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土情缘之《苇窝子》

 大豫坊 2020-09-25

苇窝子












晨之风

 















     苇窝子是豫东一带用苇毛樱子做的草鞋的俗称。不过在网上,网友把苇窝子叫做苇翁子,实际上在豫东一带,把苇窝子叫做草鞋应该是统称。文雅一点,也可以把苇窝子叫做“木屐”。





















上个世纪,到了冬天,天寒地冻,那个时候冬天似乎特别的寒冷,鹅毛大雪经常会飘几天。御寒成了一件令人头疼的大事,稍有不慎,就会冻伤皮肤,而脚部受害最严重。不过也有办法,应该说主要是贫穷的缘故。贫困考验智慧,扎根乡土的农民会想出好多办法渡过难关。做苇窝子就是很有效的御寒措施。

记忆里,故乡村落的东面是一个苇塘,大概有十来亩地大小。芦苇都是野生的,自生自灭。到了冬天,芦苇枯黄,最终干枯而死。困难的日子里,村里人用芦苇编席子,苇叶做柴禾。而苇毛缨子也在冬天派上了用场,村人用它垫棉鞋,更多的是用它来做苇窝子。















苇窝子绝对也是技术活,不是谁想做就做的。好像只有村里的能工巧匠才能做得出来。那时候,小孩子似乎都以在冬天拥有苇窝子为最大的骄傲。我小时候就很羡慕那些穿苇窝子的同龄人。很难忘那些场景,那些穿着苇窝子的同龄人,走起路来,高人一等,趾高气昂,很有气势,又似乎很有风度。在冬天走在冻得硬邦邦的地面上,发出“咔、咔、咔”的声音,颇有节奏感。于是内心里就有一个欲望,一定要拥有属于自己的苇窝子。













1988年左右,我上初中。冬天来了,教室里都是用塑料布代替玻璃,还有调皮的学生在上面挖洞。我坐在座位上,冻得不行,尤其是脚,几乎麻木了,大多同学的脚都被冻伤了。父母更是着急,他们想给我买棉靴,根本没足够的钱。碰巧大舅到我家走亲戚,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大舅是木匠,是外祖父所在村里的能工巧匠。可大舅的村里没有苇塘,缺乏做苇窝子的原材料,他让父亲找些苇毛缨子,要为我做双苇窝子。

苇窝子的原材料都是就地取材。实际上就三样:木板底子、苇毛缨子、麻绳子。大舅长年做木匠活,做苇窝子当然不在话下。他用做木匠活剩下的木头很快做好了木板底子。木板底子要做得厚些,显得结实耐磨。特别是下雪天可以在雪地里或者泥地里行走,不至于弄湿鞋面。木板底子做好后,要在上面沿周边用钻头打一周孔眼,孔眼要控制好深度,不能穿透木板底子。然后把搓好的细麻绳连同木楔子用锤子打进孔眼,固定结实。下面就是编苇窝子的过程了,整个过程以麻绳为经线,以苇毛缨子为纬线。编织的时候考量人的眼力,什么时候该收拢,什么时候该放开,还有鞋的封口,这些完全靠编织者揣摩。大舅大概是职业习惯,他还量了我的脚码,力求做出的苇窝子适合我的脚码。大舅的速度还是蛮快的,一上午时间就给我做好了苇窝子。他还专程赶到我家把苇窝子送给我,正赶上三九天气,我心里甭提多高兴了,不亚于穿上了现在的高档皮靴。
















大舅把苇窝子拿到家的当日我就穿上了,走在校园里我似乎很有炫耀的味儿。以前个头在同学里我很矮,穿上苇窝子一下子增高了许多,没有了以前的低人一头的感觉,我好像活出了自信。苇窝子里垫有厚厚的苇毛缨子,后来母亲还为我缝了厚厚的棉垫子。上课时,坐在教室里再也不用担心冻脚了。走路的时候,大概是摩擦生热,苇窝子暖哄哄的。不过穿上苇窝子,不能走路太快,更不能奔跑,只能按照自己的节奏行走。有一次,上课迟到,我穿着苇窝子进班,发出很响的有节奏的声音,全班同学哄堂大笑。等到我坐下,老师把我狠批了一顿才讲课。

穿着苇窝子,尽管模样笨重,但就是暖和。当然穿着苇窝子也有诸多不便,到食堂买饭不能穿,因为人多,一不小心就会摔倒。早上跑操时不能穿,穿上苇窝子是绝对不能奔跑的。后来母亲又给我准备了手工做的棉靴,到食堂买饭或者跑操时穿,其他时间穿苇窝子。就这样,有了苇窝子“保驾护航”,我在寒冬,脚没有被冻伤。应该说,我很幸运。而其他的同学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回到寝室,我经常见他们往脚上涂抹冻疮膏之类的药物。

岁月渐行渐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苇窝子早已退出了人们的视线。今天的我回首困难的年代,还是要感谢苇窝子在寒冬里带给我的温暖。而大舅做的苇窝子也无疑成了一个亲情符号,是大舅编织了我温暖的童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