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部剧让我想到“N号房”

 未来电影局 2020-09-25

《契约友情》无疑是将校园与社会、甜美与阴暗结合得极为成功的一部韩剧,控制在短短的8集之中,既有校园情感也有偷拍犯罪的人性问题,甚至还涉及了官场的险恶。

或许在小体量中试图揭示大道理会导致情节推进地过于快速,逻辑不严密的漏洞也时有出现,但从整体观感上看,《契约友情》足够优秀,它展现了被一场自杀串联的高中生是如何在逆境中寻找“真相”,如何在压力下实现自我的成长大戏,最后,他们都奔赴了明亮的未来。

自杀的女生与明媚的校园
 

与其说这是个校园剧,不如说它是个“悬疑剧”。女生申瑞晶生前被迫拍摄了被性侵犯的视频,受到诋毁和威胁,最终在校园自杀。她将自己的手机留给了朋友世允,并且将“打湿的沙子会记得每个脚印”这个句子发送给男朋友和亲近的友人。

但正是这样的证据让被背后主导性犯罪的参议员寻找一切办法来销毁证据,让试图寻找真相的人陷入危险,可以说是离事实越近也就是离杀身之祸越近。瑞晶的男友——外号“钢铁侠”的许敦赫在经历了对瑞晶的不信任以后发现了她自杀背后的很多疑点,他试图找出是谁在迫害瑞晶,也找到了与世允关系很好的男主人公朴灿洪。

朴灿洪当时正因为被校霸欺侮而自身难保,他与许敦赫签下“友情契约”,约定让许敦赫来保护朴灿洪的人生安全,而朴灿洪则需要帮助他找出瑞晶被迫害的真相、揪出幕后黑手。

尽管他们试图像正义使者一样寻找真相,但是说到底这一帮少年少女也只是高中生而已,所以剧中也以很重的笔墨去描写他们的高中生活,有对“女神级人物”的暗恋和刻意的搭讪,也有课堂上的开小差、考试的头痛,在爱好和升学之间作出的抉择。

朴灿洪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均分线上”的普通人到文学写作的天赋被发掘,诗人的本性被逐渐激发,他开始意识到自己身上能够迸发出的力量和光芒,所以努力地提升自己。而问题少年许敦赫则是一点点地将自己拳头下的温柔细腻展现在朋友面前,打破孤独,接收来自外界的温暖。

在叙述青春校园剧情的部分,加了蓝绿色滤镜的镜头让这部剧看起来过于小清新,熟练运用“樱花”、“雪夜”之类的意象,让画面太美和时常出现的暴力因素看起来有一定的割裂,逐渐消失在剧情中的校霸形象似乎是个烂尾,人物不清不楚地被带过,似乎没有任何动机,相比起剧中的其他人物来说都过于单薄。

并不美好的社会
 

整个剧被分为四个部分,其中的每一段用“诗”的意向来串联,但是“诗”这样美好的意向背后是非常现实而残忍的社会。在近期,韩国的“N号房”事件在全球范围内引起热议,事件所揭露的性犯罪行为令人发指,偷拍、下药、视频威胁等手段卑劣,庞大的参与人数也让这个事件揭开空前可怕的犯罪产业链的一角。

在《契约友情》中,自杀的女孩瑞晶,正是与“N号房”的受害者们有着相似的经历,而剧中的操控一切的参议员、被胁迫走上犯罪之路的学生,都仿佛现实中一个个性犯罪事件的复刻。

“N号房”事件相关标语

这些产业链上的每一个人,都是杀死女孩的帮凶,为了满足自己金钱欲望或者肉体欲望而伤及无辜的行为,放置于任何的法治社会都不应该被原谅,所幸的是在剧的最后,恶人被捉拿归案,但是在现实中,权力和金钱的博弈之下,这种“恶有恶报”的结局很少出现。

剧中三位主要女演员的幕后照片

世允的朋友崔由美,由于嫉妒瑞晶的优秀以及她取代自己成为世允最好的朋友,就在恶人的威逼利诱之下在网上发布了诋毁瑞晶名义的帖子。

由美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坏人,却在虚荣心和嫉妒心的作祟之下做出了坏事,成为雪崩时的一片雪花,显然并不无辜,但她的心理真实到可怕,自卑和失去朋友的无助感,在挑唆之下一触即发,而正是一时间冲动犯下的恶行,又让她在往后的生活中不断被这件事影响——担惊受怕和被威胁,可谓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在诋毁瑞晶的帖子被指认出是她所发布以后,由美一度因为自责和恐慌进精神病院。在她身上,可以看见人性的两面,既有美好善良,对朋友世允两肋插刀的一面,也有极端妒忌,为此走上邪路的一面。

在这部剧中,瑞晶的自杀不仅是由于性犯罪对她造成的打击,更是周围人的淡漠、不信任态度给她带来了后续的长久伤害,校园里的同学议论她与同性朋友之间的友情、心怀不轨的男生在看了偷拍视频以后对她暗中指指点点,本应最清楚她为人处事的男友也在心生嫌隙、不免怀疑她是否清白,舆论以及实际的孤立造成的痛苦并不比性侵害她的禽兽更少,本就处在漩涡中心的郑瑞晶只能成为牺牲品。

校园暴力也是这个剧所想表达的内容之一,校霸金大容常年欺侮同学,凭借自己的力量优势威胁处于弱势地位的人,《契约友情》中很巧妙地选取了被欺侮的人的视角,展现了一个观众眼中的懦弱少年是一步步在暗中生长成为犯罪团体的帮凶和走狗。

网络的环境给他制造了不用在他人面前展示自己懦弱形象的契机,匿名相当于是他的第二重身份,用粗暴的语言和充满威胁性的话语来装饰自己树立在社交网络中的身份,但即使如此,他的懦弱本性还是在词句背后显示出来。

他的悲剧性在于自己没有胆量做一个反抗霸凌的人,也没有胆量保持善良,选择传递恶意、成为社会黑恶势力的一份子,针对比他更加弱小的人下手,在被害者的身份上加上施暴人,让人既同情、又忍不住恨得咬牙切齿。

不起眼的“窝囊”主角
 

《契约友情》中的这帮高中生,都并不是完美的主角人设,除了对正义的不懈追求和一点坚强以外,几乎没有“开挂”的超强本领,平平无奇、甚至是校园中的不安分因素。但是这种真实的人物反而更能让观众有所共鸣。

朴灿洪木讷到在前两集几乎让不少观众忍不住评价他“窝囊”——在追女孩的时候呆到一句话都讲不清楚,在被霸凌时只能躺平任打毫无还手之力,在发现比自己强大的人是第一时间想到依附对方,这些并不“闪光”的行为和性格特点让他无比接近普通高中生的样子,让人想起热血漫画中有些中二、满脑子正义理想的少年。

反观国内的一些打着青春校园剧的旗号,实则讲一些臆想中的社会顶尖阶层中精英少年的狗血生活故事,苍白无力,浮夸的精致下是缺乏现实基础的无脑堆砌。《契约友情》中,这群高中生的“社会感”来自于社会黑暗面在身边渗透以后逼迫他们承担责任、走向成熟;而浮夸的剧作中,高中生的“社会感”则来源于对校园剧情的弱化和不断重复“家庭伦理”、“撕逼大战”等有着相似模版和套路的故事,内涵非常单薄。

正如剧里的诗句“打湿的沙子会记得每个脚印”,社会势力渗入校园的可怕、性犯罪产业链的黑暗、霸凌关系中的施暴人和受害人双方的心理,这些问题在今天仍然层出不穷,但是经历时间留下的,会是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社会保护,以及无数类似《契约友情》一样现实的影视剧给观众敲响警钟:只要我们还在反思,现状就终会得到改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