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世界上有这样一位老师:他既能培养孩子感悟的能力,又能把孩子的悟性释放出来。 他既能把世界上最伟大的事物规律展现出来,又能还孩子一份安宁。 他对所有的孩子一视同仁,从不偏袒,也从不索取任何报酬。 他宽容温和,从不会因为孩子课堂上的小情绪而厌烦。 他有慈父般的豪放、热情、理性、威严;又有母亲般的温柔、细腻、感性与慈爱。 他有足够的能力,能让每一个孩子成为品德和性格方面的典范,能让每个孩子的心灵得到升华。 他的课堂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可以在白天黑夜中,也可以在阳光或者细雨中。 那么,你愿意将孩子交给他吗? 这位伟大的老师是谁? 大自然! 大自然会变化多端,各种各样美妙的声音,给予孩子无穷的宝藏。在这里,悲伤的情绪将会受到清风的抚慰,幼小的心灵将得到启迪,梦想也在这里将飞翔的翅膀插上。 春天,万物复苏,轰隆隆的雷声从天际响起;小河欢快地低唱,“哗啦啦,哗啦啦”;稻田里,禾苗发出欢快的、细小的声音,“沙沙,沙沙”;蜜蜂在野花中繁忙,“嗡嗡嗡、嗡嗡嗡”…… 夏天,雷电把鼓点敲得响亮,“轰隆隆、轰隆隆”;小青虫趴在叶子上惬意地啃着,“嘎吱、嘎吱”;知了在树上抗议,“知了、知了,太热了!”;海浪哗哗地冲向岸边,带来了疾风骤雨;树梢、屋顶、空地上的雨滴,随风摇摆,“噼里啪啦”…… 秋天,生命翻开了最为精彩的篇章,河流开始放慢了脚步,硕果累累的果园在风中伫立,满山遍野都是成熟而辉煌的景象…… 冬天,他犹如一根无形的指挥棒,在空中挥动,所有的声音戛然而止。只剩下北风呼呼地吹;纯洁的雪花发出瑟瑟之声…… 大自然是一个宏大又精确的乐队,生命、世界、宇宙都交织在一起,组成一篇篇美妙的乐章。你只要张开双臂,细细地听,就能从这盛大而华丽的音乐课上学到很多东西。 不仅如此,大自然还是一位杰出的色彩和造型大师,它描绘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美丽画卷。 遗憾的是,大自然的馈赠,几乎已经从很多家庭生活中消失了。 生活变得越来越忙。 平时,你和你的爱人要去工作,孩子匆忙往返于家和幼儿园之间。 周末,孩子又从父母安排的一个活动,赶往另一个活动。 你们根本没有时间停下脚步,去大自然的世界里呼吸。 大多数,孩子从家里铺着的地毯,走到街上的柏油马路,再到覆盖着塑胶的游戏场。 他从来都感受不到青草的柔软和弹性、苔藓的光滑和清凉、泥巴的细腻和缠绵,或者沙子滑过脚趾缝的感觉。 其实,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有一个巨大的世界等待着我们去探索,这个世界就是大自然。 正是通过探索大自然的世界,我们才能了解生命本身。 尼泊尔的一家儿童早期教育机构发起了国际泥巴节,鼓励全世界人们在泥里玩耍。孩子们穿着耐洗的衣服或者泳衣,一整天的时间都在柔滑的泥巴里,他们体验其光滑、泥泞以及平滑或者砂砾般的质感。他们弄得浑身上下脏得不得了,然后再洗干净。 你的孩子知道泥巴的感觉吗?你自己有过这样的体验吗?为什么不呢? 与自然联结,不仅仅是因为情感方面的需求,实际上,与自然接触还能刺激孩子的早期学习。 大自然的课堂 大自然授课,通常是不费力气的。 当一个孩子沿着沙滩走时,不需要提醒他走慢点,小心一点,脚底的沙子会让他学到这一课。 在一整天的户外活动后,一个挑食的孩子,不需要你追着、赶着、哄着喂饭,他就会胃口大开。 当一个学步期的孩子在成堆的树叶或者长满青草的小路上穿行时,他不会抱怨“太累了”。但是,当他从停车场走向游乐场,即便很短的距离,他也会央求父母:“抱抱,太累了!走不动了!”大自然,能培养孩子的忍耐力。 阳光下的跑闹追逐,会让他一口气喝光大半瓶水,这比父母没完没了的唠叨、提醒:“宝贝,来喝口水,不喝水要上火了!”要有效的多。 事实证明,经常在自然环境中玩耍的孩子,协调性和灵活性都会改善,并且往往很少生病。 体验+大脑=学习 迈入自然,小豆丁知道了,明亮的阳光会让他眯起眼睛,麻雀在她头顶上飞,看起来很小很小,但落下来吃散在路边的饼干屑时,又看起来大的多,从而知道了“大”与“小”的区别。 嗅觉让吉米知道了,花园里新翻的泥土味,让他闻到淡淡的槐花香,并让他感知到海边淡淡的、咸咸的海腥味,这笔书本上描写的要直观的多。 激发创造性 牛顿坐在树下被一个苹果砸中之后,提出了万有引力理论,幸运的是,大自然不需要砸一个人的脑袋才能激发创造力。 美和惊奇与创造性是紧密相关的,日落时的紫色和红色,秋天落叶的黄色、橙色和金色,以及小狗鼻子的柔软光滑,都会让我们充满惊奇。 大自然是创造惊奇的世界冠军,每天,都在给我们这一礼物,只要我们肯花时间去观察。只要和你的孩子一起走出家门,在公园里或者海滩散步,在草坪上放风筝,或者去看日出日落。 当你的孩子试图用小手接住从小草上滴落的露珠时,当他在沙滩上与海浪赛跑时,当他在沙堆前筑起有绿树环绕的复杂城堡时,这都是惊奇的时刻。大自然会给他们提供无限创造的可能性。 在你陪孩子接触大自然之后,要给孩子提供纸、油画棒、彩笔或者颜料等绘画工具,让他画画,他看到了什么。 这是日出时的色彩吗? 你看到的小蜗牛画出来了吗? 小树林的绿色或者海洋的蓝色画出来了吗? 绊倒你的那块小石头画出来了吗? 每次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之后,你都要和孩子一起创作,来激发孩子的创造性。 引导孩子感受大自然 虽然每个孩子都渴望与大自然接近,但并非孩子一生下来就明白如何去聆听、触摸、感受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你要首先去感悟和理解大自然的语言,然后,将听到的、看到的、感触到的描述给孩子,引导孩子去听、去观察、去感触。 比如,你和小家伙一起散步,要引导他倾听大自然的声音。 你听到了吗? 脚下小石子的“沙沙”声 汽车呼啸而过的“呼呼”声 小鸟在树枝唱歌的“叽叽喳喳”声 …… 虽然,小宝宝可能听不懂你的话,但他真的可以自己听到小鸟的叫声,汽车的鸣笛声,小河流过的哗哗声…… 随着他的长大,他不仅会自己去倾听、去观察,还会引导你去听、去看、去观察。 “妈妈,你看,叶子上有个毛毛虫在向上爬!” 一起做自然笔记 “自然笔记”看起来,似乎太深奥了,其实,它很简单,就是和大自然做好朋友,并记录下来。 对于孩子来说,他的语言表达可能不够好,词汇量可能不够多,没关系,除了使用语言、文字,还可以使用绘画来记录哦! 你可以鼓励孩子,让他们按照自然本来的样子,用手中的笔画出来,一条小溪,一片草地,一棵大树,一群小蚂蚁…… 当然,在大自然中,你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收集各种实物,红色的树叶、嫩黄的迎春花、蒲公英的种子……把它们放在记录中,图文并茂,会让自然笔记更生动呢。 孩子能从真正的自然教育中,获得美好和快乐。 如何对孩子进行大自然的教育 一个人的品质、性格倾向和智慧,以及在未来的生活道路中能否对幸福和快乐有感受力,一定与他所感受的自然教育有关。 环境的美好与否,视野是否够宽阔都会影响到孩子最初的性格。所以,作为父母,要带领孩子走进自然,接受大自然的教育。 1、定期陪伴孩子 带领孩子,走入大自然的怀抱,感受自然的气息。 2、从每月中挑出一天为自然日 在这一天,无论孩子是否取得好成绩,无论孩子得到的是鼓励还是批评,都要带他去大自然中放松,把烦恼和忧愁彻底抛出去,让孩子彻底放松下来。 3、收集标本 与孩子一起收集大自然的石头、树叶、种子、昆虫等做标本。 4、自然笔记 给孩子准备一个笔记本,让他做自然笔记。 5、晚上的大自然时间 不论多忙,每周都抽出一个晚上的时间,给孩子讲自然界中某个事物的特点和变化。 6、每月和孩子讨论一个大自然界的秘密 比如,大自然的本质是平衡的,山川和河流是平衡的,根与叶是平衡的,白天与黑夜是平衡的,冬天与春天是平衡的,这种平衡体现了生命的自然规律。 可以从一片树叶来看平衡,叶子的叶脉是左右平衡的,他的形状也是平衡的,这种简单的规律就是大自然真谛的体现。了解这种规律,可以让孩子的内心变得富足,形成和谐、平衡的心理和思维。 ![]() 7、每年的春天鼓励孩子种下一颗植物 当孩子在幼儿园、学校或者托管班待了一天后,回到家,与孩子一起看看植物是否需要浇水,它新长了几片叶子,小花苞是否露出头儿……能让你和孩子从一天的疲倦中恢复过来,拥有一个不那么烦躁的夜晚。 压力是导致疾病的一大因素,如果你能减轻压力,那么,疾病可能就会远离你和孩子。 ![]() 8、把这本自然笔记保存下来 在一篇又一篇自然笔记中,孩子会慢慢学会与大自然交流的方法,学会从在大自然中获得灵感和启发。 所以,请让孩子有机会与大自然建立联系! 内容参考:《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一书,作者赫伯特·斯宾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