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合拍和老公都不要,“限韩令”能成真吗?

 网视互联 2020-09-25

编辑 / 西瓜头

因国(和)际(谐)关系,韩星赴华将在大陆遭集体受限,“总菊”已经下令韩国明星将不准以任何形式(包括电视剧,电影,演唱会、综艺节目,广告等),出现在电视以及各大场所,八月起开始生效。

以上信息为某网站新闻内容的粘贴复制。


“限韩令”新闻在最近几天被疯狂传播,是不是真粗大事儿了?截至到今天,没有任何官方发布声明证实,但“小道消息”已着实惊到小编了。因为,这波及面实在太广了。。。。

想到了可怜的某款手机,当初的愿望实现了吗?事到如今只好祭奠吗?  韩星的大腿没抱住,屯在厂里的手机要怎么破?孩子(钱)舍了,狼(受众)没套着,貌似有点憋屈啊


想到了可怜的举办方,没有了韩星走穴,还怎么赚无脑粉丝钱,说好的粉丝经济呢?刚特么开始就没了,大赚一场的想法成泡沫了,此时会不会躲在角落里哭泣?

想到了影视制作方,说好的合拍,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一名韩星就是一个大IP ,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IP抢不到手,这电影,电视剧还能不能拍了?以后拉不来投资谁负责?

想到了中韩合制的综艺节目,还能不能一起愉快的玩耍了?离开韩星,留我一方,叫我如何接着走以后的路?人家需要有人陪嘛!

想到了粉丝儿们,感觉不会有爱了,那些年的老公,恐怕再也看不见了!零花钱该往哪里花?别逼我离国出走,哼!


妈呀呀!不想不知道,一想吓一跳啊!无形间,韩流已经融进了我们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仅是一个化妆品山头能满足的了得?额,一不小心扯到美容上去了,一会儿查查,限化妆品不?原本这么悲伤的一件事,为毛吃瓜群众却表示支持和赞同?



其实,作为吃瓜群众之一,小编也默默的给总菊点了个赞,哎呦,不错哦

韩剧引进,中韩合拍,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国内影视人开始越来越依赖外来力量,早就找不到我们自己的特色,无论是严厉的“禁韩令”还是稍微柔和的“限韩令”,对于近来火热的“涉韩”活动,比如韩国明星在中国捞金,韩剧引进,中韩合作等等都应该是一针强劲的冷冻剂。

疯狂追星风频率减缓,回归理智,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曾经有韩国私生饭在网上公开兜售EXO成员的内裤!并且称:“这是我在他们宿舍亲自拿过来的,很难弄到的,不相信的话,里面(内裤)有几根毛,可以拿去做检测,这里还有袜子,千万不要故意找麻烦!”

(求这条内裤的心理阴影面积)

韩国粉丝文化发达。那些行为极端、作风疯狂的粉丝为满足自己的私欲,喜欢跟踪、偷窥、偷拍明星的日常以及未公开的行程等等行为,骚扰自己喜欢的明星。这种可怕的“文化”,让中国90后,95后的这些小老婆们,“传承”的十分到位。

今年一月,国内歌唱组合M.I.C.男团的成员赵泳鑫报警,他安在家中监控狗狗动态的摄像头,无意拍到有人闯入。当警察赶到赵泳鑫家中时,发现一名女子正在赵泳鑫的浴室中泡澡!而后,这名女子被证实为赵泳鑫的疯狂女粉丝。

创作需要摆脱“韩星化”,中国文化要占主导地位

需要承认的是,不管“限韩令”是真是假,程度是深是浅,在中国市场,撼票房易,撼人心难。中国的电视剧市场规模更是远超韩国。但客观的说,口碑和票房双赢的主旋律作品却并不多见。所以,开始了大量的跟风,引进和合拍。钱花了不少,结果却都不尽如人意。没了独立自主性,还如何谈中国文化?

拿今年大火的《太阳的后裔》来说,将韩国的军队文化融入其中,观众在观剧的潜移默化中就能感受到骄傲,那我们的军旅剧为什么就做不出来?  只能翻拍,合拍。但是,单纯的引进、翻拍、山寨,并不是今天的中国影视业所最需要的。

中华上下五千年,哪一年的故事都够让你写一部走心的电影或电视剧了。放着这么好的资源不用,偏偏爱学人家的,智商也够让人捉急了,看来,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更适合现在。

或许,我们需要的是,学习他们如何发掘故事,如何接地气,如何熟练地使用流行元素来俘获人心。而不是,明星,翻拍;翻拍,明星。

作为一个爱操心的90后小编,只想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END·

喂,网大君喊你投简历啦!


撰稿人|影视宣发|娱乐记者(要有经验哦)

期待瞄准影视产业的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