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角是我们餐桌上常见的一道菜,豆角营养丰富,市场需求稳定,全国各地都有种植。 豆角的种植管理极为重要,今天我们介绍一种它的常见病害——锈病。 豆角在整个生长期都能受到锈病的侵染,但在开花期对果实的抗性减弱,对果实的敏感性增强。该病主要侵害叶片,发病初期的叶片出现褪绿黄白色斑点,随着发病严重斑点会逐渐增多,直至密布整张叶片。  当植株现蕾或初花时,近地面的成熟叶先发病,逐步向上蔓延。病斑相应的背面生成黄褐色稍突起的斑痂点即夏孢子堆,夏孢子堆破裂后散出大量的夏孢子,生长后期的老叶片上有时形成黑色的冬孢子堆。最终叶片枯黄脱落,植株矮小,荚少而小,生育期缩短,枯瘦而死。锈菌主要在田间越冬,有病株残留,夏季孢子可在南方温暖地区越冬。通过气流传播和再感染。在高温条件下易发生,在暴雨、高湿的多雨天气中发病最为严重。如地势低、种植过密、通风不良的地块容易生锈。1、实行轮作倒茬。阴雨季节搞好菜田清沟排水,防止低洼地积水。2、豆角合理密植,保证通风良好,及时搭好支架。搞好菜园清洁,及时收获后将病叶清除干净集中焚烧。3、避免在早豆角地中套种迟播豆角。迟豆角和早播重病田应间隔一定距离,严防紧紧相邻。在锈病发病初期喷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 或30%固体石硫合剂150倍液、或25%敌力脱乳油4000倍液加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隔10~15天喷1次,连续2~3次。科学的防治方法会改善病害的发作蔓延,因此前期做好预防措施显得非常重要。【声明】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若侵犯著作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在24小时内删除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