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智能”手机

 大豫坊 2020-09-25

“智能”手机

---惊鸿一瞥

教学之余与学生聊天,我问:孩子们,长大之后愿意当老师吗?学生十有八九回答:不愿意,当老师太辛苦啦。

   师生朝夕相处,老师这一行业辛苦与否,学生最有发言权。咱不说两眼一睁,熬到熄灯,每天早上五点半到校,晚上十一点睡觉,还不准关机;也不说改不完的作业、写不完的教案、备不完的课;更不说填不完的表、培不完的训。今儿个咱只说说学校管理冰山一角:“智能”手机。

   按理说学生拿手机上网查查知识,记记单词,是一种不错的方式。有位家长很爱孩子,说“宝贝,等你考上高中,爸给你买部苹果!” 可是实际上手机这把双刃剑,一用就偏,便砍向自己。

   手机的危害可谓大矣!假如你想毁掉一个孩子,那就给他一部手机。这句话已经传为名言。严格的管理使得手机在教室几乎销声匿迹,可是在寝室还存在,可能藏在提包里、床底下、鞋子里、书本里(如把厚书中间挖空)、枕头里。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夜深人静,学生回到寝室,躺在被窝里,打开手机,开始长时间地看,揉揉眼还看,光看还念,惹得室友心里痒抓抓,也想来一部手机,你玩我也玩,咱们一起玩,大家比着玩。时间一长,眼睛近视了,家长见了孩子还心疼地不得了:“孩子啊,该学学该玩玩啊。别光一个劲地学!注意休息。来,爸多给你二百块钱,吃好点!”

   家长扭扭脸就发朋友圈:我家宝贝长大了,学习知道下劲啦!赞!

   小孩扭扭脸,就窃窃地笑,露出暗自得意的深情。心里想能多给五百就好了,马上攒够钱可以买一部更好点的手机啦。

   可是考试成绩出来分值会使真相大白!可能会出现男女双打!

   为了杜绝这种现象,咋办?严查!

   班主任结合寝管人员,一查半夜,“斗智斗勇”。手机、充电器装了半袋子。等到夜班回到家时,已是繁星满天,孩子在发癔症喊爸爸。饭桌上的晚饭,已经冰凉。匆匆扒几口,睡!

   学生在学校,学习在教室,就餐在餐厅,休息在寝室,活动在操场,都有一个对应的地点。可是,半夜了一个学生的床位还空着,人,去了哪里?原来,学生跳墙出去上网去了。有时候网虫出去上网,寝室里的床位上还有人,原来是找人“顶铺”。老师检查时,一看寝室内人数够,一说同学们好好休息吧,便有人偷偷地笑。咋问就不说实话,不当“叛徒”出卖朋友。发现后再次检查时只好挨个进行“脸谱识别”,最后整个寝室楼空床铺大汇总,挨个筛选空床铺,追查到底。

   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劳累了一天,大部分人们都已经进入梦乡了,我们的老师们还在寝室忙碌,他们或者她们,在:

   查就寝!

   查手机!

   查空铺!

   查顶铺!

   对了,第二天早起还要备课!

补充一点:一位走读生,学在学校,住在家里。半夜里溜出去上网,打游戏能过好多关,兴奋得很。孩他妈也很负责任,半夜推开孩子的房门看看,人在睡觉啊!立马悄悄地关上门放心地休息了。原来孩子是伪装大师,把玩具小熊脸朝里放进被窝!

   结论:所谓“智能”手机,不是手机本身的智能,而是学校管理措施,通过检查手机体现出的师生“检查”与“反检查”的智慧与能力。

(作者授权本微信平台原创首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