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作为一部伟大的战略理论著作,不但提供给我们许多高明的战略思想,更给我们提供了许多规范和指导战略思维的观念,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进行战略思维的许多基本的战略思维方式与战略思维方法,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思维原则和提升战略思维艺术方面的原则,对我们科学地进行战略思维活动具有指导作用。从本讲开始,我们来探讨《孙子兵法》中的战略思维方式问题。 我和同学们探讨《孙子兵法》的战略思维方式之前,有必要首先了解一下思维方式、思维方法、战略思维方式、战略思维方法这几个概念。这是我们探讨《孙子兵法》战略思维方式的前提。 
什么是思维方式呢?关于思维方式的理解有许多,并不统一。但大致可以表述为:思维方式是思维主体在思维过程中,在一定的概念、知识和方法基础上形成的思考、评判对象世界的方式和样式,是思维主体在思维过程中定型化了的思维形式、思维方法和思维程序等的总和。 思维方式是一个综合性的范畴,是一定时代中思维内容与思维形式的集中体现,是人们运用思维形式、思维方法、知识、经验,以及思维活动展开的路线、角度、程序、准则等形成的综合的思维模式。其中思维方法是核心。当然,语言、知识、情感、态度等也是非常重要的构成要素。  什么是战略思维方式?——顾名思义,就是进行战略思维的思维方式。具体而言,就是人们在思考战略问题过程中,对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各种思维方式的运用和展开,从而逐步形成的内化在人们头脑中的战略思维习惯,是一种或多种思维方式所构成的整体性思维倾向,是人们思考战略问题时所体现出来的思维结构、思维方法、思维习惯、思维程序、思维定势等构成的思维运行模式的总和。(如中国历史上的系统整体思维、集谋思维、变易思维;毛泽东提出的矛盾分析、群众路线、阶级与政治剖析,等等,都是典型的战略思维方式。) 什么是思维方法?——所谓思维方法,是思维主体为了达到思维目的,把相关的概念、知识、经验、信息和动作等要素组合排列为静态或动态的具有先后次序、步骤、程序和可以运行的操作过程的总和。思维方法作为主体通向客体、主体把握客体的“中介”和“桥梁”,是思维活动运行的规则,是思维发散和收敛的具体线路,是探索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思维工具。思维方法是构成思维方式的最本质、最基本的内容和要素,其规则与程序是可以实际操作的过程。思维方法指导实践方法。 什么是战略思维方法呢?——简单地说,就是人们进行战略思维时所运用的各种思维方法。既包括科学思维的一般方法,也包括进行战略思维的特殊方法。 思维方法是一个复杂而千变万化的大系统,是一个难以进行分类和完全列举的认识范畴。我们从经验和实践中可以体会到,思考许多问题时,总是有一定的程序、路径、经验等可以反复重复的程序性的东西,虽然思考具体问题时总是有所差异,但大量的重复思考下,又总是可以提炼出脱离具体事物和具体问题的特殊性之外的规则、程序、步骤和手段。这些规则、程序、步骤和手段,就是我们讲的思维方法。许多思维方法的组合运用,就又形成了一定的思维模式或叫思维方式。  前面我给同学们提到了思维模式、思维方式、思维方法,以及战略思维模式、战略思维方式和战略思维方法等概念,它们是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看一下这个简单的图示。我划了三个圆圈来展示它们的相互关系:思维模式包括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包括思维方法。换句话说,多种思维方法组成了一种思维方式,多种思维方式又定型化为某种思维模式。 战略思维模式、战略思维方式和战略思维方法之间是什么关系呢?也可以用相似的三个圆圈来展示它们的相互关系:战略思维模式包括战略思维方式;战略思维方式包括战略思维方法。换句话说,多种战略思维方法组成了一种战略思维方式,多种战略思维方式又定型化为某种战略思维模式。 我们人类的许多思维模式、思维方式、思维方法,都是战略思维活动中必须运用的。但进行战略思维,也有自己独特的战略思维模式、战略思维方式和战略思维方法,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可能不会运用到某些战略思维方式和方法,但这些战略思维方式对于我们提高思维能力也是有借鉴价值的。 上述问题,可能在讲军事战略思维问题时讲到了。为了更好理解《孙子兵法》中的战略思维方式和战略思维方法,不妨在此在对上述问题做个了解或复习。从一下讲开始就进入到讲《孙子兵法》战略思维方式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