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悟道:向王阳明学习成为一个厉害的人

 一起成长一起学 2020-09-24

作者:赵小军

王阳明的三句话、十个字

    王守仁(1472—1529年),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后人多称他王阳明。

第一句话:心即理。

几千年前,人们就知道,天地万物间,存在着某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神秘力量,有人谓之“神”,有人谓之“道”,有人谓之“天理”,有人谓之“自然规律”,愚者“拜神”,智者“求道”,学者研究“天理”,及至用科学手段探寻规律,那种神秘力量已经不再神秘。但规律隐含于万事万物中,探寻谈何容易!王阳明走唯心主义路线,提出“心即理”的观点:规律只在你心,你心即是天理,无须外寻,只需内求。

    在“心即理”之下,王阳明进而认为,“心外无物”,他曾以看花为喻: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顔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此一说法似乎不能证明“心外无物”,按佛家的观点,心本空寂,“物来则应,物去不留”,不看花则无,看花则有,恰好证明心外有物。

    但是,正如孔子所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没有什么语言可以准确表达悟者的内心体验。“心即理”或“心外无物”,不是知识,难以理求,王阳明究竟想表达什么呢?那只能自己去悟。有一点可以肯定:你看见的世界,不是那个真实的世界,只是你心所能感受、理解的那部分世界;你看见的人,不是那个真实的人,只是你心所能感知、想象的那个不完全的人;你看见的事物,不是那个真实的事物,只是你能探寻、发现的那个残缺的事物。真实的世界、世人、世事也许十分美好,但你心若失去了感知美好的那部分功能,你看见的就不是美好,一切都会被你的心染上颜色。常人以“眼见为实”,悟者曾经切身体验到,眼前的同一世界,在一刹那间,竟然显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天堂、地狱、仙境、凡间,判然有别,于是顿悟一切外物皆“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顿悟“即心即佛”或“心即理”“心外无物”。

    所以,千万不要从言论上理解悟者的话,他们告诉你的并不是某个道理,而是一种真实体验,一条通向觉悟的路径。你或者顺道前行,或者望而却步,都可算是明智选择。至于指点论述,说是论非,说好道歹,都是没有意义的。

    第二句话:致良知。

    王阳明认为,个个人心有仲尼——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圣人,都心如明镜,智慧通神,那个圣人就是你的“良知”。“夫妇之与知与能,亦圣人之所知所能。圣人之所不知不能,亦夫妇之所不知不能”,你心里的良知不比孔子、老子、孟子、释迦牟尼少一点,也不比他们多一点。不同的是,他们让自己的良知纤毫不染,而你的良知却被掩埋在贪、嗔、痴积聚的心尘中,偶尔才露峥嵘。佛家云:佛是已悟的凡人,凡人是未悟的佛。区别只在于良知是否蒙尘。你若勤于修炼,拂扫心尘,保持一心清净,你就是圣人。

    成为圣人有什么好处呢?你将慧眼大开,看世界是美好的,看世人是美好的,看世事是美好的,于是,你也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幸福,烦恼、痛苦将远离你而去,事在逆境,心有菩提;身处陋室,如居天堂。

    但是,按佛家的观点,求一己幸福,只是小乘道,普度众生,才是大乘道;按儒家的观点,“修己以安人”,才是无上正道;按道家的观点,“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离了众人,无所谓圣人。王阳明以“良知”接“天理”,继承的仍是孔、老、释氏的“大道”,提倡将“小我”的幸福融于“大我”的幸福中,因为“天地有好生之德”,人岂能不积极表达真诚的善良?

    第三句话:知行合一。

    王阳明认为,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知和行只是一件事,知而不能行,等于无知;行而不求知,等于无行。

    王阳明反对“悬空口耳讲说”,他甚至认为,“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学习不能离开实践,离开实践就谈不上为学。若按他的观点,那些一辈子钻在书堆中、从未办过实事的学者、教授,大概只能算“半文盲”,因为他们还没有真正开始“为学”呢!

    俗话说: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俗话又说:一处不到一处迷。

    学习可以继承前人的知识,但真正的智慧只能在实践中感悟,而且,“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李逵,李鬼,拼一拼板斧,便知谁假;真假孙悟空,痛到切身处,便知谁真;真知和伪学,也要在实践中辨明真伪。

    可以说,学王阳明,学到一个“知行合一”,便可受用一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