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访淮阳抗日英烈陈行先

 大豫坊 2020-09-25

寻访淮阳抗日英烈陈行先

    晨之风

718,接到淮阳县委宣传部电话,说是要到县城南关寻访一位被尘封76年的抗日英雄——陈行先。凡是抗日英雄,我一概肃然起敬。在中日关系紧张的今天,我感觉很有必要深入挖掘抗日英烈的事迹。于是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根据宣传部的指引,来到淮阳县城南关俗名叫裤裆街的指定的一户人家。

这户人家是抗日英雄陈行先的孙子辈后人。查史料知道,陈行先是民国时期国民政府抗日英雄,在抗日战场上慷慨赴难,为国捐躯,其壮举可歌可泣。但是国共两党间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他的事迹基本上全被埋没了。前不久,国家民政部发文,要对抗战时期国民党的老兵进行抚恤,陈行先的事迹经过媒体披露,迅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特别是他的家乡媒体的关注。

陈行先的事迹被披露实际上是其孙子辈的陈培峰多年呼吁的结果。陈行先的后人全家由于当时身份不明,曾被诬为反革命家属锒铛入狱,后来解放后平了反,举家搬迁到了台湾。改革开放之后,陈学峰来到大陆做生意,目前定居在郑州。陈培峰平时喜欢在网上收看安阳电视台《一帮到底》栏目,他心里一直有一份牵挂在心头,那就是要寻找他已过世的爷爷的身世。也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网上随意输了他爷爷“陈行先”的名字,让他惊讶的是他的爷爷竟然是参加安阳保卫战的一名烈士,这让他惊喜万分。20121018日,陈培峰拨通了《一帮到底》栏目的电话,他告诉栏目记者,他的爷爷陈行先曾经在抗战时期安阳的一次战役中牺牲,可不知道是什么战役,也不知道是在哪个地方牺牲的。《一帮到底》栏目组很是热情,栏目组记者首先联系了安阳市档案局,档案局的工作人员又联系到了安阳市委党史研究室,在市委党史研究室副研究员朱贵强的办公室,经过一番仔细的查阅历史资料之后,在一本发黄的《商震将军》那本书上,终于找到了有关陈行先烈士的一些情况。

在县城南关,我见到了陈培峰,为了尽可能挖掘陈行先的抗战轶事,陈培峰还叫来了自己家族几位年长的族人。于是在和他们的交谈里,我了解了陈行先鲜为人知的许多往事,让人感慨万千。

陈学峰的爷爷弟兄六个,陈行先排行老二。陈学峰的爷爷陈崇先排行老四。据陈学峰听家里老年人讲,二爷陈行先1909年生,18的个头。体格壮实,非常勇猛。他毕业于国民党中央军校高级班。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中华民族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国民党军队承担了正面战场的作战任务。抗战开始时,国民党战场由于指挥失当,节节败退。陈行先时任国民党陆军第32军第141师第四旅补充二团团长。当年113日,第141师奉命防守彰德(今河南安阳)以西一带阵地。陈行先所在的团为该师左翼,以仅仅五百余人的兵力,担负防守东、西八里庄、寺沟村一线阵地的任务。4日拂晓,日军以飞机、坦克为掩护,向陈行先所在的团阵地进犯。陈行先临危不惧,镇定自若,指挥一、三两营官兵拼死抵抗。战斗异常激烈,至午后4时许,两营官兵伤亡殆尽,东、西八里庄阵地相继失守。陈行先随即率领第二营官兵继续抵抗,守卫寺沟村阵地。敌军集中步兵攻击寺沟,但是久攻不下,敌军于是恼羞成怒,集中步骑炮所有兵力,将该村重重包围,然后以坦克为前驱,猛扑陈行先所在的团阵地。双方展开了激烈争夺拉锯战。陈行先率所部据村苦战,不后退一步,毙伤日军多人。但最终在日军炮火的猛烈轰击下,寺沟村俱成瓦砾,该团余部官兵全部战死,陈行先亦在激战中壮烈牺牲。据安阳抗战时期大事记记载:“民国26年(1937年)1019日,国民党第二十集团军总司令兼三十二军军长商震率部由正定转战到安阳。总司令部驻汤阴后李朱村。当时退至漳河以南的还有汤恩伯的二十军团等。是日拂晓,日军500余人从观台附近游过漳河,受到二十军团五十二军二十五师的抗击,敌我双方在漳河两岸激战,相持到23日,日军伤亡惨重,退回邯郸、武安一带。112日,二十军团奉命援晋。敌十四师团乘势于3日强渡漳河南犯。河防部队三十二军一四一师补充二团浴血抗敌,团长陈行先等壮烈牺牲。4日凌晨,安阳火车站失守。城内守军一四二师(崔翼部)孤军苦战。5日下午2时,城池失陷。日军从小西门突入,沿大院街、北马道、北门西、北大街,疯狂奸掳烧杀,共屠杀居民1000余人,烧房2000余间,奸掳无数。”安阳文史也记载了陈行先殉国的事迹。

从史料记载里不难发现,陈行先所在的国民党32军在安阳英勇抗战,谱写了抗战史上的光辉篇章,他们以不足3万的步兵,抗击了近5万现代化装备的日军,苦战半个月,歼敌2000多,开创了抗战史上以弱抗强的又一战例。安阳保卫战最终虽然失败了,但这是日军华北方面军南下以来遭受到的最大的打击,可与北京、太原保卫战相比。安阳守城官兵和居民表现出的不怕牺牲、一往无前、前赴后继的抗战精神,震动了敌军,显示了中华儿女不向敌军屈服的浩然正气,鼓舞了全国人民英勇抗战的斗志。

陈行先战死后,被埋进了万人坑。噩耗传来,141师高鸿文师长痛不欲生,派一排人寻找陈行先的遗体,并发令找不到尸体,有关人员统统枪毙。所幸的是,找到了陈行先的遗体。寻找尸体的一排人员负责将遗体送回陈州(今淮阳)。当时,河南省国民政府随员去淮阳吊唁。陈州府专员亲自守灵三天,追悼会现场气氛悲壮万分,前来吊唁者无不被陈行先英烈壮举感动。陈行先妻子与家人在清洗遗体时,枪伤不算,刺刀伤口11处。陈行先妻子心如刀绞,痛苦万分。自陈行先殉国后,她天天以泪洗面,先是哭瞎了双眼,后来不到一个月就随陈行先去了。陈行先妻子过世后,河南省国民政府特批柏木棺椁入殓,与陈行先合葬。

陈学峰的爷爷陈崇先排行老四,由于历史原因,尽管哥哥陈行先为抗击倭寇战死,过了二十多年,弟弟陈崇先却被诬陷为汉奸,勒令扛着日本旗在工作的地方(现在的新站镇)游街。陈崇先在老家淮阳县城游街,家被抄了一次又一次。因为历史问题,陈行先后人没有考学资格,不让考大学,没资格当兵。可以说在政治上受尽了屈辱,说到这一点,陈行先的侄媳妇年已七十岁的唐昌兰泣不成声,可以理解当年遭受的不公待遇。

采访结束的时候,我们一行人处于对陈行先英烈的崇敬,到淮阳县城南关一处墓地,凭吊陈行先烈士。已近中午时分,暑气蒸人。我们走进一处不起眼的墓地,丛生的杂草掩埋了几个不大的坟堆。这就是陈行先族人的墓地。陈行先和妻子的合葬墓前竖着一块由陈行先的后人立的墓碑,诉说着这位抗日英烈当年不平凡的往事。一行人扼腕墓道,大家向陈行先墓默哀,三鞠躬,表达对这位民族英雄的敬意。

在回来的路上,我在想,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陈行先英烈的壮举不应该埋没,史学界理应在寻找中把他的事迹丰满和真实起来,为我们的子孙留存一段记忆,从而教育我们的子孙要继承先烈遗志,振兴中华民族。目前作为陈行先的家乡应该着手做好的事情是,在今天的幸福生活中要让今人了解抗日战争胜利的不易,同时要为烈士后人送去慰藉,抚慰烈士后人曾经受伤的心灵。能把上述这些事情做好,陈行先英烈的在天之灵肯定会无比欣慰的。

——2013年7月31日

参考资料《安阳保卫战》《安阳抗战大事记》《铁血网》《中华民国史》




陈行先家族孙子辈陈先生,曾是淮阳实小教师




陈行先后人为其立的墓碑




陈行先侄媳妇唐昌兰



陈行先侄子陈先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