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晨之风为你讲述《豫东民间的那些个“规矩”》

 大豫坊 2020-09-25

豫东民间的那些个“规矩”

晨之风

老辈人说,豫东的农村都是有“规矩”的。他们所说的规矩,大多就是些“忌讳”。所谓忌讳,是指因风俗习惯对某些不吉利的语言或举动有所顾忌,所以对某些问题可能产生不利后果的事力求避免。小时候,家在淮阳的农村,回想起来,那时候规矩真是很多。因为不守规矩没少受到父母的责罚,至今记忆犹新。

小时候,尤其是春节这一段时间忌讳特别多。过年炸丸子油条,大人会把孩子赶出家门到邻居家去,如果在家里,断不可以说“口渴”之类的话。我妹妹不懂事,因为大人只顾炸丸子油条,不做饭,小孩光吃丸子油条,口渴得厉害,找母亲要茶喝,结果劈头盖脑挨了一顿。母亲不解释,当时我也不知道妹妹为啥挨打,很为妹妹鸣不平,其实我也曾因此挨过打。我家蒸馒头,一个堂妹在我家玩,因为数馒头数目,惹得我母亲勃然大怒。还有一次,我家炸丸子,因为一个丸子在锅里炸了,滚油溅了出来,父亲烧大锅,差点烫着父亲,母亲以为不吉利。在门口放上了磨得飞快的菜刀,堵上了箔篱子(豫东一带过去用高粱杆编成的移动篱笆),说来也怪,经过母亲一番调整后,下面炸东西居然平安无事。还有一次,过年蒸馒头的母亲发现一个馒头没有膨胀,认为不吉利,用菜刀剁成了好多块。母亲还跪下来对着灶王神焚香祈祷,说是不知道哪里的神灵想找茬,央求灶王神协调一下关系。我虽然年龄小,母亲的所作所为都看在眼里,打心底越发佩服母亲的伟大,感觉母亲可以和神灵对话,确实不得了。

春节那一天,规矩更多,稍不留神就挨母亲的吵,搞得我小心翼翼,唯恐做错了事情说错了话。记忆里,大年初一早上,母亲不能起床做饭,必须父亲先起床,到厨房烧水,水烧好了,母亲才起床。然后一家人用热水洗脸,水滚了,母亲开始下饺子。早上必须吃饺子,意味着交好运。并且有一个饺子里要事先包有硬币,谁吃着了谁有福气,这叫做“大年饺子”。好几年,我和弟弟妹妹都比谁吃得快,目的是想尽快吃到带钱的饺子,一旦“大年饺子”被吃到,其他的家庭成员显得很泄气,没有继续吃下去的劲头了。

春节这一天,户外的无论大门小门都要横放上一个木棍,越大越好,意思是“揽财”,大概是怕自家的财运跑掉了。尽管走路很不方便,可是我和弟弟妹妹都不敢去掉。春节这一天,夜壶(豫东一带叫做“尿罐子”)要放在床下面,不能倒出去,到了晚上,天黑透才可以倒出去。这一天据说是财神爷要来家中享用供品,根据每家的表现,会给与奖赏,赐给财运。我还了解,大年初一这天,女人不能动刀,据说,如果这天动刀,新的一年里家里人会有血光之灾。

在淮阳民间也是在豫东其他好多地方,婚丧嫁娶是家里村里的头等大事。日子绝对不能定在农历的初一、十五,也不能定在初七、初八。在豫东,有“喜事请,丧事偎”的说法。办喜事的时候,主人必须郑重其事下个请柬去请客人。现在方便了,但也要打个电话或者发个微信什么的,表达自己的诚心。如果是办丧事,不等主人到家里通知,知道消息的乡邻或者朋友要主动到办丧事的人家里吊唁或者帮忙。现在方便了,但是要在微信群里发个讣告,告知办丧事的时间地点,以便前往吊唁。娶媳妇、嫁女儿的喜事是吉祥事,邻居都会乐意靠近,目的是沾点喜气。需要别人帮忙或者要借用别人家的东西时,被邀请的人都会高兴前往,也都乐意把东西借给办喜事的主家。办丧事时就不一样了,办丧事的这家老少一般不能到其他家族的家里去,特别是穿了孝服更犯忌讳。需要借用别人家的东西,只能让帮忙的人去借。还东西的时候,要给物主一些零钱,算是消灾。小时候,一般是也就是给几分钱,到了九十年代一般给一两毛钱,后来通常是不少于一块钱了。如果送还物品的人忘了给钱,物品的主人一般会提醒的。我很有印象,我门第很近的同属一个家族的叔叔去世,到我家借一个面盆,归还的时候还给我家一毛钱,说是消灾。另外,凡是丧事上用人都不白用。小孩子们爱抢着给出殡的人家拿花圈、灵棚祭件,或者抬祭品礼盒,因为可以得到一毛钱的劳务费。关于婚丧嫁娶的一些豫东民俗我在《红事》《白事》《嫁女》等文章里写过,不再赘述。

说起来豫东那些个规矩,有几个是好像是这里特有的。

熬汤药的砂锅不能随便还给物主。我小时候因为身上毒素多,身上经常长疮,后来姥姥家的一个中医先生给我开了中药,需服汤药治疗。煎中药要用砂锅,母亲去村里一个我叫哥哥的家里借了砂锅,吃了汤药,我病好了,但是砂锅却一直放在我家。我问母亲为啥不送给原主,母亲说,砂锅不能送回去,犯忌讳,除非有人再借砂锅,就这样一直往下传!原主需要用砂锅了,也得到别人家去借,不能说还给人家。

生孩子或者坐月子绝对不能上别人家的宅子。老家对门坐月子的老葛嫂子不经意间到我们家串门子,母亲却一反常态,很有点不高兴。后来老葛嫂子在我家宅子上备了香案,摆上了刀头(一种大肉祭品),放了鞭炮,虔诚祈祷了一下,才得到母亲的原谅。原来,刚生罢孩子不满月的女人不能到别人的宅子上去,会给别人带来灾难。如果触犯了就要祭宅子,说白了叫做赔情道歉,如果不这样,被侵犯的宅子主人不依不饶。即便自己的女儿,生孩子也不能在娘家。记忆里,有一个娘家是老家村里的怀孕女人由于要跟丈夫闹离婚,挺着大肚子回到娘家。父母出于忌讳,却不让自己女儿住进家里,在附近自家的地里搭一个茅草庵,让她住进去。母亲天天去给她送饭,一直到她生下孩子满月之后,才把她接回家里去住。

宰鹅要到十字路口。小学上学回来的路上,看到邻村两个人正站在村子里的十字路口争吵,几乎要大打出手。原来,一个人到十字路口去宰鹅,另一个人从家里出来说,宰鹅的时候鹅头对住了他家的大门口。原来,宰鹅不能在自己家里,而要到十字路口。据说是鹅的灵性强,宰鹅出手要快,必须一刀把鹅头剁下来,不能剁第二刀。不然的话,可能会被鹅魂魄扑到身上,后果也很严重。在十字路口斩下鹅头,据说在此地鬼神魂魄方向感较差,可以使鹅的魂魄远离自己。

不能说自己“四十五岁”。小时候,本村的一个年轻人,去相面,对方母亲与他寒暄,问他母亲多大了。年轻人是个实在人,据实回答,说自己母亲四十五了。不料对方一改热情的神色,在一起没坐多久,不欢而散。后来让媒人捎话说,你说的这个男孩子不十层(脑子不正常)。老一辈人讲,这个年轻人犯了忌讳,豫东一带尤其是淮阳不能说自己“四十五岁”。这里面有个历史典故,传说大清官包公陈州放粮那年是四十五岁,他要到城里微服私访,却遭受官二代曹国舅百般阻拦。民间传说,他遭受了被禁城外、倒吊槐树、挨皮鞭抽打等磨难,后来扮演王八为妓女牵驴才进的陈州城,最终查办了曹国舅,为民除害。他还开仓放粮,救济陈州灾民。包公是陈州老百姓的大恩人,人们把自己的命运和自己爱戴的人物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不愿提起包公为妓女牵驴的事情,所以把“四十五岁”作为忌年,又叫“骂年”,慢慢就形成了忌说“四十五岁”的习俗。后来,这种风俗还在淮阳以外的豫东乃至中原地区盛行。这个典故,年轻人哪里知道,糊里糊涂地错过了一桩姻缘。

另外,豫东一带也有一些规矩很有存在生命力的。譬如,小孩子正月里不能剃头,剃了头会死舅舅。农历二月二这天,妇女不能动针和剪子。因为“二月二,龙抬头”,据说,针和剪子会刺伤龙的眼睛。这一天,如果有打麦场,要在场地里用草木灰画成大圆圈子,越大越好,用来祈求本年度五谷丰登,那些个大圆圈子其实是粮食茓子。端午节这天绝对不能打蛇,如果打蛇,会有蛇精闹得家里不安生。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伤害燕子,老百姓说,燕子是神鸟,谁害燕子,瞎自己的眼。其他的规矩,譬如,早上或上午绝对不能找商家去退换商品,否则商家会认为一天的生意都会不好。看望病人的时间必须选在上午,不能选在农历的初一、十五,要找一个吉利日子。

豫东的这些个所谓的规矩,现在看来也许很可笑,只能说是当时物质生活匮乏的表现。所谓忌讳,是怕一些语言或者行为影响自己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随着国门的打开,全球化的势不可挡,即便是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已经让以前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少了好多规矩,那些个昔日的规矩渐渐被时代淡忘。一些规矩虽然存在,但是有了新的内涵,譬如,数字“8”过去是不吉利的数字,现在居然成为了吉利数字。过去“七不出门、八不回家”,随着春运的到来,这早已成为笑谈。过去,“三六九,出门走。”但是,为了避开出行高峰,今天不少的人却选在初四、初五,或者初七、初八这天外出,因为这些日子更容易买到车票。过去的老规矩都是注重阴历,过生日老辈人都是过阴历生日,现在的年轻人大多记阳历,淡化了阴历的概念。还有些年轻人压根儿不讲什么老规矩,我行我素,时间一长,也没有多少人计较这些规矩了。

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农耕时代农村的那些个规矩是生产力水平低下时人们的必然精神信条,无可厚非。实际上都属于民俗的范畴,有些是出于对大自然的敬畏。几千年来,这些个规矩引导人们的行为,教化民众,让人们顺应自然规律,这是规矩积极性的一面。这些好规矩我们应该继续遵循下来,并且要发扬光大。但也有一些所谓规矩确实有浓厚的迷信色彩,应该坚决摈弃。“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如今,随着现代文明的普及,那些个“规矩”渐行渐远,早已被大家所淡忘,我们应该庆幸,这是社会进步、文明程度提高的表现。

原创整理不易,别忘打赏鼓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