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90后成了家长:孩子们“崩溃”了...

 优家教育 2020-09-24
这两天有一个话题反复被提起,而且在热搜榜上热度居高不下。那就是:
当90后成了家长。
是啊,曾几何时,大家都还以为90后只是一群有个性的新一代的小孩。而一转眼,到了2020年,第一批90后也走到了三十岁的门槛,即将步入而立之年。

而不少90后这时也已摇身一变,成为了新手爸妈。他们面对着80后,70后育儿时也遇到过的同样的育儿难题,同时还要应付新时代背景下层出不穷的新一代育儿状况。

那么,这届曾被贴上“标新立异”的年轻人,当了爸妈之后会发生什么呢?
01
虽然不少90后逢年过节还在调侃“我还是个宝宝”。但别忘了他们的同龄人,另外一批90后:他们英年早婚,成了10后的父母,从此在奔三的路上,除了脱发,还有坑娃……

小时候我们跟父母斗智斗勇,变着法的让买玩具,绞尽脑汁看动画片,瞒天过海地偷吃零食。

但是,天道有轮回,苍天饶过谁?当90后成了父母,他们是怎么和孩子斗智斗勇的?下面是一组真实写照...

视频来源:@他只是个孩子啊

网友评论


@我是奶油鸭 :小时候被那样骗着吃了不少饭呜呜呜

@马西西想改个昵称 :我想知道手机说肚子不疼是怎么做到的...

@桃井小柒 :这个爸爸太逗了哈哈哈这个表情

@多啦a梦和米老鼠 :那个撞到栏杆的小姑凉好可爱!

@豆丁不存在 :哈哈哈 我朋友为了不让他儿子吃糖 告诉他 棒棒糖特别的黏 棍子一拽嘴就被粘下来了

小的时候跟爸妈斗智斗勇。当有一天自己变成了父母,就会发现,孩子们做的那些曾经你做过的事,是多么的可爱。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我们就如同自己把童年再过了一遍。
02
第一次当父母
请多指教

在备受90后追捧的韩剧《请回答1988》里有这样让人泪目的一段: 

老二德善因为被忽视感到无比委屈,爸爸跟她道歉说:

请你原谅。爸爸我也不是一生下来就是爸爸,爸爸也是头一次当爸爸。
图片来源腾讯视频
在当初信息封闭的时代,没有人能告诉他们什么是好的父母,什么是好的教育。

在他们眼中,为孩子牺牲和付出,就是一种天生本能。

如今随着时代发展,更开放和多元的观念被接受,父母的这些理念似乎显得“过时”。

但换个角度想,我们崇尚的先进观念,不也是前人一代一代进步而来的吗?

独生子女、经济发展、科技革新……这些都意味着80后、90后在观念上与上一辈不同。

《国民家庭亲子关系报告》显示,90后父母更愿意鼓励孩子自己做主。

图片来源维达《2017国民家庭亲子关系报告》

当和孩子意见不同时,他们会尊重孩子的意见。

而不是以“一切都是为你好”为名义,绑架孩子的选择。
03

这届父母竟是最会

带孩子的一代

虽然在网上有不少90后父母表示:生孩子就是为了玩,但是对于育儿他们都是持着“严谨”、“求知”的态度。

朋友小王92年生人,今年5月刚当了爸爸。和他聊了几次,就发现这届90后父母的育儿观真是和我们80后不一样了。

“望子成龙”的迫切感好像从没在他身上看到过,反而在我们偶尔计较起孩子的学习成绩时,他还会站出来为孩子说话。

小王总是说“我就希望我儿子能坚持自我,选择他自己喜欢的事儿做,只要他开心、自由地成长就是最好的。”


这样的观念看似“佛系”,却并不意味着放手不管。

说起育儿经,小王立刻变身“学霸”一枚。

小王骄傲地告诉我,他老婆生产前,他专门去参加了爸爸版的“产前课程”,学习如何在妻子生产时安抚情绪;孩子出生后,又学习如何冲奶粉、换尿布、哄孩子睡觉等等。

不仅如此,随着网络上育儿内容的广泛传播,小王还关注了一批育儿专家,时不时翻墙去看些英文原版的育儿知识,甚至还购买了付费的live育儿课程。

现在,小王发现因为经常评论育儿话题,竟然开始被邀请回答一些母婴问题。

小王也毫不保留,将自己在网上学习到的知识、经验汇总,写起了自己的养娃攻略,获得了上千的点赞。

短短不到十个月的时间里,小王就彻底成为了一名“知识型”奶爸。


其实像小王这样的爸爸绝不是个例,现在很多90后父母,正是拿着这种“严谨”、“求知”的态度科学育儿。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父母每天接触太多的育儿知识,甚至其中的一些观点是完全相反的。如何在这样的信息洪流中,辨别、挑选和吸收信息就成了新生代父母的一大考验!

在我关注的一些育儿群里,父母之间的讨论俨然成了一场关于育儿的学术研究。

大家追本溯源,从成分到工艺再到生产,自己找资料找数据,重新分析网站上的婴儿用品安全测评,帮助大家辨别网上的一些“伪科学”,剔除一些“伪专家”。


如今90后父母获取育儿知识的方式越发全面,看待知识的态度也理性了不少,逐渐建立起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科学育儿观念。

可他们也有着自己的烦恼。

知乎上有人问:如何看待中国式父母的教育方式?
有人说:“现代的中国式父母,正经历一些挑战和矛盾。”

“既想给孩子快乐童年,又担心孩子在未来的残酷竞争中败北,不得不报各种培训班。”

“需要让孩子参加早教课吗?”
“每天玩多久手机比较合适?”
“兴趣班和补习班要参加吗?”

《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指出 ,80后父母焦虑指数达68%,高于70后父母。


作为高呼独立自由的年轻人,何尝不希望孩子在快乐的氛围中成长?

只有当上了父母,才感受到身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感。

李诞曾在《奇葩说》中表示,子女觉得开心和自己是最重要的,父母觉得责任和家庭更重要。

因为这个家庭,是父母组建起来的,他们要为此负责到底。


有人说,“风水轮流转的,终有一天,我们也会被更进步的一代嫌弃乃至屏蔽。”

到底什么是“完美的家长”?也许永远没有标准答案。

但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学习和成长,每个人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在此优宝向大家推荐,由心理营养学创始人林文采博士主讲的《童年缺失的心理营养 如何在成年后补足?》系列课程,说不定各位家长可以从中得到新的启发。

也许你还喜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