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哥斯拉2》接棒《复联4》,国产怪兽电影为何缺席?

 网视互联 2020-09-25

超英宇宙战罢,怪兽宇宙接棒。

在《复联4》首次无缘秘钥延期之后,怪兽之王《哥斯拉2:怪兽之王》(以下简称“哥斯拉2”)即将登陆国内院线。影片宣发上,采取了提前点映的口碑前置策略。根据灯塔数据显示,此片上周末点两天映票房1712.6万。灯塔、猫眼点映评分分别为8.9、9.0分,相对较好。在档期竞争环境相对宽松、影片自身类型差异化明显等因素作用下,影片将会掀起一股观影热潮。

在此之前,《金刚:骷髅岛》、《狂暴巨兽》、《侏罗纪世界》等好莱坞怪兽电影,口碑与票房齐飞的“出圈者”不在少数。反观国产怪兽片却鲜少有同类优秀作品,但近年也有少数经典怪兽形象出现,让观众耳目一新,比如《西游降魔篇》里的孙悟空、猪刚鬣、鱼妖,《九层妖塔》里的红犼等。

国产院线怪兽电影在先天技术不足与后天高市场风险的双重压力之下,负重前行值得肯定。令人意外的是,网络电影时代的线上怪兽片似乎迎来了春天。在《大蛇》将网大分账票房天花板抬升至5078.4万后,怪兽类网大电影备案数量激增。

电影工业基础差距不可忽视,东方怪兽形象尊重原著更易获得认可

1933年,可谓是全球影史怪兽电影的启蒙之年。

那一年,站在帝国大厦楼顶,对着战斗机咆哮的“金刚”,成为好莱坞黄金年代的经典形象。在此之后,一系列以怪兽为主角的影片相继问世,正式宣告了怪兽电影类型的诞生。

作为此类电影的开山鼻祖,《金刚》依靠在当时相对先进的微缩模型特效、绘景技术、舒夫坦合成法等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纵观全局,怪兽电影的发展史,几乎便是一部电影技术的演化史。随着电影特效技术的逐步完善,怪兽也越来越真实,带给观众更加强烈的感官刺激。

重视效已然成为此类影片的重要特征之一。宏大怪兽打斗场面的压迫感、毛发等细节的真实感、对于科技失控的焦虑感,逐渐成为爆款怪兽电影的标配“三件套”。其中,前两项需要基于CG等特效技术的处理,对于电影工业基础具有一定“硬件”要求。

据了解,根据怪兽电影超级IP改编的《金刚:骷髅岛》特效方面,由曾经打造过《魔兽世界》、《侏罗纪公园》、《星球大战》的全球视效“一哥”,工业光魔公司一手操刀打造。这部电影动用了超过300位动画师,动态捕捉师与设计师共同完成,单是渲染金刚1900万根毛发就用了整一年时间。

近十余年来中国电影工业水准进步有目共睹,逐渐向好莱坞标准看齐。国产电影中也出现了诸如《百万巨鳄》(2012)、《食人虫》(2014)、《蒸发太平洋》(2016)、《异兽来袭》(2017)等小成本怪兽电影的尝试。虽然差距依然明显,但能够看出国内电影人的不断尝试与努力。

令人遗憾的是,在《捉妖记》、《长城》等包含怪兽元素的大制作中,具象的怪兽视觉呈现往往差强人意。前者中的胡巴形象纯为卖萌而作,后者里的饕餮被网友吐槽是介于异形与恐龙之间的“四不像”。

在混搭其他元素的怪兽电影《西游降魔篇》与《九层妖塔》中,怪兽形象可圈可点。除了在线的视觉特效之外,尊重原始IP中的怪物形象成为关键所在。虽然《西游降魔篇》中,黄渤饰演的孙悟空奇丑无比,但却被公认为最符合原著描述的形象。有别于以往美猴王的视觉反差,让观众过目不忘。

《九层妖塔》中的红犼形象,也是较为接近原著质感,获得观众一致认可。但是不少观众也表示,电影里的怪兽特效虽好,但有被滥用的感觉。对于这些怪兽的行为动机,缺乏深层次的细节刻画。

作为一种成熟的类型电影,怪兽片的兴盛还有赖于既稳固又开放的类型化叙事系统。如何将本土化的怪物形象与经典的类型叙事模式有机融合,提高国产怪兽讲述故事的能力也是当务之急。

怪兽电影线下高成本与高风险并存,线上备案暴增

由于需要大量特效技术,院线怪兽片的制作成本注定不菲。高成本与高风险并存,是怪兽电影的典型特征之一。在没有成熟文学IP背书的情况下,一部能够达到好莱坞合格制作水准的原味国产怪兽片,将面临着不小的市场风险。

某种程度而言,怪兽电影与科幻、奇幻电影像是一对同卵异父的双胞胎。两者的成长,都需建立在较高电影工业水准之上。这也注定了一部特效合格的怪兽片,前期投资成本较大。

根据公开数据来看,《哥斯拉2:》制作成本达到2亿美金。这个身价比《哥斯拉1》多了4000万美金,比《金刚:骷髅岛》多了1500万美金。当前已上映怪兽电影的“烧钱之王”,当属成本高达2.6亿美元的《侏罗纪世界2》。

除了物质成本高居不下之外,后期制作的时间成本更是一年起步。超出常规电影类型的金钱与精力投入,往往对应着高风险。

“《阿修罗》的视觉特效很好,但是故事讲的太差,上了几天就下架,实在太惨了。”来自雾都重庆的一名院线经理直言不讳。官宣成本投入达7.5亿的《阿修罗》,30%的资金都用在特效制作方面。上映三天票房不足5000万,成为国产奇幻电影高投低产的经典反面教材。

倚重视效表达的怪兽电影,同样面临市场回报扑街的风险。相较《金刚》、《哥斯拉》等国外系列怪兽电影,国产怪兽IP乏善可陈,受众基础薄弱。对于一部高投入的商业大片而言,这无疑是致命缺点。

在政策方面,“建国后不许成精”并不能为国产怪兽电影发展滞后的“背锅侠”。怪兽电影大概能够垂直细分成四类:巨兽型、变异型、史前型、神话型。其中,《大白鲨》、《金刚》、《狂蟒之灾》等属于巨兽类;《狂暴巨兽》等属于变异型;《哥斯拉》、《侏罗纪公园》属于史前型,《长城》里的饕餮属于神话型。

按照时间来看,市面爆款怪兽片几乎都属于现代怪兽片,古装怪兽片寥寥无几。现代怪兽片多以现实生物为原型或者辐射变异为背景展开,极少牵扯到神鬼论等迷信思想。因此,爆款国产怪兽片稀缺还是与高成本、高风险的后天市场环境有关。

此外,线下怪兽片多以大投资、强特效、高风险等面孔示人,往往是大导演的拍摄专利。因此,往往整体数量较少发展缓慢。与此形成鲜明对比,在《大蛇》突破网大分账票房五字头后,各种线上怪兽类网络电影备案激增,似乎迎来春天。

据统计,在2019年2月份、3月份备案的全国重点网络电影中,涉及怪兽题材的科幻、传奇类电影至少分别为11部与21部,数量上升趋势明显。在已播出怪兽网大中,《深海x异种2》以641.3万分账票房位居爱奇艺4月月度分账票房季军位置,吸金能力不容小觑。

不可否认,无论线上、线下,怪兽片始终是国产电影的短板之一。春节档票房冠军《流浪地球》开启国产科幻电影元年之后,国产怪兽电影元年的突破也并非遥不可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