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杯茶在手,偷得浮生半日闲

 皓皓说吧 2020-09-25

      不知它打哪儿来,也不知它何时来的。那天,我站在窗前给爸妈打电话,目光稍一落下,便撞见这一抹藿香的绿。

楼下有块空地,没见谁在此种过藿香,但看它翠色喜人的样子,好像一直都在,也许不曾有人留意过,但它不在乎,自得其乐地点缀屋角,风一吹,摇曳生姿,清香飘逸。我不由兴奋起来,奔下楼去。藿香半米来高,茎直立,四棱形,从主茎上旁逸出许多小枝,上面缀满了带有锯齿的心状卵形至长圆状披针形绿叶。我凑上前,嗅几缕香冽,掐几片嫩叶,回屋用热水泡一杯茶,静倚轩窗,欣赏那叶片将水缓缓洇润成碧绿,一点点泛出融融的柔意,浅抿一口绿盈盈的藿香茶,有“不待清风生两腋,清风先向舌端生”之感,真乃心旷神怡,芳香悠长。

藿香又名合香,气味宜人,“芳香而不嫌其猛烈,温煦而不偏于燥烈”,是药食同源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的家乡南通,藿香不是什么稀罕物,很少有人特意去栽种打理它,街头巷尾、墙角路边,香清叶绿的藿香随处可见,随手可摘,不管你与人家熟或不熟,都没人会介意,在纯朴善良的故乡人眼里,藿香生来就属于大家,好东西就该与人共享。藿香是一种传统中药,全草都可入药,是知名的芳香健胃、清咳解暑药;叶和茎富含挥发性芳香油,是芳香油原料;果可作香料。清代医学家赵瑾叔《本草诗》云:“藿香入药叶多功,洁古东垣用颇同。佳种自生边海外,奇香半出佛经中。安胎不使酸频吐,正气须知暑可攻。噙漱口中能洗净,免教恶秽气犹冲。”

藿香是盛夏消暑的最佳饮品,我喜欢把它采来,用开水冲泡当茶饮。清雅的藿香气息盈满小屋,沉浸其中,湿润、清爽的藿香茶,给我带来丝丝清凉之意,让我在喧闹的世界中体味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野逸情怀。

夏收夏种时节,骄阳似火,每天“麻麻亮”,妈妈和一帮农人就在地里干活,挥汗如雨,争分夺秒不休息。姐姐告诉我,这段农事叫“双抢”,大人们既要确保夏熟粮油颗粒归仓,又要做好夏种夏播,大家和时间赛跑呢。她将藿香叶片、甚至连着嫩茎扯下来,洗干净,放倒水桶里,浇上呼啦啦的开水,叶儿在桶里翻几个滚,颜色由浅入深渐渐转为黄绿色,香气扑鼻而来。哥哥和姐姐抬着桶,我拿着几个大搪瓷杯,一起将茶水送到田埂,大人们纷纷舀着茶水,咕咚咕咚灌下肚,涤尽一身的疲惫,精气神儿十足,嘴角一抹又下地忙活了。虽无品茶的心思和情调,可对于我们而言,这时候的藿香茶是最香甜,最可口,最幸福的茶了。

藿香是一种有着独特香气的纯天然绿色香料蔬菜,它具有去腥除异,增香开胃,激发食欲的作用,与不同的食材搭配,可烹饪出各种美味佳肴。藿香粥、藿香饺、藿香炒鸡丝、藿香炒腰花、藿香煨鲫鱼汤,营养保健,各具风味。其中藿香饺的制作简单又好吃,是故乡夏日餐桌上的常客。掐一把肥大鲜嫩的藿香叶,洗好控净水,对折成月牙形,中间夹一些芝麻糖馅,或者桂花豆沙馅儿,蘸上面粉糊,放入油锅,中火煎炸成金黄色的芙蓉藿香饺,犹如芙蓉花蕾含苞待放,静心品尝,外脆内酥,香甜爽口,还能消暑祛火,甚妙。该点心已被收入《中国小吃》《中国大百科全书》,成为誉满全国的名点呢。

藿香一如故乡人真挚质朴,不张扬,不抱怨,默默努力,以一颗感恩的心,尽全身心力回报爱它的人。酷暑夏日,如有藿香陪伴,光阴含香、岁月静好!

大家都在看这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