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我班学生点个大赞

 大豫坊 2020-09-25

       晨之风班主任日记随想

(2018 元月4日上午九点)

        过了2018年元旦,各种新闻媒体充满温情,一再提醒人们要防范暴雪的侵袭。 元月三日早上,一场期待已久的细密雪花如约而至。历经一天的飘飘洒洒虽然充满诗意,但似乎还远远不能满足“如旱望云”的人们的心。

        对于这场期盼已久的大雪,每个人似乎都早有心理准备。现在不是旧社会,大家早早备好了冬装。得到有寒流的消息,我第一时间在班内专门就如何防寒作了动员。安排孩子们如何注意行路安全,如何保暖;吃饭时务必多喝热汤,尤其是要加强锻炼,最好喝板蓝根冲剂预防感冒。因为下午第四节刚刚调整了寝室,晚上九点多的时候,我进班又安排了一遍如何防寒迎接降温。将近十点的时候,学生回寝室了。我踏上回家的路,其时雪下得正紧,路上已经全白了,刚好没过鞋面,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出了校门,晚归的车辆亮起耀眼的灯光,很刺眼,映照出密密的斜雪,也很心烦,看不清前面的路。我突然想起一篇文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当然我的心情和林教头是不一样的。我是看了孩子们晚上无恙后,坦然走在回家的路上,林教头走投无路,被逼上了梁山。回到小区自己所在单元楼道前,雪已经掩盖了道路,于是信步走将去。进得屋来,已是十点十分。扑打一下落在身上的积雪,很轻松似的,因为我完成了一天的任务,可以放心睡觉了。

       早上五点多的时候,我已无睡意。这是我多年来的习惯,因为以前当班主任时也是这时候醒来,似乎落下了后遗症。窗外很明亮,其实那是雪辉映照的。我们小区的东面是村落,往日里会有鸡鸣。今日不知乍得,大概是因为下雪,雄鸡也偷懒了吧。因为当班主任,我必须调整以前的作息安排,学生六点起床,我把闹钟定在了五点五十。从学校到家需要十分钟的路程,赶到学校恰好学生起床。下楼出了单元门,一夜的雪落无声,早已无路可走。白茫茫一片,没过了鞋面。因为脚气的缘故,我一直没有穿棉鞋,此时鞋子显得很单薄。顾不上那么多了,于是径直走开去。小区里面的车辆都变成了一大团一大团的,臃肿得成了童话里的物件,那些平时精神的树木也都一反常态。

        校门口已是车水马龙,大多是送学生上学的家长,我一直感觉凡是外宿的学生,家庭应该是改革开放利益既得者,他们的孩子似乎受不了学校住宿的艰苦,其实现在学校住宿条件已经很不错,有的寝室还有空调,这可是以前我们上高中时做梦都不敢想的。看着潮水一样的进校门的师生,我在想,这就是中国教育的特色:当大家还在梦乡享受的时候,我们的孩子们已经书声琅琅了,我们的辅导老师已经抛弃家庭妻儿老小前来辅导孩子们了。

        楼梯很滑,小心翼翼走上二楼,来到教室门前,学生还没有来到。我班拿钥匙的一名女同学来得最早,我们几乎是同时赶到的。接下来,学生陆陆续续到达。教室里响起了响亮的读书声,这是我的要求,文科生必须要有背诵的过硬基本功,并且我还要求最好起立背诵。到六点十五分的时候,全班学生到齐,这让我很欣慰。因为个别班级还有学生稀稀拉拉地来到教室,我还看到有的班级学生因为下雪路滑,大概是受伤了,同学搀护着才走进教室。大概是我昨晚安全教育的原因凑效,我班学生准时或者提前到达教室,并且没有一个学生滑倒的。

       我“重出江湖”再一次担任班主任,思前想后,很有顾虑重重的彷徨。今天孩子们的听话和高素质让我燃起了干好班主任的信心。班级管理是一门综合艺术,它需要班主任、科任教师、学生、家长的共同努力。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学生事情无小事,安全重于泰山,不能停留在口头上。

         突然想起淮阳中学的创办人刘更寿办学时题在教室抱柱上的楹联,“二千石自信未能幸淮水东流不带渣滓污故土;七十子同心向学看柳湖西畔遍栽桃李待成才”,他以此表白自己的办学心迹。这里的“七十子”指的是孔门七十二贤。七十,是举其成数。巧合的是,我班学生总人数也是七十人。我在想,多年以后,真地希望他们也能成为晨之风门下的“七十二圣贤”,这似乎有点高抬自己,如果那样的话,那将是我最大的欣慰。







          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有感于孩子们的战严寒苦读的精神,情不自禁给他们拍下照片,留存一下记忆。

我班的教室,孩子们永远的记忆

百萃亭,2003年以后毕业的学子永久的记忆

1985年建起的实验楼,如今的富洲部教学楼

高一级部教学楼


(有点遗憾,教室拍照没有取下遮阳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