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课】必修2§ 3.2 DNA分子的结构

 囡波湾生物 2020-09-25

一、教材分析:

《DNA分子的结构》是高中新课程(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的第3章第2节。本节是在必修一及前几章学习的基础上,从分子水平上认识DNA的本质,具体地说是从DNA的物质基础、分子结构、复制功能以及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等方面来认识DNA。从而再具体学习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及其构建。

新课标教材的内容与原教材比较,最大的变化是:没有直接讲述DNA分子的结构特点,而是在讲述DNA分子的结构特点之前,采取讲故事的形式,以科学家沃森、克里克的研究历程为主线,逐步呈现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特点。最后通过学生动手尝试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加深对DNA分子结构特点的理解。

通过阅读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构建的故事,使学生不仅能自然的了解到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还能感悟科学家锲而不舍的精神,以及善于利用前人的成果和与他人合作的品质,从而在情感、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启示。

二、教学目标分析:

2.1知识目标:

理解DNA双螺旋结构的探究历程,理解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2.2能力目标:

通过理解和掌握DNA分子结构,着力于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的能力。

通过“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以教材中的资料故事和课外读物为内容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3情感目标:

通过沃森、克里克不断探索、团结合作、共同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经历,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严谨论证的科学态度和钻研态度。

2.重、难点分析:

本节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是在前两章的基础上完成的,可以加深学生对遗传物质的认识,使他们从结构方面了解为什么DNA是生物主要的遗传物质;另一方面,又为后面基因的表达、生物的变异和进化进行了必要的知识铺垫。所以说《DNA分子结构》是高中生物重要内容之一。而本节的重难点就是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及DNA双螺旋结构的模型构建。

三.说教法

教法: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探究法、问答法等教学方法。

DNA双螺旋结构属于分子水平且为三维立体结构,对于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要求较高,比较抽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运用多种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DNA的空间结构3D动画,化抽象为直观。此外,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通过“设问----讨论-----补充------结论”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说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程序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前准备

课件及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制作

利用老师提供的几种信息,学生分组进行收集资料

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亲自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探索,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定向激趣,引入课题

课前投影:FLASH、DNA三维动画结构、印度洋海啸事件及萨达姆的图片,并造势、提问学生是否知道是什么。

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思考、讨论

利用多媒体画面,学生自主参与,导入新课,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兴奋点,唤起学生强烈求知欲。

回顾DNA的基本化学组成知识。

教师向学生提问,并作出肯定和鼓励学生并播放课件

DNA化学元素组成?基本单位?结构?等

元素---小分子----大分子

为后面学习新知识作铺垫。实现知识的正迁移,以达到推陈出新的目的。

从蛋白质入手,让学生叙述蛋白质的形成过程

教师补充和鼓励学生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转入本节课内容DNA结构的学习


同样这样一个小小的基本单位是如何组成DNA长链的呢?


设疑,过渡

回眸科学家的探究历程

策划学生活动

讨论1:上述资料中涉及到哪些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这对你理解生物科学的发展有什么启示?

讨论2、沃森和克里克默契配合,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过程,作为科学家合作研究的典范,在科学界传为佳话。他们的这种工作方式给予你哪些启示?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了解两位科学家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故事。

引导学生分析过程,总结科学史中包含的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综合思维能力。

启迪学生要善于利用他人的研究成果和经验;要善于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研究小组成员在知识和背景上最好是互补的,对所从事的研究要有兴趣个激情。

DNA分子的平面和立体结构

教师手拿学生制作的DNA模型并播放多媒体展示DNA分子的平面和立体结构

学生参照并思考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否正确

师生讨论,全班学生积极参与,从形象和意境方面切入DNA分子结构,增加感性认识。

从多媒体画面上自我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运用知识的迁移能力,体现教学的直观性原则。

图文互换,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DNA分子结构的特点

策划学生活动

讨论3:DNA分子是由几条链组成的,它具有怎样的立体结构?

讨论4:DNA分子的主链是由什么组成的?排列在什么位置?

讨论5: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列在哪里?有什么规律吗?

学生思考讨论和归纳“DNA分子结构的特点?”

学生参照自制的DNA模型得出结论:(1)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并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内侧。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是:A和T配对,G和C配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由生动的直观到形象的思维”的认知过程,以及符合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规律,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规律,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规律,也体现教学的直观性,启发性原则。

展示: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师生共同得出制作模型的原则和要求

学生参照并思考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否正确

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引导学生尝试科学的研究方法。

课堂小结:

DNA的化学组成,DNA的结构和DNA的结构特点。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课堂思考与讨论

策划学生活动

回到开始,前后呼应,怎样进行亲子鉴定及身份的确认,依据是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

培养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说课稿将不断更新中……

【说课】高中生物必修I汇总

【说课】必修2§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说课】必修2§1.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说课】必修2§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说课】必修2§2.1 受精作用

【说课】必修2§2.2 基因在染色体上

【说课】必修2§2.3 伴性遗传

【说课】必修2§ 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点个“在看”你懂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