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秋沙鸭等10种/胡闽/湖北鸟类资源006/20200827

 资源与环境保护 2020-09-25

1. 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

形态特征:体长约52-62cm的中型游禽。雄性头黑绿色,具长羽冠,上体黑色,体侧、下体白色,两胁具黑色同心斑纹,形成显著的鳞片状斑纹,以此与区别于普通秋沙鸭,胸白而有别于红胸秋沙鸭。雌性头和上颈棕褐色(普通秋沙鸭雌鸟颏为白色,为两种秋沙鸭雌性个体的区别之一),羽冠短,上体灰褐色,下体白色,两胁处同雄性个体,具有显著的鳞片状斑纹。

虹膜褐;嘴红色或暗红色,嘴峰黑色,尖端淡黄色;跗蹠橙红色。

生态习性:繁殖于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多石的溪流、河谷中。秋冬栖息于开阔地区的江河、湖泊。性机警,稍有惊动就昂首缩颈不动,随即起飞或急剧游至隐蔽处。成对或以家庭为群,潜水捕食鱼类,此外还有石蚕科的蛾以及甲虫等。

保护:国家级;《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2015)濒危级别(EN)。

分布概况:在中国长白山、小兴安岭和大兴安岭地区繁殖。湖北省中部沿长江周边湿地,汉江的谷城汉江湿地公园、丹江口水库等湿地有分布,为冬候鸟。

2. 白头硬尾鸭Oxyura leucocephala

形态特征:体长约43-48cm,中型游禽。雄鸟头白,顶及领黑色,到下颈逐渐变为栗色。雌鸟头部额和眼以上头顶一直到后颈黑褐色,羽尖棕色,眼下有一白色纵纹从嘴基至枕部,白色纵纹下又有一黑色纵纹。

虹膜黄色;嘴基部膨大,雄鸟蓝色,雌鸟灰色;跗蹠灰棕,其关节及趾等均黑褐色。

生态习性:游泳、潜水及飞行等姿态与其他鸭类相较,更似䴙䴘类。游水时,尾部常上翘;从水面起飞时,常在水面掠过相当的距离,才得离开水面。食物一般为鱼、蛙、软体动物、甲壳类及蠕虫等。

保护:《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2015)极危级别(CR)。

分布概况:中国繁殖于新疆西北部,在乌鲁木齐市的白湖近年有稳定的繁殖记录,内蒙古西部的鄂尔多斯、天津均有分布记录。湖北省为冬候鸟,在洪湖曾有越冬记录。

3. 䴙䴘Tachybaptus ruficollis

形态特征:体较小,前趾各具瓣蹼;上体黑褐而有光泽,眼先、颏、上喉等黑褐色;下喉、耳羽、颈侧栗红色;上胸黑褐色、羽端苍白色;下胸和腹部银白色;尾短,呈棕、褐、白等色相间。幼鸟的头部沿着颈部有非常明显的白色斑纹。

成鸟春末到秋季,嘴喙颜色为黑色,前端有象牙白色,嘴基有明显的米黄色,颈侧羽色红褐色,背部黑色;冬季嘴喙呈土黄色,颈侧呈浅黄色,背部黑褐色。

虹膜黄色;跗蹠和趾等均石板灰色。

生态习性:栖息于湖泊、池塘、河流等地。食物以小鱼、虾、昆虫等为主。单独或小群在水上游荡,善潜水,一遇惊扰,立即潜入水中。在水生植物丛中营水面巢。

保护:《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2015)无危级别(LC)。

分布概况:普通亚种见于除台湾外的全国各地。湖北各地湖泊、水库、池塘等湿地均有分布,留鸟。

4. 凤头䴙䴘 Podiceps cristatus

形态特征:体形最大的䴙䴘(50cm),颈修长,有显著的黑色羽冠。下体近乎白色而具光泽,上体灰褐色。上颈有一圈带黑端的棕色羽,形成皱领。后颈暗褐色,两翅暗褐,杂以白斑。眼先、颊白色。胸侧和两胁淡棕。冬季黑色羽冠不明显,颈上饰羽消失。足位于身体后部,有蹼,爪钝而宽阔。

雄雌差别不大。与赤颈䴙䴘的区别在脸侧白色延伸过眼,嘴形长。

虹膜-近红;嘴-黄色,下颚基部带红色,嘴峰近黑;脚-近黑。

生态习性:栖息于低山和平原地带的江河、湖泊、池塘等水域。以软体动物、鱼、甲壳类和水生植物等为食。

保护:湖北省级;《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2015)无危级别(LC)。

分布概况:除海南外见于全国各地;湖北各地江河、湖泊等湿地均有分布,冬候鸟和旅鸟。

5. 䴙䴘Podiceps auritus

形态特征:体态紧实,略具冠羽。繁殖羽:清晰的橙黄色过眼纹及冠羽与黑色头成对比并延伸过颈背,前颈及两胁深栗色,上体多黑色。头两侧各有一簇金棕色羽毛伸向头的后部,呈双角状,故名角䴙䴘。冬羽:头顶,后颈和背黑褐色;颏、喉、前颈、下体和体侧白色。比黑颈䴙䴘脸上多白色,具白色翼镜,飞翔时极明显。

虹膜红色;嘴黑色,嘴端偏白;脚黑蓝或灰色。

生态习性:主要栖息在开阔的平原上的湖泊、江河、水塘、水库和沼泽地等环境中。食物是各种鱼类、蛙类、蝌蚪等,也吃水生昆虫、昆虫幼虫、虾、甲壳类动物和软体动物等水生无脊椎动物,偶尔还吃一些水生植物。

保护:国家级,《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2015)近危级别(NT)。

分布概况:繁殖于新疆(天山西部),见于东北(哈尔滨,旅顺)、河北、河南、山东,冬迁长江下游,福建和台湾。湖北东部有分布,为旅鸟。

6. 黑颈䴙䴘Podiceps nigricollis

形态特征:夏羽头、颈和上体黑色;头顶羽毛稍长些,眼后有一簇呈扇形散开的丝状饰羽,基部棕红色,逐渐变为金黄色;腰侧及下面尾羽栗色而具黑端,胸、腹丝光白色,翅下覆羽和腋羽白色。

冬羽额、头顶、枕、后颈至背石板黑色,微缀褐色光泽;颏、喉、颊及后头两侧白色,前颈暗褐色;腰中部黑色,腰侧和尾部白色,具黑色羽尖;翅上覆羽和飞羽灰褐色,内侧飞羽和内翈白色;胸、腹羽银白色,羽端具灰黑色斑;下腹褐色,具白色羽端。

虹膜红色,嘴黑色,微向上翘;跗蹠外侧黑色,内侧灰绿色。

生态习性:繁殖期栖息于内陆淡水湖泊、水塘、河流及沼泽地带,特别是岸边植被丰富的大小湖泊和水塘中较常见。非繁殖期栖息在沿海海面、河口及其附近的湖泊、池塘和沼泽地带,也出现于内陆湖泊、江河、水塘及其他沼泽地带。主要通过潜水觅食。食物主要为昆虫及其幼虫、各种小鱼、蛙、蝌蚪以及甲壳类和软体动物,偶尔也吃少量水生植物。

保护:《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2015)无危级别(LC)。

分布概况:繁殖于天山西部、内蒙古及中国东北;有记录迁徙时见于中国多数地区,迁徙经东北南部、华北各省,西抵甘肃、青海、新疆,南至华南和东南沿海的福建、广东、台湾、云南、四川及中国西南的河流等地,在云南北部洱海湖有繁殖现象。湖北各地湖泊、河流等湿地均有分布,旅鸟。

7. 大红鹳Phoenicopterus roseus

形态特征:体型大小似鹳,体长约130~142cm的大型涉禽。嘴短而厚,上嘴中部突向下曲,下嘴较大成槽状,嘴粉红而端黑;颈长而曲;脚极长而裸出,向前的3趾间有蹼,后趾短小不着地;翅大小适中;尾短;体羽白而带玫瑰色,飞羽黑,覆羽深红。雄雌相似。

虹膜-近白色;嘴-红色,端黑;脚-红色。

生态习性:结群活动,主要栖息在藻类丰富的盐水湖泊、沼泽及礁湖的浅水地带。食物以水中的藻类、原生动物、昆虫幼虫等为主,偶尔也吃小型软体动物和甲壳类。

保护:《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2015)数据缺乏(DD)。

分布概况:分布于中美洲及南美洲、非洲、欧洲南部、中亚及印度西部。国内为迷鸟,多见于新疆,在湖南、陕西、四川、天津、江苏和浙江等地均有记录。2016年,湖北武汉府河湿地有目击记录。

8. 岩鸽columba rupestris

形态特征:头、颈的上部为暗灰色;颈的下部,背和胸等的上部为金属铜绿色和紫红色光泽,上背和两翅的大部分呈为灰色,内侧飞羽和大覆羽具二道不完整的黑色横斑;初级飞羽外侧、羽端和次级飞羽末端均为褐色;下背白色,腰和尾上覆羽暗灰色。尾末端黑色,中段贯以宽阔的白色横带。下体自胸以下为灰色,至腹变为白色,腋羽纯白。雌雄相似,雌性个体尾上覆羽羽色略暗,胸部也少紫色光泽。

虹膜橙黄色;嘴黑,跗跖及趾暗红色,爪黑褐色。

生态习性:主要栖息于山地岩石和悬岩峭壁处,海拔2500-5400m的高山和高原地区均有分布。常结成小群到山谷和平原田野上觅食,有时也结成近百只的大群。叫声“ku-ku”,和家鸽相似,鸣叫时频频鞠躬点头。主要以植物种子、果实、球茎、块根等植物性食物和农作物种子为食。

保护:《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2015)无危级别(LC)。

分布概况:湖北省内主要在西北部山区分布,如神农架林区,为夏候鸟。

9. 山斑鸠Streptopelia orientalis

形态特征:雌雄相似。前额和头顶前部蓝灰色,头和颈灰褐色带粉色,颈基两侧各有一块羽缘为蓝灰色的黑羽,形成显著黑灰色颈斑。上背褐色,各羽缘以红褐色;下背和腰蓝灰色,尾上覆羽和尾为褐色具蓝灰色羽端,外侧尾羽褐色愈深,蓝灰色羽端愈宽。最外侧尾羽外翈灰白色。肩羽和内侧飞羽黑褐色,羽缘红褐色;外侧中覆羽和大覆羽深石板灰色,羽端较淡;飞羽黑褐色而羽缘较淡。下体为葡萄酒红褐色,颏、喉呈带黄的粉红色,胸沾灰,腹淡灰色,两胁、腑羽及尾下覆羽蓝灰色。

虹膜橙色,嘴暗铅蓝色,跗蹠或多或少为洋红色,爪角褐色。

生态习性:栖息于林地、果园和耕地以及宅旁竹林和树上,常成对或成小群活动,有时成对栖息于树上,或成对一起飞行和觅食。在地面活动时常小步迅速前进,边走边觅食,头前后摆动。飞翔时两翅鼓动频繁,直而迅速。有时亦滑翔,特别是从树上往地面飞行时。鸣声低沉,其声似‘ku-ku-ku’反复重复多次。食物主要为植食性的,也食鳞翅目幼虫、甲虫等昆虫。

保护:《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2015)无危级别(LC)。

分布概况:喜马拉雅山脉、印度、东北亚、日本、中国大陆及台湾。湖北省内常见且分布广泛,留鸟。

10. 灰斑鸠Streptopelia decaocto

形态特征:体型较山斑鸠稍小;上体大都淡葡萄褐色,后颈具一道半月状黑色领环;下体淡灰,胸部渲染粉红色。

前头灰色,向后渐转为浅粉红灰;后颈基处横列一道半月状黑色领环,其前缘为灰色,后缘亦灰,但不显著;背、腰、两肩及翅上的小覆羽等均为淡葡萄色;尾上覆羽亦同,但较长的数枚沾灰,与中央尾羽同色;外侧尾羽转为灰以至灰白色,并具黑色羽基;翅上覆羽大都蓝灰色;飞羽黑褐,内侧初级飞羽沾灰。颏、喉白色,下体余部灰色,胸部带粉色,两肋和尾下覆羽转蓝灰色。

虹膜红色,眼睑亦红色,眼周裸出部分白色或灰色,嘴近黑色,跗蹠和趾暗粉红色,爪黑色。

生态习性:栖息于平原、山麓和低山丘陵地带树林中,也常出现于农田、耕地、果园、灌丛、城镇和村屯附近。多呈小群或与其他斑鸠混群活动。灰斑鸠的叫声是咕咕——,第二声较重,并重复多次。主要以各种植物果实与种子为食。也吃草子、农作物谷粒和昆虫。

保护:《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2015)无危级别(LC)。

分布概况:主要分布于欧洲南部、亚洲的温带、亚热带地区及非洲北部;中国除新疆北部、东北北部、台湾等地外几乎均有分布。根据中国观鸟记录中心的统计,湖北省内在宜昌、襄阳、荆州有分布记录,为留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