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男孩惧怕受罚杀死女童:孩子犯错后,这些不当处理会摧毁孩子一生

 优家教育 2020-09-24

图片来自微博@

一位二胎妈妈向优家的老师诉苦,二宝太调皮,天天都是小错不断,不是今天把姐姐的画笔弄断了,就是明天摔了奶瓶,或者后天去拽狗尾巴,不到三岁就提前进入了“七八岁猫嫌狗厌”的阶段,搞得大人很头疼。

她问老师:你说这孩子总这样,长大以后会不会犯大错误?

对于孩子犯错误,我们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犯错的。但父母不同的态度,往往会决定孩子在犯错之后会有一个怎样的后果。

前几天,一则关于12岁“熊孩子”杀人的惊悚新闻,引起热议。

图片来自微博@中国新闻网

713日,银川一位6岁的女童前往离家不到100米的亲戚家中,与一个12岁,一个7岁的哥哥玩耍,之后一去不回。714日,警方在村子已经被废弃的土方里发现了女孩的尸体。凶手也随之浮出水面,正是12岁的男孩苏某一。

经查,被害人李某某与亲戚苏某一、苏某二,在玩耍过程中从木架跌落,导致头部着地当场昏迷。12男孩害怕女童醒后告诉家长受责罚,用木板击打女童致其死亡。

图片来自微博@中国新闻网

按照正常孩子的思维逻辑,当女童从木架上摔下来了时,第一反应,应该是赶快去寻求大人的帮助,顶多也就只是会辩解、推脱女童摔倒的责任,怎么能把自己的妹妹打死呢?

很显然,这个男孩的行为已经超出了正常人的道德底线。

微博里,有不少人说他是“恶魔”,是天生的犯罪心理。

图片来自微博@

有的网友说“人之初,性本恶”,有的则说“人之初,未知善恶,有了教化,才有后面。”

图片来自微博@

不管人性本善,还是本恶,都离不开一个核心问题,那就是家庭教育。

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曾说:

孩子的问题往往是成年人的问题,每种异常行为的背后,一定与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关。

01

犯错不可怕

怕的是不当的惩罚

在警方的案情通报中,有这么一句触目惊心的话:

苏某一害怕李某某苏醒后,告诉家长受责罚,遂用一木板击打苏某某致其死亡。

因害怕女孩醒来告状,害怕遭受家长责罚,于是一个12岁的孩子就有了下意识的做法——“杀人灭口”。

那么,令人毛骨悚然的“下意识”背后到底掩藏的是什么?

恐惧!

  • 对犯了错误被父母责罚的恐惧!

  • 对伤害女童后承认错误、道歉等一系列麻烦事的恐惧!

伯克(英国作家)说:

没有一种情感能像恐惧那样有效地使精神丧失一切行动与推理的能力。

如此深厚的恐惧,让我们不得已猜测:那个男孩平时犯错后,父母对他的惩罚得有多严厉!

中国有句古语:“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句话告诉我们,犯一些小的错误不要害怕,改正就好了。

其实不然,犯错,害怕的不是错误本身,可怕的是用错误的方法对待错误!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犯很多错,尤其是孩子,他们或许因为能力、或许因为认知,犯错的概率很高。

犯错之后,有些父母就希望孩子口头上必须认错,行动上接受一定的惩罚,让他知道必须为自己所做的事负责任。

让孩子承认错误、教会孩子负责任,是好事儿,可是父母揪着孩子的错误对孩子大加斥责或是不停地说教,这样只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只会导致孩子的各种问题,影响孩子的成长。

尽管很多父母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会看一些方面的育儿书籍,并从中学习一些与孩子沟通的方式和技巧,但一遇到实际问题,还是会回到老路上去:警告、挖苦、说教、责骂、惩罚……

美国儿童教育家海姆·吉诺特说:

惩罚不能阻止不良行为,它只能使罪犯在犯罪时变得更加小心,更加巧妙地掩饰罪行,更有技巧而不被察觉。孩子遭受惩罚时,他会暗下决心以后要小心,而不是要诚实和负责。

孩子表面上诚惶诚恐,其实,内心深处对自己的错误行为根本没有反省,更不会去思考该如何修正自己的错误行为。

有些聪明的孩子会隐瞒错误,逃避责骂,甚至一些极端的孩子会想办法赶快逃离家庭,逃离父母的管束。

南京9岁男孩,因撞碎学校玻璃怕受到惩罚而跳楼自杀,死前给奶奶留下这样一个字条:

 图片来自微博@

男孩这封夹杂着拼音和错别字的遗书,虽然短到不足30个字,却让人看到窒息。

孩子当时内心一定是无比绝望的,采取自杀这种行为,是孩子对所发生的一切评估之后的决定。

据知情人士透露:奶奶对孩子要求很严格,打碎玻璃后,老师说没关系,家长周一来一下学校就行,奶奶不但不肯去反而凶孩子,结果孩子就……

孩子,对不起!家应该是给你提供温暖的港湾,懂你的委屈,给你力量的存在,但事实却是,一块玻璃却让你用命去抵。

苏格拉底曾说:

世上只有两种人不会犯错,一种是刚出生的婴儿,一种是已经死去的人。

犯错这个事儿,谁都不可避免,就连成人也难免会犯一些错误,更何况是一个孩子。

孩子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用不恰当的方式去处理:过分的批评和指责令孩子感受不到包容与接纳。

既不能让孩子坦诚面对自己的过失,更错失从错误中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02

犯错后父母的处理方法

影响孩子未来的格局

每对夫妻一旦升级为爸爸妈妈,都会收到两条消息:一条好消息和一条坏消息。

坏消息是你会犯很多错误,你的孩子也会犯很多错误。

「你是第一次当爸爸或者妈妈,他是第一次当儿子或者女儿。」

好消息是犯错误是学习和成长的大好机会。

「对孩子是这样,对你亦是如此。」

只要你和孩子愿意拥抱、原谅,并想出一个弥补错误的方法,犯错这件“坏事”就能成为成长中的一件“好事”。

1922日年7月4日,美国国庆日前夕。一个11岁的美国男孩,搞到了禁用的烟花炮竹,其中一种威力特大的炮竹叫“鱼雷”。

一天下午,他到一座桥边,朝桥边的砖墙放了一个“鱼雷”。一声巨响,引来了警察,把他带到了警局。

因违反禁令,要罚款14.5美元。14.5美元在当时是一笔大数目。这个孩子没办法,回家找爸爸。

爸爸问:“鱼雷”是你放的吗?

孩子说:是。

爸爸说:罚款我先替你交上,但这钱是我借给你的,一年后还。

在接下来的一年里,这个孩子擦皮鞋、送报纸、打工挣钱,挣回了14.5美元还给父亲。

这个孩子长大后成了美国的总统,他就是里根。

这是他在回忆录中写到的一个故事,他说正是通过这样一件事,让他懂得了什么是责任,那就是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孩子在成长中不断犯错,往往是为了改正错误,不断进步,从而自我完善和成长。

假如父母不给孩子犯错的机会,孩子就会对父母过于依赖,不敢尝试。

更重要的是,孩子不犯错就不知道什么是错,也不会知道改正错误的方法,以及为什么要改正错误的道理,更不会知道正确的是什么。

正如印度哲学家泰戈尔说的那样:

如果你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时,真理也就被关在门外。

父母对于孩子的错误要敞开怀抱,孩子犯错的时候,父母应该做的是引导而不是责骂、惩罚。

运用同理心与孩子进行沟通,教会孩子弥补错误的方法,孩子才会在错误中健康成长。

图片来自微博@

03

了解孩子犯错的原因

因材施教

孩子犯错后,父母首先要做的是分析孩子行为的前因后果,是什么引发孩子的错误行为?孩子的这个错误行为背后的目的是什么?大人是不是在不知不觉中,鼓励了他的这种错误行为?

试着去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而不是单纯地让孩子去承认错误,改正错误。

不过,每个孩子的个性气质各不相同,犯的错也不尽相同,对父母引导敏感度也会不同。父母要了解自己孩子的天生气质,才能因材施

1

活动量大的孩子内在较缺乏结构和限制,他们常常比较容易冲动,不太会考虑后果,所以常会犯错。比如:他过马路从来不注意交通规则;乘地铁在车厢跑来跑去;在幼儿园上课搞小动作等。

他们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通过自己的经验学习,所以他们喜欢尝试错误,用行为的后果来教会自己,妈妈的说教往往没有太大效果。

正如意大利朗根尼西说的那样:

不要给我忠告,让我自己去犯错误。

活动量大的孩子即使犯错,他也会很快忘记,同样的教训要经历好几次才能记住,父母要有心理准备哦!

2

如果孩子的气质天生比较小心谨慎,犯错误的次数会很少,父母会比较省心。

但是,如果孩子犯错了,妈妈也不能过度说教,他天生敏感的气质会让他的内心很容易受到伤害。

有经验的父母要比孩子更早一步做准备,一些预见性的错误,可以在孩子犯错之前就和他讨论、提醒,避免错误的发生。

3

坚持度高的孩子犯错后,常常不愿意低头,这会让父母较为恼火。

不要以为孩子没有表现出自责和后悔的样子,他就没有觉得自己错了。

要知道,孩子做错事时,他的感觉也不好,只是他的自尊心比较强,不愿意再权威面前低头罢了。

以硬碰硬的方式,不是处理问题的合理方法,和善而坚定的态度教会孩子学会表达自己、寻找弥补错误的方法。

参考文献:《发现孩子天生气质》,作者:张黛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