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0226 每周唱一歌009——牡丹识别歌诀

 资源与环境保护 2020-09-25

牡丹(刘胜祥,广州华南植物园,20180113)

牡丹识别歌诀

落叶灌木国色美,羽状复叶两三回。

顶生小叶宽卵形,三裂中部观花醉。

花生枝顶缤纷色,花形优美夺花魁。

黄色柔毛心皮被,蓇葖黄褐硬毛缀。

原产秦岭大巴山,根皮入药病痛退。

有此倾城好颜色,雍容焦骨坚不摧。

                                 ——张垚

北宋思想家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提到:“自李唐以来,世人甚爱牡丹。”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在《赏牡丹》中赏出了牡丹的雍容华贵,美艳绝伦。

“娇含嫩脸春妆薄,红蘸香绡艳色轻。”徐夤在《尚书座上赋牡丹花得轻字韵其花自越中移植》中用拟人的手法盛赞了牡丹的艳丽。

“虚生芍药徒劳妒,羞杀玫瑰不敢开。”徐凝在《开元寺牡丹》中用鲜明的对比烘托出了牡丹艳压群芳。

“牡丹芳,牡丹芳,黄金蕊绽红玉房。千片赤英霞灿灿,百枝绛点灯煌煌。”白居易的《牡丹芳》犹如一幅国画,描绘出牡丹花的丰姿神韵。

“迟开都为让群芳”殷文圭在《赵侍郎看红白牡丹,因寄杨状头赞图》中描述了牡丹敢让百花先的高尚风格。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李白《清平乐》三首极写牡丹的丰姿秀色,借吟牡丹来赞杨妃的美貌,以花喻人,借花抒情,申述心志。

牡丹工艺品 (刘胜祥,广州华南植物园,20180113)

在国人的传统意识中,牡丹不仅端庄妩媚,兼有色、香、韵三者之美,已成为富贵、吉祥、幸福的象征,代表着人们美好的祝愿。想必大家对“花中之王”的牡丹已经非常熟悉了。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属毛茛科芍药属牡丹组,为落叶灌木。叶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顶生小叶宽卵形,3裂至中部,裂片不裂或2-3浅裂;叶柄和叶轴均无毛。花单生枝顶;花瓣玫瑰色、红紫色、粉红色至白色,倒卵形;心皮密被淡黄色柔毛,革质花盘全包住心皮;蓇葖密生黄褐色硬毛。花期5月;果期6月。牡丹原产于中国西部秦岭和大巴山一带山区。喜凉恶热,宜燥惧湿,喜阴。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土壤或砂土壤,忌粘重土壤或低温处栽植。牡丹花色多样,花型优美,具有很强的观赏价值,是我国栽培最普遍,品种最多的牡丹。根皮供药用,称“丹皮”;为镇痉药,能凉血散瘀,治中风、腹痛等症。

然如今我们观赏的牡丹多为通过野生种的驯化或在此基础上通过突变和人工选择得到的栽培品种。中国是牡丹的原产地,也是栽培牡丹的发源地,有记载的中国牡丹就有两千多年历史。我国牡丹在长期的栽培驯化过程中,形成了以中原、西北、江南和西南等品种群( 亚群) 为代表的,具有不同花瓣颜色、花瓣数目、花型和叶型的栽培品种近l 000个,遍布全国各主要城市。

据《古琴疏》记载,观赏牡丹栽培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在宫苑庭园中开始普遍,至隋朝进行园艺栽培,经唐朝到宋朝(1070年左右),栽培日盛,品种数量巨增,著名的芍药三谱记载扬州品种103个。此外,《洛阳花木记》记载洛阳当时有芍药品种41个。由于品种增多,古人于此期开始对品种进行归类。如《芍药谱》中将芍药分为冠子、髻子、缬子、楼子、丝头、单叶、多叶、鞍子等8种花型,而《洛阳花木记》则将芍药按花型和花色分为千叶黄花、千叶红花、千叶紫花、千叶白花和千叶桃花等5个类型。此后芍药的品种有所消长,但总的趋势仍在增多,至明清,芍药栽培已相当昌盛。《花镜》中整理出当时的芍药品种88个,且将之依色系分为黄色、深红色、粉红色、紫色、白色等类。可见,古人对于芍药品种的分类多以花色、重瓣型为主要依据。我国学者周家琪(1962)提出了单瓣类、千层类和楼子类等共311型的花型分类方案,为现代牡丹芍药品种花型分类奠定了基础。

牡丹作为原产中国的特有生物资源,具有丰富的观赏及药用价值。如今,牡丹可大面积栽培,生态经济作用突出,其籽产量高,籽油品质优良,是集营养保健于一体的无公害有机食品,油用牡丹栽培可为游客提供集风景观赏、美食体验、身神健康为一体的复合式牡丹文化生态休闲游,已成为构建和谐中国、建设美丽家园的一项战略投资。

在农历戊戌年元宵到来之际,小编借吴湖帆的《清平乐元夜观牡丹》祝大家元宵喜乐,富贵吉祥!

清平乐 元夜观牡丹

春寒料峭。晓梦啼莺少。

银市华镫相映照。明月今宵更好。

荧荧一朵花王。上元千载无双。

风靡人间紫陌,魂消天下红妆。

参考文献

[1]王毓容,郑厚权.唐宋牡丹诗词与牡丹文化[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9(3).

[2]周志钦等.牡丹组野生种间亲缘关系和栽培牡丹起源研究进展[J].园艺学报,2003,30(6).

[3]郭先锋.中国芍药分类学研究进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24(3).

牡丹(刘胜祥,广州华南植物园,20180113)

作者简介

        张垚,2010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并于当年考取华师植物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师从刘胜祥教授。现就职于山西省阳泉市林业局,从事林业调查规划工作,林业工程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