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紫癜性肾炎

 xu中华书馆 2020-09-25

江西中医药 2000年 12月第 31卷第 6期

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紫癜性肾炎   

徐忠华 (江西省临川市第一人民医院 临川 344100) 

关键词: 紫癜性肾炎;六味地黄汤 中图分类号: R 554 + . 6 文献标识码: B

    笔者自 1994年以来 ,采用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 12 例紫癜性肾炎患者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2 例中 ,男 5例 ,女 7 例; 年龄 5~ 44 岁; 病程 15 d~ 6个月 ;发病前有“上感”症状或不明原 因发热者 8例 ,其余 4例有食鱼、虾、鸡蛋有关;均以皮 肤紫癜为首发症状 ,合并关节痛 7例 ,腹痛 5例 ,便血 4 例 ,鼻衄 5 例 ,水肿 12例 ;舌质红绛 7例 ,舌质偏红 3 例 ,舌质淡 2例; 8例可见肉眼血尿 , 4例为镜检血尿 , 尿蛋白+ ~ + + 者 5例 ,+ + + 以上者 7例; 12例患者 均经西医激素等药治疗无效而转中医门诊治疗。 2 治疗方法 12例患者在中医治疗期间 ,除激素递减 直到停用外 ,其它西药一律停用。 基本方药为: 淮山 10 g ,生地 15 g,山茱萸 10 g ,丹皮 10 g ,泽泻 10 g,茯苓 10 g ,紫草 10~ 15 g ,元参 10 g ,茜草 10 g ,白茅根 20 g ,蝉 蜕 10 g ,防风 6 g。 若风热内盛 ,紫癜致密经久不消者 , 加水牛角粉、赤芍 ;血尿明显者 ,加小蓟; 腹痛兼便血 者 ,加白芍、炒地榆; 皮肤紫癜减少 ,但尿蛋白经久不 消 ,或气虚乏力 ,舌淡者 ,去防风、蝉蜕、元参 ,加黄芪、 太子参、当归。 3 治疗结果 临床治愈 (临床症状消失 ,尿常规检查 正常 ) 9例 ;好转 (临床症状减轻 ,尿常规检查蛋白及红 细胞减少 ) 3例。 4 典型病例 黄某 ,女 , 10岁 , 1996年 8月 19日初 诊。患儿于 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热 ,全身皮肤有出血 点 ,斑点致密 ,继则关节疼痛、鼻衄、腹痛、解黑便、尿 血 ,两下肢浮肿。 曾先后在本地医院、省级医院诊断为 “紫癜性肾炎” ,予强的松片 45 mg ,隔日 1次顿服 ,并配 合钙片、潘生丁、甲腈咪呱、雷公藤多甙等药物治疗。历 时 5个月 ,皮肤紫癜减少 ,关节痛减轻 ,腹痛便血消失 , 但两膝以下仍浮肿 ,尿检蛋白仍在+ + + 以上 ,潜血+ ~ + + + ,故转中医治疗。查体: 体温 36. 8℃ ,血压 12 / 8 kPa,面色萎黄 ,全身皮肤仍可见散在性出血点 ,心肺 正常 ,腹软 ,双肾叩击痛± ,两膝关节以下呈凹陷性浮 肿 ,舌质偏红、苔薄黄 ;尿蛋白+ + + ,潜血+ + + ,红 细胞 2~ 5个 / Hp,管型 0~ 2 /Hp。 证属风毒内蕴 ,波及 营血 ,扰动血络 ,迫血妄行 ,日久阴伤血灼。治宜清热解 毒 ,滋阴凉血 ,化瘀消斑。方药: 淮山 20 g ,生地 15 g ,山 茱萸 10 g ,丹皮 10 g ,泽泻 10 g ,紫草 10 g ,元参 15 g , 白茅根 20 g ,茜草 10 g ,益母草 20 g ,蝉蜕 10 g ,防风 6 g。按上方略事加减 30剂后皮肤紫癜消失 ,尿常规示蛋 白+ 、潜血±。停用激素 ,续用上方去防风、蝉蜕、元参 , 加黄芪、当归、太子参 ,再服 30剂后 ,诸症消失 ,尿检 3 次均正常 ,随访 2 a,未再复发。 5 体会 紫癜性肾炎的病理变化是弥漫性小血管炎。 目前认为可能是某种致敏原引起变态反应 ,由于免疫 复合物沉积造成毛细血管炎性改变 ,而使其通透性增 加 ,血浆及细胞渗出引起水肿、出血、肾脏病变。 根据其临床表现当属中医学肌衄、斑毒、发斑、尿 血、水肿等范畴。《证治概要》云: “卫气不固 ,热乘表分 , 则为肌衄。”《灵枢》云: “阳络伤则血外溢 ,血外溢则衄 血 ,阴络伤则血内溢。”因此阳络伤与阴络伤这一概念 与现代医学对本病病理认识基本相似。 其病因病机是 患者素体阳盛阴虚 ,外感风热邪毒 ,或过食燥热荤腥动 风之品 ,风热相搏 ,邪毒郁而化热 ,扰动血络 ,迫血妄 行 ,外溢于肌肤则为紫癜发斑 ;内渗于里 ,迫于胃肠 ,中 焦气机阻遏则腹痛频作 ,便血;下舍于肾、膀胱而致尿 血、水肿。 阳有余而阴不足 ,肝肾阴亏 ,虚火内生 ,血随 火动 ,出血也不易停止。 总之本病病因病机概括为风 邪、热毒、阴虚、气虚、血瘀。 目前西医对本病尚缺乏有效方法 ,而激素仅对肾 外表现如关节、腹部及皮肤症状疗效较好 ,但对肾炎疗 效较差。中医学对于紫癜的治疗论述颇多 ,积累了丰富 经验 ,如《济生方》云: “夫血之妄行也 ,未有不因热之所 发。”又如《血证论》云: “以祛瘀为治血之要法。”以上古 人论述为治疗本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病初期多由于 风邪热毒伤及营血 ,久必伤阴灼血 ,而阴虚者尤多 ,故 当以滋阴凉血为主 ,兼以清热利湿 ,化瘀消斑治其标。 故本方选防风、蝉蜕疏风散热 ;紫草、生地、元参、丹皮、 茜草清热凉血 ,化瘀消斑 ,为治疗热瘀血分的主要药 物。 本人认为紫草、茜草是治疗过敏性紫癜要药 ,早期 热毒较盛时宜重用; 六味地黄汤滋阴益肾 ,泻火解毒; 益母草、白茅根活血利水消肿。 以上诸药合而用之 ,共 奏清热利湿、滋阴凉血、化瘀消斑之功。 (收稿日期: 1999-07-22) 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