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篆刻》第34期 新秀推介——江 敏

 攸州刀郎 2020-09-25

江 敏

湖南浏阳人,受教于周建国先生、罗光磊先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岳麓印社主席团成员,浏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作品入展:

第十二届全国书法作品展览

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优秀书法篆刻作品展

全国第八届篆刻艺术展

全国第七届篆刻艺术展

第七届全国书法新人新作展

首届“三苏奖”全国书法展

全国“铁人杯”书法作品展

中国(长沙)首届“欧阳询杯”全国书法展

“百年西泠 金石华章”西泠印社大型国际篆刻选拔活动

“百年西泠 乐石吉金”西泠印社大型国际篆刻选拔活动

“百年西泠·乐石吉金”大型国际篆刻选拔活动

缶庐风—纪念吴昌硕诞辰170周年全国篆刻名家作品邀请展

“金石永固”全国青年篆刻大展

第二届弄潮杯钱塘江全国篆刻大赛

文脉流芳第三届海峡两岸中青年篆刻大赛

首届“万印楼奖”国际篆刻大赛暨篆刻名家邀请展(三等奖)

书法报30年巴山夜雨杯全国书法篆刻大赛(优秀奖)

全国中小学师生书法篆刻艺术展(一等奖)

纪念傅抱石诞辰110周年全国篆刻艺术大赛(三等奖)

朵云轩首届“爱国和谐杯”全国青年篆刻选展(三等奖)

长沙市首届文艺新人新作奖

首届、第二届湖南篆刻艺术展(优秀奖)


江敏篆刻创作略论
□ 陈阳静

江敏作为当代中青年印人,受文人艺术理念的审美理想影响,他的篆刻以静穆、典雅、稳健的气息具足文人品味,是当代印坛中工稳印风的佼佼者。他的篆刻以秦汉印为源,以明清流派印为流,追本溯源,再由源及流,这种上与下的求索,使得他的篆刻创作有着清丽质雅的面,细观之又有古穆沉厚的底。

中国印章演进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现象是衍生出文人用印体系,这一体系孕育于唐代,成熟于两宋,至明代中叶以后更多地由文人的独立创作来实现其延续与发展。古代实用印章中优秀的作品,为宋元时期的一些文人艺术家提供了篆刻复兴的方向,但此时的早期篆刻所具备的创作模式仅仅停留在“刀法加字法”的固有模式之中,直到清代中叶,这种眼高手低的状况才有所改观。随着明清流派印的发展,篆刻家们为打破前人篆刻固有模式而主张把书法中的用笔和书写性等引入到篆刻创作中来,实现书法与篆刻风格相互统一、相互转换。“以刀法传笔法”的艺术主张在这时开始兑现,形成“印从书出”“以书入印”的印学思想。

这一思想在明代已经萌芽,已有篆刻家主动意识到了刀法与笔意之间的关系,至朱简提出了“笔意表现论”,表明“刀法也者所以传笔法也”,主张以笔法统率刀法,随后“刀法笔意论”在丁敬为首的浙派和邓石如开创的邓派中得到响应。此时,篆刻创作开始真正重视“笔意”的表现,甚至还意识到“墨韵”表现的必要性。江敏将这种印学思想灌入到篆刻实践中,将“印从书出”观念与工稳类篆刻创作相结合,以便凸显出此类篆风的书法性,从而他的篆刻线条圆健挺拔,工稳与书写性结合,具有张力。江敏的印作从字法上来看,和谐统一。在准确把握古文字的基础之上,他将奇正、方圆、虚实、排叠等巧寓于篆字之中,在平正的基调上寻求鱼龙变化,严谨之中求松活,随字赋形,因字制宜,从而变化自然。

江敏的印作,体现出他对古代传统篆刻的审美态度与追寻,质朴与文雅相融。与其说是一种艺术高度,不如说是艺术家的心性使然。江敏的篆刻创作已足多称者,如转益多师,自当臻至胜境。

(作者系河北美术学院书法学院院长、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书法教研室主任)



作品欣赏

篆书自作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