来自于排演好《大闹天宫》的决心以及弘扬国粹的责任。2011年启动的“京剧电影工程”是京剧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一次电影拍摄,得到了老首长朱镕基同志以及其他中央领导的关注和推动,中宣部将其列为专项重点项目给予支持。此前第一批的10部作品汇集了京剧界最优秀的人才,在国内外饱受赞誉,出于继续为这一“世纪文化工程”添砖加瓦的决心,领下任务的福建人把电影排演工作当成工程来对待,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福建省委宣传部全程指导,福建省文化厅、福建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周密部署抓落实,给予各方面的充分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京剧电影工程前10部电影的领导小组通常都是由院团长组成,而《大闹天宫》则是由省委宣传部长亲自挂帅,省人大、省政协主要领导抓具体、促落实,这样高规格的组织架构与领导班子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

为了排演好这出戏,《大闹天宫》汇聚了京剧界的顶尖班底,在京剧电影工程领导小组专门成立的《大闹天宫》剧目专家指导委员会协调下,多名武戏泰斗以及全国京剧专家就《大闹天宫》的剧本创作、舞台呈现、表演风格等展开研讨。《大闹天宫》的艺术指导团队也可以用“豪华”二字形容,包括李幼斌、杨少春、张四全、张关正、赵景勃、叶应援等京剧界泰斗级人物齐聚一堂,而影片导演程箓本就来自于京剧世家,在戏曲、影视界摸爬滚打多年,积累了丰富的舞台和片场经验。

回顾过往的京剧电影项目,像《大闹天宫》这样大规模的、由全国11个院团武戏精英通力协作,破除门户之见、行业之限的作品几乎是前所未有的,正如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维康所说:“《大闹天宫》为京剧艺术传承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一大创举。”

02

 舞台表演结合电影技术,

绽放京剧艺术之美

《大闹天宫》取材于脍炙人口的经典名著《西游记》,孙悟空的形象也已经家喻户晓,如何在继承传统京剧文化的基础上对这一剧目进行创新,以满足观众在大银幕观看的需求,成为了横亘在主创面前的首个难题,“《大闹天宫》剧组在成立伊始便定下了先有舞台版,再有电影版的大方向”,程箓在导演阐述中谈到。

在这一大方向的指引下,舞台版《大闹天宫》于2017年12月率先与观众见面,在福建京剧院的牵头下,该剧目在福州市凤凰剧院成功首演,美轮美奂的舞台场景、精彩纷呈的武打动作让现场观众拍手称赞,获得了业内专家的一致认可。在导演看来,立足于舞台版,又要高于舞台版,成为了《大闹天宫》电影版的目标,而为了将京剧舞台艺术与电影叙事方式相结合,主创从剧本创作、舞台表演以及舞美布景等多个方面对《大闹天宫》进行了革新。

在剧本创作上,《大闹天宫》基于著名戏曲剧作家翁偶虹的文学剧本进行了二次改编,“戏曲不能离开程式,但是拍摄京剧电影又不能完全被程式所局限”,福建电影制片厂副总经理吴增仙谈到。也正因于此,在进行电影版《大闹天宫》的拍摄时,主创对舞台版的多场戏份进行了删改和重新编排,为了让《大闹天宫》叙事更加紧凑,以适应电影的节奏和时长,原舞台版中的一些武戏部分被精简,同时有效借助平行蒙太奇等电影剪辑手法,让观众更好地代入故事。比如,在孙悟空大败温天君的场景里,巧妙将角色的唱词内容“响天鼓震声势多威武”插入其中,在有效贯穿故事的同时通过剪辑手法让作品真正达到了电影级的流畅度。

另一方面,《大闹天宫》在舞台表演上也进行了一番突破。剧中的灵魂角色孙悟空并非由一个演员主演,而是由中央戏剧学院的王璐、福建京剧院的李哲、北京京剧院的魏学雷和詹磊四名青年武生分演不同场次的孙悟空。四个孙悟空在舞台上各展风采,全方位表现了唱念做打等技艺,有助于塑造更立体丰满的孙悟空形象,从而进一步凸显猴戏的灵动性和趣味性。

“《大闹天宫》最重要的创新,在于京剧结合数字技术在新时代呈现”,在《大闹天宫》的专家研讨会上,中国戏曲电影产业联盟执行主席梁汉森如此形容影片的技术突破。的确,用现代电影技术呈现京剧舞台之美,无疑是《大闹天宫》最为瞩目的一大创新,为了能够更贴合当下观众的影视审美,主创在《大闹天宫》中运用了一些CG、动画等现代技巧,利用现代科技提升电影的整体观赏度。比如,为了强化“金箍棒”这一象征性元素,主创通过CG技术加入了一段孙悟空“舞棍”的画面,增添了影片的趣味性和观赏性;同时在孙悟空大战天兵天将的戏份中,又通过电脑特效制造出大军压境的紧张感。

更重要的是,这些现代化的技术并非简单罗列,而是基于舞台表演,为推进故事主线服务,正如导演程箓所说:“在不伤害戏曲本体艺术形态的前提下,让观众在大银幕前看懂。”借助这些现代技术,电影版《大闹天宫》也成功完成了剧场表演无法达到的效果,将京剧的舞台魅力和电影的制作手法相结合,呈现出了更具视觉冲击力的《大闹天宫》。

03

传承优秀京剧文化,

将《大闹天宫》打造成为“国家名片”

1905年,中国诞生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是京剧电影,1948年,中国的第一部彩色影片《生死恨》也是京剧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京剧电影一直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京剧和电影也一直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正如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闫少非所说:“京剧(戏曲)元素的加入让中国电影的文化底蕴更加深厚。

“它(《大闹天宫》)现在就应该进高等艺术院校的课堂,它完全是个范本,可以进学校去”,在《大闹天宫》的专家研讨会上,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仲呈祥谈到了《大闹天宫》对当下年轻一代观众科普京剧文化的作用。的确,过去一些年轻观众对京剧艺术不甚了解,而京剧经典剧目通常也只在老戏迷中口耳相传,始终无法达到破圈效果,在笔者看来,此时应运而生的京剧电影《大闹天宫》,能够有效助力京剧在年轻观众中的传播,起到传承京剧文化的作用。

一方面,京剧电影《大闹天宫》借助电影科技手段和更加丰富的视听体验展现京剧舞台表演的精髓,能够有效吸引年轻一代观众的注意,让更多观众喜欢京剧,从而达到普及京剧知识、培养京剧爱好者的目的。在导演王小帅看来,《大闹天宫》中精彩纷呈的武戏内容对当下年轻一代观众有很大的吸引力:“影片中的武戏非常精彩,很适合孩童观众。”

另一方面,借助电影这一形式,能够让京剧这一国粹艺术更好地留存,为后世提供宝贵的文献资料,让更多后人了解京剧武戏。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在《大闹天宫》研讨会上提到:“京剧电影工程(的作品)将我们民族传统的那些最精髓的东西保留下来,让我们不断的传承下去。”正如如今的观众在观看100多年前的《定军山》时仍然会拍手称绝,若干年后,观众在重看京剧电影《大闹天宫》时也会被片中展现的戏曲文化所折服,从而彰显出影片历久弥新的价值。

此外,京剧电影《大闹天宫》还承担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开、走出去”的重任。《大闹天宫》总监制、福建京剧院院长金于贤在接受采访时曾谈到,“通过京剧电影《大闹天宫》的排演,能够提升和重振京剧武戏的雄风。”影片的成功上映,不仅能让以《西游记》、孙悟空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同时通过多渠道发行,将影片传播至全国乃至海外地区,也能够让更多人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风采,进一步弘扬国粹艺术,真正将《大闹天宫》打造成为传播优秀文化的“国家名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