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货】“金姐”品牌创始人禤永明:我的企业靠“三个字”实现品牌升级

 新用户0392xgeT 2020-09-25
00

以下为课程讲话整理(有删减):

大家好,我叫禤永明,是“金姐”品牌的创始人。很高兴能与大家一起学习微信营销,分享金姐的一些做法。

今晚我想谈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我这半个月积极学习微信营销的原因;另一方面我想谈谈“金姐”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企业转型和品牌升级的一些做法。

【微信营销困惑】

我是一个对微信营销经验几乎为0的人,但是我能看到微信营销的未来,比如利用微信海报,可以实现粉丝裂变,可以打造个人IP。

5月13日晚,王总说要招100个合伙人,他估计15分钟100人就会报满。我因为系统原因报名经历了波折,最终赶上末班车进入合伙人团队。成为合伙人当天晚上开始,我决定要用尽全部的功夫来做这件事情。

学完微信营销之后,我自己非常困惑:怎么制作裂变海报?怎么吸粉和变现?如何打造个人IP?如何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产品、品牌?怎么系统化地进行微信营销?怎么带动整个团队重视、运用微信营销?如何才能不错过微信营销的黄金时期?如何运用包括微信营销在内的新手段进行招商?……

我用一天半的时间,把所有的工作全部抛开,老婆说我怎么这么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员工说我不务正业,连粽子都不卖了。

我之所以拼命去完成王总布置的任务,是希望看看像我这样年纪的人还适不适合做微信营销。我这一天多几乎没有合眼,吃饭也不正常,最终取得了一点成绩。我一共找到了39位朋友报名参加学习。其实这样的付费课程找朋友学习真不容易,但是我想了很多办法说服他们,我认为课程有很多的干货,希望身边更多的朋友都受益。

其次,我想用这样一个微信营销课作为自己的开端,看看我这个“廉颇”是不是老了,还能不能吃上饭。我知道我除了勤奋之外,没有任何资本。其实这一切的背后是因为我意识到,我们现在转型升级的过程里,还需要有更多的突破,在思维方面有更多的突破,微信营销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和手段。

我发了两次朋友圈,收获蛮大的,大概有100多人点赞,60、70人评论,今天一共有49个人加了我为好友,这个成绩还是不错的。

【“不变”、“变”,企业品牌升级依靠这三个字】

第二个部分我想谈一谈“金姐”在这两年多的企业转型和品牌升级里的一些做法。对于像“金姐”这样的传统小微企业来说,转型和升级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如果不转型,无异于在等死。如果转型方向不对、方法不对的话,自救要比等死更惨。

“金姐”是一个做了15年的传统企业,我们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002年成立到2014年,我们是按照最传统的经营来做的,那时候要说有一口饭吃没问题,小日子过的还是蛮滋润的。但那时候我明显地感觉到,企业如果继续这样走下去的话,一定会走下坡路,那就离关门不远了。

像“金姐”这样的小企业,面对汹涌澎湃的互联网大潮,究竟路在何方。在2014年7月29日,我对公司管理层正式提出,“金姐”要进行二次创业。二次创业比首次创业要更艰难,因为原来的思想观念、做法都困扰着我们,要做出突破很不容易。

今天有好多朋友问我,你是靠哪三个字实现了品牌的升级?

我认为我们要自救,要做企业转型,要实现品牌升级,最重要的是“不变”,另外一个是“变”,这两个有顺序上的不同,不变是基础、前提,是最重要的东西。

一个企业必须要找到自身一定不能变的东西,心才能安定。要走品牌发展道路三十年不变;要打造金姐成为广西知名品牌,这样的思路和努力都不能变;再一个,我们要传承传统文化,传统工艺,把老味道保留下来,把这个作为金姐的己任,这个也不能变。有这三个不变的话,金姐就能够保持以不变应万变作为发展的基础。

但是一个企业如果一直保持不变肯定很麻烦,所以要寻找“变”。其实找到自己不能变的东西,就是希望整个公司的发展要有战略定力,有了战略定力就可以应付很多事情,也就不可以朝三暮四。“变”就是要以变应变,在我们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产品口味品种品质、企业形象、产品包装、市场格局、品牌定位上都要去变。

我们的市场格局要从原来的横县市场、南宁市场变为广西市场,以后还要做全国市场。我们要把横县的品牌变为南宁的品牌,未来要变为广西的品牌。变就是要改变、改革、创新,我们各个方面都要找到应对现在整个市场发展变化的状况,去做好我们各项工作,所以我们正式提出了公司的总体指导思想:以项目实施推进品牌升级,以品牌升级落实企业转型。

【思路、产品、策划,企业转型升级的三部曲】

转型其实是比较虚比较空的,我们企业要转向“传统企业+互联网”,而不是用“互联网+传统企业”,这就意味着传统企业首先要把自己的产品做好、内功练好,运用互联网新手段进行更多的宣传推广,利用互联网增加一个线上的渠道。

作为一个传统企业,要做转型和品牌升级有几个方面是比较重要的。对“金姐”来说,我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侧重在下面这些方面下功夫。

你要转型就要有实际的东西,我们从品牌升级来进行。而品牌升级在很多时候也很容易落空,我们提出要结合我们的产品,通过项目实施推动品牌升级。所以这两年的时间我们实施了三大项目:“粽里寻她”端午凉粽项目、“金福粽享”春节大粽项目、“倔酱”金姐酱菜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对金姐品牌升级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我要讲的第一点,要形成自己清晰的发展思路。

第二点就是产品,对任何一家公司来说产品都是非常重要的,像金姐的产品怎样保持自己的特色,像老工艺、老味道要保存下来,我们的产品在真正能成为绿色的、生态的产品,这些是我们打造自己产品最基础的东西。

其实我们的产品还有很多缺陷,需要我们不断地改进。比如说我们最拳头的产品(常年化的产品)木瓜酱菜,过去的酱菜是很干的,现在是带汁的,口感不一样,以前是做木瓜丁为主,现在以木瓜丝为主。这种改变,其实是因为当时我已经意识到,我们这样一个拳头产品,如果不做好自己产品的改造的话,很难去走市场。

有一次我到玉林一个朋友那里,他说:“你的木瓜丁应该要改变了。以前吃金姐木瓜丁还不错,但自从吃到别人的木瓜酱菜,对金姐木瓜丁就不感兴趣了,我的员工也更青睐其他品牌了。”

这句话对我的影响特别大,我下定决心改进自己的产品,经过半年的努力,我们的产品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市场上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对于我们传统企业来讲,产品如何更好地保持特色?为了适应市场发展,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来改造我们的产品?在产品的表现形式、推广方式上如何作出改变?这些都是特别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第三个方面特别重要,就是要有策划。我平时跟一些朋友聊天的时候往往会发现,我们这些传统小微企业的老板们是不太注重策划的,他认为策划没有太大的意义,或者他认为设计是比较重要的,策划能重要到哪里去。我认为策划特别重要,好产品、好项目、好品牌都需要策划。

大家看到金姐现在的品牌广告语,叫做“家·香的味道”。在我们开了五六次头脑风暴会之后,策划人陈升奭提出的这句广告语我们特别认同,这句话让我更加明了未来金姐发展整个的路子,思路完全打开了。

“家”是用来做文化、做情怀的,“香”是用来串联产品的。在品牌广告语的指导下,我们做出了金姐系列产品:“酱香”、“粽香”、“茶香”、“花香”四个系列,其中以“酱香”、“粽香”为主,未来我们的产品线可以延续更长。

应该说整个企业的经营活动都需要策划,经过策划跟没有策划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活动主题、活动形式、活动总案、现场执行案、主持人稿、新闻通稿、主PPT、海报文案、布场、礼仪、推文、数据分析都需要有很好的策划。

在我们整个策划设计过程中,我们尽可能贯穿一条主线:“文化+情怀”。我希望金姐的产品融入更多的文化内涵,也要体现更多的情怀。经过这么多策划工作,我希望真正把我们的产品做成活的产品,希望把死鱼做成活鱼,让这条鱼会说话、会唱歌,能得到更多人的喜爱。

我们这几年策划的几个大项目,我觉得做得还是不错的。像“粽里寻她”、“金福粽享”、“倔酱”,这几个项目我们都是一季一季进行下去,“粽里寻她”从2015年开始,到今年是第三季了,这样不断进行地推进,效果相当不错。

【设计、运营、差异化,企业品牌升级的利器】

由于我个人的喜好,我一直跟设计师做沟通,希望金姐的设计能够体现出“简约、唯美”的设计风格,这两点能做到就成功了。金姐的品牌升级在设计这一块上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的起点就是从金姐的LOGO开始改起,金姐品牌的新LOGO也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

我们各个产品的包装还在不断更新的过程,消费者的接受程度还是挺高的。再有就是我们的海报,设计的效果也相当不错。很多朋友跟我讲,金姐的海报还是比较有自己的特色。

同时,也要重视运营推广工作。我们线上线下的渠道,业务销售的工作,逐渐去做起来,前面我们做的一些活动,在形式上是比较多的,我们缺乏的是内容,内容要能够通过运营在各种渠道上体现出来,渠道铺得开,前面所做的各种形式才能发挥作用。比如说端午节的金姐凉粽,2015、2016年我们主要做产品和品牌的内涵建设,2017年侧重于做市场推广,我们今年做了特惠尝鲜、包一份粽子给最爱的人、公交车车体广告、“粽里寻她粽享会”等推广活动,许多业界大咖参加了我们的活动,效果非常好。

我们也尝试做更多运营推广的工作,比如跟一些大平台联合做推广活动,有些学校邀请我到课堂上给小朋友们上端午传统文化特色课,我想如果能够让我们的传统文化传播到校园里面,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我认为做差异化很重要,我们主要在产品差异化和品牌差异化上做好。现在做同样东西的人非常多,如果你不能在产品和品牌上体现出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那就非常困难了。

最后,坚守是最重要的。金姐三代传承,需要我们一代一代人把更多艰苦的工作做好。以传承传统文化和传统老工艺为己任的金姐品牌,我觉得“坚守”是非常有价值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