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司马迁式文人的复仇

 大豫坊 2020-09-25

司马迁式文人的复仇

晨之风

    近日忙里偷闲,又重读了《史记》中的精彩篇章,温故而知新,受益匪浅。与《二十四史》相比,《史记》可圈可点之处甚多,掩卷沉思,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太史公笔下的《史记》正应了鲁迅先生的话——“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正是因为《史记》的文学色彩或者文学意味,所以多少年来,我一直疑心太史公笔下的史实有些地方很值得推敲。我一直认为,凡是文学的东西似乎都有“虚”的成分在里面,与事实有一定距离。尤其是仔细分析了其中一些细节,我认为司马迁著作的《史记》里隐隐地有一股复仇的意味在里面,是为司马迁式文人的复仇。

    中国历史上的文人似乎有着鲜明的个性,大多清高孤傲,自命不凡,空谈者众。那些有着大作为的政治家大多不是文人,文人大多成了统治阶级的装饰品,需要时摆出来,就如字画或者花瓶。所以有了“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说法,“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喻指知识分子不满现状,有所抗争,但又软弱胆小,摇摆不定,做不成大事。但是司马迁似乎是个另类。在古代,“垢莫大于宫刑”,我们不解的是,司马迁为什么要忍受奇耻大辱。

    司马迁受宫刑当然和汉武帝密不可分。当年的汉武帝雄才大略,武力征伐四方。他想创下举世基业,对北方匈奴族发起了致命打击,他的铁拳打击一度让匈奴心惊胆寒,但是自己也遭到几次挫败。汉武帝是个任性的皇帝,成功的皇帝几乎都有点任性,征伐匈奴受挫,李陵孤军深入,最后兵败投降。在处理李陵问题上,汉武帝征求司马迁对李陵战败投降一事的看法。司马迁是文人,文人有的是直率,其实更多的是天真,这和写文章似乎不能划等号。看到汉武帝这么看得起自己,他就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了出来。他说“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虽古之名将,不能过也。身虽陷败,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于汉。事已无可奈何,其所摧败,功亦足以暴于天下矣。”司马迁认为李陵虽然身陷重围,兵败投降,推测他是想寻找机会报效汉朝。汉武帝却不这么认为,他认定司马迁是在“沮贰师,而为李陵游说”,要知道贰师将军是皇帝自己任命的,贰师将军有问题,那就是皇帝犯错误了。在中国,皇帝是永远正确的,皇帝一生气,后果当然严重,在中国这是不变的真理。结果司马迁被下狱论处,他自认为的一颗忠心得来的却是“诬上”的罪名。

    当时司马迁面临选择,要么立即就死,要么苟且活下来。据汉朝的刑法,死刑有两种减免办法:一是拿五十万钱赎罪,二是受“腐刑”,即宫刑。司马迁官小家贫,当然拿不出这么多钱赎罪。于是要活下来就必须接受宫刑。“宫,淫刑也,男子割势,女人幽闭,次死之刑。”接受宫刑应该说当时的司马迁进行了激烈的思想矛盾斗争。司马迁不想就这样死去,如果就这样死了,那是比鸿毛还轻的,没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如果接受宫刑活下去,却让自己以及家族、祖宗蒙受最严重的侮辱。最终他下定了决心:选择隐忍苟活。他要“表于后世”。既然无法“立德、立功”,那就“立言”。他想到了“拘而演《周易》的周文王,厄而作《春秋》的孔子,赋《离骚》的屈原,失明但著有《国语》的左丘明,膑脚但撰写出《孙子兵法》的孙膑,不韦被贬到蜀地但是创作过《吕氏春秋》的吕不韦,被囚禁在秦国却写出《说难》《孤愤》的韩非”。这些人都是圣贤之人,心情郁结,现实不如意,他们退而述之成文,告知后世,让未来的人明白其心志,了解事情的真相。

    司马迁的《史记》实际上是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一场集中总结。他敢于对历史上的至高无上的皇帝“说三道四”。秦始皇“焚书坑儒”,并且对文人大开杀戒,这历来是遭到非议的,即便是今天,文人的所谓罪过无非是政见不同,不至于到了“杀人灭口”的地步。司马迁对秦始皇“焚书坑儒”当然是恨之入骨,但是他毕竟不是历史唯物主义者。所以他把仇恨倾泻到秦始皇的母亲身上,于是赵姬和吕不韦有了一段风流韵事,后来又和嫪毐有染。这个故事其实我一直怀疑,但是据有限的史书来看,没有定论推翻它的。于是秦始皇的老娘成了荡妇淫妇,永远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在中国,侮辱其人莫过于侮辱其娘亲,“国骂”里可以看出来。在司马迁的《史记》里刘邦贵为大汉高祖,后来却成了一个二流子式的人物,他做的好多事情似乎都有点不轨,刘邦成了不仁不义之人。也就是说,刘邦虽然成者为王,但是改变不了小人的本质。而项羽虽然失败了,但还是堂堂人杰。我们在阅读《史记》时总感觉是在读一部经典传奇的小说,里面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我们是在领略文学的巨大魅力,和后来的史书有着很大的区别。这就是司马迁,在娓娓道来中,有时候是在笑谈中,给我们传递了历史的信息。我的观点不一定正确,司马迁的历史信息到底有多少值得相信的,不好说。因为他的历史记载融进了较多的个人情感。

    但是历来的反动统治阶级害怕的不是对手的强大,他们惧怕的是对手有思想,所以绞尽脑汁施行“奴化教育”,中外反动统治者概莫能外。司马迁之所以是司马迁,是因为他的著作至今在影响着史学界,以后还会继续下去。司马迁们当时是寂寞的,但是他们后来却成为“尊崇、膜拜甚至消费的英雄和偶像”。

     为了把自己的思想其实是把自己的灵魂留下来,司马迁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屈辱的宫刑,活了下来。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我觉得司马迁活下来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要做一篇大文章,他要把自己的满腔苦衷倾述在文章中。历史那些受到打击的人为了翻身有好多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人靠权、钱、色,有人靠“拳头、匕首、毒药、刀剑”,还有一种,一般人玩不来的,那就是用笔、用文章来将对手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文人的笔就是他的枪,能杀人于无形。

    汉武帝是个强势皇帝,当然不能容忍《史记》对自己妄加评论,他想在历史上留下个“明君”的美名。他坚信自己有能力把司马迁的思想和观点赶尽杀绝,但让他感到苍白的是,尽管对《史记》百般封杀,但《史记》历尽千辛万苦,还是在后世流传开来,以至于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历史观。尤其是司马迁对于自己的评价,永远地留在了后人的印象里。

    汉武帝和司马迁较量的最终结果是,“汉武帝赢得了一时,但司马迁却赢得了永远”,这就是司马迁式文人复仇的力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